【独家专访】世乒联澳门赛裁判长冯政:这项“少而精”的赛事给裁判出了新课题
2020-12-02 21:2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在冯政看来,这项全新赛事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从规程到竞赛器材、场地、球、球台、挡板,没有和原来一样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魏超然

世乒联(WTT)时代的首项赛事刚刚在中国澳门落幕,给人留下热闹、新颖的印象。身处赛事中间更有不一样的感受,本次赛事裁判长、广州体育学院副教授冯政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畅谈了这项新赛事的工作经历,以他的视角对赛事进行深入解析。

冯政(右一)在抽签仪式上 图/新华社发

新赛事变革彻底

身为乒乓球国际裁判长、国际乒联竞赛经理,冯政参与过多项国际乒乓球大赛,包括担任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乒乓球项目裁判长以及今年8月在海南举行的国乒东京奥运模拟赛的裁判长。在他看来,和以往大赛相比,WTT澳门赛变革彻底且坚决,很多东西做得相当扎实,为明年赛事全面铺开打好了基础。

WTT澳门赛的体育展示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此冯政非常认同,“灯光秀原来从没做过这么充分,音响也达到了演唱会级别,体展这次充分发挥了一下。”

在冯政看来,这项全新赛事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从规程到竞赛器材、场地、球、球台、挡板,没有和原来一样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

有人将本次赛事理解为WTT为明年变革做的有效尝试,对此冯政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这次澳门赛已经不仅是尝试的范畴,而是很正式的一次新赛事的亮相。“包括体育展示、后勤接待、交通,都不是点到为止。”冯政说。

冯政(右三)和他的裁判团队

不过,虽然新赛事变革很彻底,但对于具体怎么变,世乒联还是持开放态度,冯政对此也深有感触。“像前四种子大战8分制改为5分制,就是运动员先提出意见,然后大家讨论,有经验的体育展示团队和运行团队经过考量现场气氛等各方面,最终确定下来新方案。”

冯政认为,这样一来既减少了运动员的负荷,又能增加比赛的不确定性,效果不错。

而1/4决赛挑人则是因为之前的赛制有“硬伤”而不得不改的。因为八强中排名5至8的选手是先确定的,为了避免前四种子故意挑对手而输球,从而影响比赛质量,还不如干脆赋予他们选人的权利,赢得越多选的权利越大。

“少而精”贯穿始终

冯政介绍,贯穿这项新赛事始终的理念可以用三个字形容——“少而精”,这一理念体现在赛事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冯政最熟悉的裁判团队。据他介绍,本次赛事算上他在内,一共只有七名裁判,包括一名裁判长和六位临场裁判。“这次没有副裁判长、助理,就是一个岗位一个人,尽量精简。”冯政说,虽然人数相比以往减少了,但每个人都要很精干,都是精英。

中国选手刘炜珊 图/新华社

年底国际乒乓球赛事在中国重启以来,在裁判选派方面都采用了就近原则,本次澳门赛的裁判员基本都是从广东或邻近省份派出,且都是国际级蓝牌裁判(最高级)。

冯政透露,将初步名单上报给中国乒协、国际乒联裁委会审核之后才确定,可见国际乒联对这项赛事还是很慎重的。

除了裁判团队的“少而精”,这一理念在赛场上也有明显体现,“就是减少比赛区域元素,尽量简单。”冯政说,像翻分器、副裁,平时这些赛场上最基本的元素都没有了,毛巾箱也不放在比赛区域,而是放在指导席旁边,除了必要东西,其他一切都撤掉,把赛场全部留给运动员。

就连世乒联的架构也是“少而精”。冯政介绍,由于世乒联本身的架构仍在构建当中,目前尚没有成立裁委会,平时负责和裁判长沟通的只有竞赛经理,条例和制度也在形成当中。

裁判面对新难题

精简比赛元素固然是值得肯定的创新方向,但一下子变得太彻底也难免会产生些问题,新赛事还是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比如翻分器的撤销,一开始就让裁判们很不适应。“刚开始大家接受不了,一听说没有翻分器了,怎么执裁呢?”冯政说,在赛场高强度的情况下,全靠人脑记分是很难的。“裁判员只能看大屏幕辅助,但是看大屏幕需要抬头,而裁判一抬头就不能看到场上的情况了,每次都抬头不太现实”。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难题,冯政和他的裁判团队只能想办法克服。“我要求他们,第一不能依赖大屏幕上的比分,第二要做到心中有分,心里面始终要加强分数的概念,以我为主”。在集体的努力下,裁判宣告分数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许昕在比赛中 图/新华社

第二个由于精简造成的难题是毛巾箱位置的变换带来的。

原本,毛巾箱都是放在裁判桌的两侧,供运动员在双方比分总和达到6分的倍数时擦汗使用。但本次比赛,毛巾箱放在了指导席旁边后,一方面运动员要走很远才能擦汗(场地较大),特别是交换场地后还要走更远,才能到己方的指导席;

另一方面,擦汗时己方教练可以顺便布置战术,相当于是暂停了,这在平时肯定都是不允许的。“按原来的标准是错的东西,这次也只能错下去。”冯政表示,由于条件有限,也没法禁止运动员和教练的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尽量加快比赛进程。”冯政说,所以裁判员的压力就在这里,赛事要更紧凑,但是又要允许这些东西(擦汗)发生,“度怎么把握好?又不能赶得太急,又要让选手尽早回来比赛,还是比较难的。”

除了精简的原因外,本次赛事在防疫方面非常严格,客观上也给裁判出了一些难题。还是以擦汗举例,由于运动员的手不能触碰球台,以往用手刮球台的擦汗方式被禁止,运动员只能回到自己的席位擦汗(主要是擦球拍,即便不到6分的倍数也可以)。

冯政说,他们只能要求运动员在必要的时候才回去擦,不要随时回去。“好在耽误的时间不太明显,还在接受范围内”。

经过多方沟通,决赛时,毛巾箱终于放在了裁判的两旁,从中也可以看出世乒联对比赛争议持开放的态度,以及对赛事的不断自我完善。

“保留节目”继续

鉴于这是一项全新的赛事,冯政决定,在赛事结束后写一份总结报告上交给中国乒协和世乒联,即便世乒联并没有这个要求。

“裁判长写总结是保留节目或者说是必修课来着,通常在赛事结束一周之后提交。”冯政透露,虽然新成立的世乒联对此没有要求,但这毕竟是几十年来乒乓球第一次比较彻底的改变,他觉得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

“而且严格地说,支援当地是中国乒协受WTT委托派我们来的,我们要对中国乒协负责,无论怎样要给中国乒协发一个报告、一个赛事总结,中英文各一份”。

“这次不光是我作为裁判长要写总结,而且我要求每个临场裁判都写一份。”冯政表示,临场裁判作为每场比赛的亲历者和执法者,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和他的感受还不一样,他要求裁判员写下各自对新赛事的体验和给组委会的建议——“从裁判角度看可以再改善的,或者是变得太多要收回点的地方”——他再进行整理归纳,发给中国乒协和WTT。

“我坐在旁边,压力没有他们现场那么大。”冯政表示,除了要适应执裁变化,裁判还要面对转播镜头的压力,“这次主机位正对着裁判,想不入镜都不行。而且开场时裁判量网、挑边,会有跟拍记者跑到场地里,对着裁判和运动员拍上几分钟,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冯政说,所以裁判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要很准确。

“不过大家都是蓝牌裁判,历经大赛磨炼,还是比较适应的。”冯政说,但反复强调后裁判会更注意细节,包括着装、扣子、国际裁判标志和人名牌标志佩戴等等,最后也呈现了很好的效果。

裁判长的新“痛点”

裁判长和临场裁判的角色还不一样,更多是在后方进行统筹和协调,以及负责赛事的抽签等诸多事宜。赛事期间,冯政每天都“泡”在现场,从第一场比赛一直到最后一场比赛,可以说是在赛场待得最久的人之一。

说起这次比赛,冯政认为和以往他当大赛裁判长时的感受完全不同:“像亚运会这种综合性运动会,需要协调的很多,要和运行、媒体、后勤、交通等方方面面打交道,这次沟通起来则比较快,因为‘少而精’嘛。”

冯政(左一)与裴伟民(左二)等裁判在赛事结束后与世乒联理事会主席刘国梁(中)合影

具体到工作任务,冯政介绍,倒是和以往差别不大,“包括配合竞赛经理做好抽签编排,裁判任务的编排,裁判团队的管理,这些都没变”,冯政说。而且由于这次来的裁判都是精英,管理沟通起来不难,“一点,大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即便如此,这次赛事还是给冯政增添了新难点,那就是他自己要先掌握赛事的变化,再解释给所有裁判。

“首先我自己要理解新的规程和所有新东西带来的变化,然后和我的裁判团队解释清楚,这个还是有难度的。”冯政介绍,因为包括裁判团队在内的每个团队只有一个负责人作为代表出席各种会议,进行各种沟通,“所以我要理解透了,才能和裁判讲,不能错,原原本本,而且要理解变化的原因,理解了以后才容易执行。”

冯政说,他很早就在裁判群内发赛制变化的相关信息,让大家不断学习,然后再提问,看大家记不记得住。“好在大家是这么多年不断考试考过来的,水平高。理解之后,执裁起来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整个过程比较顺利”。

还有一个让冯政“头疼”的问题是谁做WTT时代第一场比赛的裁判,经过再三考虑,他选择了执裁过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资深蓝牌裁判裴伟民。“开局很重要,临时应变的东西比较多,不知道会有什么情况出现。”考虑来考虑去,只有裴伟民亲自上他才放心,“所以让他打头炮”。(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新华社
责编 | 林本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