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图/受访者提供
11月25日,微信首次发布版权报告。报告显示:从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微信处理侵权信息超12万条,文字抄袭“洗稿”类投诉下降 20%,短视频成为微信版权保护新版图。
5人微信售假口罩被起诉
针对疫情时期宅家购物、在家办公、远程教育等新形势,报告数据显示微信专项处理超1万个侵权账号,起诉5名利用微信销售假冒口罩的涉嫌违法人员,重点保护影视作品和教育类版权作品,阻断侵权信息传播超5万条。
根据《2020微信版权保护报告》,微信版权保护团队平均每月处理版权侵权信息超1万条。在超12万条侵权信息中,包括文字抄袭类侵权超6万条,影视作品侵权3万条,在线教育音视频、盗版教材书本与软件超2万条,图片素材侵权类超1万条。
在微信个人账号、公众平台、小程序与小游戏、视频号四大场景中,微信版权保护措施:
——在微信个人帐号,微信重点治理利用微信的即时通讯功能进行销售盗版课程音视频和教材书本、传播盗版影视作品和短视频进行非法牟利的行为;
——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重点处理照搬照抄侵权和“洗稿”类争议、违规使用原创声明功能、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图片、传播视频类作品等侵权行为;
——在小程序、小游戏中,微信重点关注代码抄袭、素材盗用、游戏换皮等侵犯软件著作权行为;
——在视频号,微信针对未经授权搬运他人作品行为进行了重点排查和处理。
作为微信生态的新版图,今年春节微信视频号开始内测。微信知识产权保护团队介绍,视频号实现了“从0到1,从无到有”的版权保护系统搭建,已解决争议超5400起,打击版权侵权视频超2000条。
处理超7.1万个侵权个人帐号
同期发布的《2020微信品牌保护报告》则显示,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微信向入驻平台的超过390家全球知名品牌权利人输出侵权线索超过41万条,处理超过7.1万个侵权个人帐号,超过3.5万个侵权帐号被封禁。
值得关注的是除公众号、小程序外,微信视频号、企业微信互通及微信群聊等多个新兴场景于2020年也被纳入微信品牌保护体系
其中,“免税”“代购”“发票”“尾单”“专柜”成为品牌被侵权“热词”。报告期内收到并审核针对视频号的品牌保护类投诉共计670余起,近650个帐号进行处罚。微信群聊场景新开通品牌维权的举报投诉入口。(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