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吴海梅
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即将开赛。届时全国36支代表队2500多名选手参赛将汇聚南粤大地。献上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竞赛项目最多、人员规模最大、竞赛规格最高的全国性职业技能大比拼。
作为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举办地,广东将派出97名选手参赛。随着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参赛选手们备战状态如何?参赛项目训练基地长什么样?11月24日起,记者将现场探营广东各大竞赛项目集训基地,全面了解竞赛项目、比赛内容以及选手备战情况。
走进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这里有多个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训练基地。记者了解到,选手们在赛场上时间紧、任务重——有的需11个小时内从无到有造出一套制冷设备,有的要在5小时内搭建起一个网络操作中心......为了更好地在比赛中“争分夺秒”,他们只能在场下耗时苦练,有的选手每天训练12个小时以上。
制冷与空调项目:
广东“王牌”项目培养多名世赛国手
夏天里靠空调“续命”?更重要的是靠空调背后的他们!此次代表广东出征的制冷与空调项目参赛选手、广州工贸学生阮康正戴着专业墨镜,对制冷设备的铜管进行加工焊接。
据悉,作为广东“王牌”项目,中国于2013年第42届世赛首次派出选手参加制冷与空调项目比赛,截至目前,广州工贸共培养4名师生代表中国参加4届世赛该项目比赛,获得1银、2铜、1个优胜奖。
而此次国赛该项目亦与世赛标准接轨,重点考察选手对制冷系统零部件及设备进行高效节能的设计、制作、安装、测试、调试及空调维护、故障排查和维修的技能。
“题目已经公开了70%,主要分为三大模块。”阮康告诉记者,模块一主要是两个换热器的制作,模块二是从无到有地制造一套制冷设备,模块三则是空调的故障排查。
“最难的是模块二,比赛时间长达11个小时,体力、脑力消耗非常大,时间长也容易遇到更多的问题。”他表示,早在开赛前一个多月,他便已经进入“冲刺”状态,每天7点起床,8点进基地训练,晚上10点后才回宿舍,每天至少训练12个小时以上。
“与其他项目不同,制冷与空调项目更考察选手的综合能力,要求选手是个‘多面手’。”首届全国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项目裁判长李川透露,根据项目特点要求,选手在赛场上需要充当管道工、焊接工、电工、电子工、钳工等多个角色,对选手的技能与体能是双重考验。
广东作为全国空调制冷设备的生产研发大省,不仅让南粤技能人才参与世赛制冷与空调项目具备了“广东优势”,世赛的经验更“反哺”了行业发展。
“这一项目与世赛接轨比较早,我们参赛后会把国际上这一行业的先进理念、技术、标准带回来。”李川表示,这些技术标准不仅渗透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更会向国内外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促进行业发展国际化、高标准化。
网络系统管理项目:
5小时搭建数据中心比速度更比稳定安全
在首届全国技能大赛上,便集结了来自全国的“网管”高手,比拼守护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的技能。与一般负责开机、关机的“网管”不同,这群高手需要在网络操作中心、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数据中心等多种模拟应用场景下,对各类型网络系统项目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进行服务器、客户端和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实现互联等网络服务功能。
“大家平日里更多的是家里调WIFI,但这个比赛项目是需要搭建企业级的网络操作中心。”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广东参赛选手、广州工贸信息服务产业系教师黄新颍表示,此次比赛内容分四大模块,其中第一关便是搭建一个能支撑50人企业应用的数据中心网络。“正常来说,除去装修等工具,搭建这么一个网络中心需要一天的时间,但比赛只给你5个小时。”
此外,在黄新颍看来,与世赛相比,首届国赛中的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更“接地气”。“除了世赛标准后,国赛还增加了行业标准,更贴近生活,符合工程落地过程。”他举例称,如此次比赛中便涉及了网络线路的实地布线,选手需要布好近50条线路。
“如今世界对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视,项目不仅考察选手搭建网络,更考核他们对网络的综合管理能力,保障安全性。”该项目裁判长吴多万透露,像用户端的网速快慢、网络是否稳定等,都将纳入选手的评分中,整个项目的评分点多达几百个。(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