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龚卫锋
11月20日晚,武汉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来自浙江的18岁女孩单依纯,以压倒性优势成为《2020中国好声音》年度总冠军,她的导师李健继2018年带领旦增尼玛夺冠后,再一次成为“冠军导师”。
单依纯是今年“好声音”的人气学员,一首《永不失联的爱》曾刷屏各大音乐榜单,当晚《好久不见》《星·Sailing》两首歌曲独唱也相当出彩。李健在后台接受采访时对单依纯赞赏有加:“这么多年的选秀,单依纯是最突出的一个。”
不知不觉,《中国好声音》来到第九年,从2012年梁博夺冠,到2020年单依纯问鼎,这档热播音乐综艺依然保持着活力。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节目总导演金磊,他表示:“好声音”会越来越年轻,会一直做下去。
唱将聚首“巅峰之夜”,致敬英雄城市武汉
今年的《中国好声音》巅峰之夜将会场设在武汉体育中心主体育场,近四万人观看了现场表演。历届“好声音”武汉籍学员带来合唱歌曲《世界为你醒来》,四大导师则携手“五强学员”致敬武汉。
羊城晚报:为什么选择武汉作为“巅峰之夜”的场地?
金磊:疫情出现后,我们第一时间集结了近百个签约学员,共同创作了抗疫歌曲《世界为你醒来》,表达我们的祈福。疫情好转时,我们想表达音乐在城市重生之后给人带来的希望感,就把“音乐大篷车”的第一站放在武汉。当时,谢霆锋踊跃报名,他说他要第一个去武汉,有100多个学员参与了“大篷车”的选拔。
羊城晚报:武汉是这一季的起点,你们也想把这一季的终点放在这里?
金磊:是的。做“大篷车”时,我们就开始考虑能不能把总决赛放在这里。有这个想法后,我们就跟武汉市政府接洽,他们非常欢迎我们来。我们很兴奋,在武汉进行了考察,这里非常安全,生机勃勃。
羊城晚报:每一季《中国好声音》通常会经历哪些流程?
金磊:当季节目结束后,我们下一季的海选就开始了。每年全国有超过30万人报名海选,海外也有10万多人报名。导演组会到艺术院校、音乐类辅导机构做专场选拔,发掘有潜质的歌手。之后,从各个渠道选拔的1000多名学员,会到上海总部试音,筛选出150名左右的学员参加节目录制,竞争很激烈。
羊城晚报:今年受疫情影响,选拔会不会更加困难?
金磊:受疫情影响,今年是全内地阵容的学员,录制开始的时间也比往年晚了一两个月。我们研发了新技术手段,采用“云海选”形式——学员发Demo、网络沟通、云试音、云海选……
垂直综艺遍地开花,“好声音”得调整审美
2012年,《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成为现象级综艺。多年来,这档节目培养了大批潜力音乐人,今年另一档音乐综艺《歌手·当打之年》中,不少年轻歌手就曾登上过“好声音”舞台。如今,《歌手》宣布明年停播,不少人也为《中国好声音》的未来感到担忧。
羊城晚报:从第一季做到今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金磊:垂直类音乐节目遍地开花,而“好声音”就像奥运会,它是一个容纳最多元音乐性的广袤丛林,是拥抱当下所有热爱音乐的年轻人的全类品。无论你玩什么音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土壤,它跟大众的共情感更大。我们一直在探索音乐的可能性、吸纳最流行的元素。我们推过摇滚、爵士,今年我们推乐队、阿卡贝拉……它永远和最流行的鲜活的元素在一起的。
羊城晚报:有过困境吗?
金磊:大量的垂直类音乐节目在生长,这是值得欣喜的,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调整审美,在选曲上作总结。比如Gai在5年前参加“好声音”,没有获得转身。后来我反思,不是他不好,而是我们帮他选歌选坏了。如果他当时拿出自己的原创歌曲,肯定能获得很多导师转身。
羊城晚报:会有瓶颈吗?
金磊:很多评论唱衰“好声音”,我很能理解。“好声音”一开始主打主流流行审美,后来观众难免会审美疲劳。我们也知道审美在改变,纯唱将型选手慢慢没那么流行,大家更希望听到歌手的生活态度、个性。“好声音”必须跟上时代审美的变化。
羊城晚报:今年加入了原创赛道的设定,是不是出于改变的考虑?
金磊:很多有个性的年轻人,不一定能在翻唱中展现自己,他们的原创应该让更多人看到。现在很多顶级的年轻音乐人都是唱作型歌手,所以,“好声音”也不应该仅仅是翻唱。今年总决赛五强中的斑马森林和宋宇宁就是唱作型歌手。
羊城晚报:《歌手》不做了,《中国好声音》会继续做下去吗?
金磊:明年是“好声音”的第十年,我们正在邀请周杰伦回归。这个节目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影响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虽然我在2016年、2017年时确实感受到节目模式审美疲劳的瓶颈,但到了最近两年,我越来越有信心,95、00后在参赛者中占比90%以上,年轻人喜爱这档节目,说明它有着持续的生命力。再过几年,到2023年,05后也会来报名了。“好声音”的10年、11年、12年……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通过导师引领审美,不求学员一夜成名
《中国好声音》的导师阵容历来是观众关注的焦点,从刘欢、那英、汪峰、杨坤等乐坛前辈构成的导师团,到周杰伦、谢霆锋、李荣浩、李健、李宇春等明星歌手加入导师阵容,一路吸引万千关注。与之相比,“好声音”学员的出圈速度在逐渐放缓,学员“出圈难”也成为不少人唱衰这档节目的原因之一。但在金磊看来,“好声音”从来就不是“造星神器”,目的并非选拔偶像明星。
羊城晚报:《中国好声音》曾经被视为“造星神器”,但现在学员要出圈越来越不容易,原因是什么?
金磊:在我看来,“好声音”从来就不是“造星神器”。它不是一开始就选拔具有偶像气质的人,它是歌唱向的节目,是在选拔流行音乐的实力接班人。我们从来没有把一个人打造成流量明星的想法。可能刚开始,这些选手会占了节目模式的事件性优势,但我始终觉得,“好声音”出来的学员需要时间去打磨,要用作品去说话。我并不希望他们一夜成名,没这个必要。
羊城晚报:现在有很多人冲着明星导师看节目,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金磊:我不否认,很多人是冲着导师看这档节目,因为喜欢导师而喜欢导师战队的学员,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好声音”也是把“明星导师”当成焦点,因为明星导师的态度和表现是这档节目的重要核心。学员和导师的光芒是同时存在的,比如,今年这么多人喜欢单依纯,只要学员有魅力,终会被喜欢。
羊城晚报:节目组挑选导师的标准是什么?
金磊:他们要能在华语乐坛引领音乐的审美、态度;要一直创作,处在积极的音乐生活状态中;是要有人格魅力的艺术家。我们的导师阵容越来越年轻,第一季是60后居多,杨坤是唯一的70后;第二季70后在增加。2018年,谢霆锋出现在“好声音”舞台上,这是节目中第一次出现80后导师。2019年的李荣浩,是第一次出现85后导师。今年有三个80后导师。
羊城晚报:选择年轻导师是出于什么考虑?
金磊:年轻的导师团更能了解年轻人的想法。比如,李宇春一直在探索音乐的多样可能性,她是国内第一代选秀偶像,对年轻人在星途上的感受有独到的体验。未来“好声音”导师的趋势会越来越年轻化,因为年轻一代音乐人在成长,逐渐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中流砥柱。我甚至期待梁博、张碧晨、周深会坐上导师席。不知道是哪一年,但总会出现。
羊城晚报:通过“好声音”,你对华语流行音乐的观察是什么?
金磊:华语流行音乐的土壤很独特,有二手玫瑰、五条人这类有本土风格的乐队,有地域文化和流行音乐冲撞的可能性。一方面,流行音乐需要找到本土的气息,当年轻人听了大量西洋流行音乐之后,再回头找寻本土文化的养分,这很有意思。不少90后的年轻音乐人,找到了中国流行文化输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现在是百花齐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审美细分的时代,音乐的发展有各种可能性。(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图片 | 主办方供图
责编 | 胡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