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方皮肤学科发展暨学术交流高峰论坛”大咖云集,共议广东皮肤科发展
2020-11-20 21:0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破解广东医院皮肤科未入选国家级重点专科的难题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实习生 杨楚滢 
通讯员 谢伽蔚

据统计,我国每年在皮肤科就诊的人次高达2.4亿人次,占所有病人的3%,而我国皮肤科医生却不足3万人。在巨大的供求差距面前,皮肤科医生该如何应对挑战?

11月19日,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联合主办的首届“南方皮肤学科发展暨学术交流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这类会议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学科建设规划以及科室管理经验院际沟通平台,提升全省皮肤病临床诊疗及科学研究能力。

南方皮肤学科发展暨学术交流高峰论坛

搭建皮肤科医生交流平台,撬动学科发展

目前,广东约有2000多名皮肤科医生,是拥有皮肤科医生最多的省份。不过,广东省内多家医院皮肤科都未能入选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发展同北京、上海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杨斌院长指出,广东一直缺乏高水平的皮肤科学术交流平台,希望通过举办本次论坛,带动整个广东皮肤科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和影响力,把这个论坛打造成“南方”皮肤病学界的品牌活动,并传承下去。

据悉,本次高峰论坛为期两天,分设皮肤性病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学术交流、疑难皮肤病展示、基础与转化医学四个专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聚焦前沿技术,针对各自的研究方向分享诊治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

杨斌院长向记者介绍了皮肤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尤其是靶向生物治疗研究进展迅速。“我们研究发现,其实很多皮肤病都与炎症免疫有关。例如,银屑病、特异性皮炎等,都同炎症免疫的通路紊乱相关。针对炎症通路上的问题,小分子药物等靶向药物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能够快速缓解同免疫相关的顽疾,减轻患者的痛苦。”

来自全国的皮肤科专家进行学术交流

专科联盟对口帮扶

“广东皮肤科医生多,占全国皮肤科医生的十分之一。但学科区域发展非常不平衡,粤西、粤北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杨斌院长指出:“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患者舟车劳苦跑来广州排队看医生的原因,当地缺少皮肤科医生,且对皮肤科重视程度不高。”

据记者了解,到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就诊的患者中,超过七成来自外地,而广州本地的患者仅占两成。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广州地区其他三甲医院,意味着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医疗服务资源相对匮乏,皮肤科发展迟滞。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院长杨斌

针对省内皮肤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杨斌院长指出,目前皮肤病医院已和南方医科大学组成了专科联盟,涵盖了58家医疗单位,希望通过专科联盟的方式,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单位,尽可能把病人留在当地解决,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

除线下的帮扶外,还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远程医疗、培训和学术交流。杨斌院长介绍:“今天的论坛,不仅是一个线下的论坛,至少还有七百名皮肤科医生在线上参与交流学习。通过线上的学习方式,让偏远地区的医生也能得到发展。”

AI赋能基层皮肤科诊疗,肿瘤识别率超过90%

“互联网+医疗”这股风也刮到了皮肤科,人工智能为皮肤病诊断带来了改变。

“皮肤病学涵盖2000多种疾病,是目前最适合应用人工智能的临床二级学科。”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教授崔勇解释:“皮肤病学科是基于皮损的客观特征建立的,具备视觉特征。因此,基于影像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皮肤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崔勇教授介绍,从2017年开始搭建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汇集全国430家医院皮肤科的影像,进而形成数据库,并基于数据库开发人工智能产品。

“研发人工智能产品不是给三甲医院用的,是给基层皮肤科医生和社区非皮肤科医生、全科医生用的。”崔勇教授解释,常见病易误诊、皮肤肿瘤易漏诊和罕见病不认识,是我国基层皮肤病诊断的严峻现实,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辅助基层医生准确诊断。

目前,崔勇教授团队以17种皮肤肿瘤为切入口,开发了皮肤肿瘤图像识别,该项技术基于皮肤镜的图像的皮肤肿瘤准确率,良恶性肿瘤识别率已高达91%,远高于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良恶性肿瘤平均识别水平(70%)。

因此,基层医生可将患者的皮肤镜结果上传至影像资源库,由人工智能进行比对,做初步诊断。一旦发现有问题,则指引患者到大型医院进行病理检查,避免误诊、漏诊。(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