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再演《洋麻将》,濮存昕:我是怀着首演的心态来的
2020-11-16 20:0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该剧此次会有一个和以往演出不一样的结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11月16日早晨,邛海边阳光明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演员濮存昕在2020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间隙接受了羊城晚报等媒体采访。

濮存晰接受采访

“求新是人们的必然心理”

作为大凉山戏剧节的主要发起人之一,面对记者“为什么大凉山能有戏剧节?并且要花大力气去办戏剧节的提问?”濮存昕表示,其实自己第一次来大凉山时是做公益活动,后来受到如今戏剧节艺委会执行总监李亭的邀请,“她说要在凉山举办戏剧节,当时我还觉得有些意外。”

后来,濮存昕再到西昌调研时发现,大凉山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当地老百姓能歌善舞,还拥有自己的凉山交响乐团,有走进音乐厅的体验,“大凉山的民族文化对国际戏剧创作者来说非常迷人,非常有吸引力。”

邛海风光

同时,濮存昕发现,客观上西昌有着现代化基础硬件条件。比如有剧场、广场等各种规格的艺术场馆,并且凉山文旅集团也有大型活动的接待能力。

“‘求新’是所有人都会有的必然心理。”濮存昕眼见着这个远离大城市的“戏剧香格里拉”渐渐有了雏形,“从去年开始,主创团队每年用一年的时间沉淀,好好选剧好好打磨,最后用10天左右的时间集中呈现。”

戏剧论坛

受疫情影响,与去年首届相比,本届戏剧节遗憾少了些国外剧目,濮存昕坦言能够如期举办确实不容易,目前剧场按75%荷载量售票。但主创团队也意外地发现,来凉山追剧的文艺青年、当地买票来看戏的老百姓多了。

“买票这个文化消费习惯,能让戏剧节的运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濮存昕认为,戏剧来到大凉山,或许无法像直播带货、电商助农那样,对地域的经济发展有直接作用,但文化的浸润是潜移默化的,“无论何时,一个地区要发展,就离不开文化交流,国际戏剧节就是承载这种交流的良好形式。”

首演心态再演《洋麻将》

17日、18日,濮存昕将在本次戏剧节上献演北京人艺大戏《洋麻将》,采访中,濮存昕表示:“尽管演过多次,但这次走出北京来到凉山,我是怀抱着首演的心态来的。”

海报

《洋麻将》是美国作家唐纳德·柯培恩的成名作,讲述了两位历尽人生坎坷,被社会、家人遗弃的孤寡老人在一家养老院内玩纸牌排遣郁闷的故事,揭示了功利社会中淡漠的人际关系。

1985年,导演夏淳将《洋麻将》搬上了北京人艺的舞台,演员是于是之和朱琳。2014年开始,该部作品经由唐烨导演,濮存昕、龚丽君出演,持续至今。

该剧仅靠两个演员撑满全场,台词密集。因此,尽管在今年8月刚刚复演过该剧,到达凉山后,濮存昕又开始跟对手演员龚丽君和导演唐烨顺读剧本。

唐烨在分享会上

“只有两个演员,出行相对简单,又是代表北京人艺水准的表演范本,也促成了此次大凉山之行。”同样来到凉山的该剧导演唐烨在16日上午的《洋麻将》创作分享会上透露,“由于剧场硬件设施不同,该剧此次会有一个和以往演出不一样的结尾。”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艾修煜、海报
责编 | 黄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