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后剧荒?马伯庸新作影视改编在路上了
2020-11-14 20:3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小人物的命运总是马伯庸最关注的,也是写起来最有意思的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霍静静

11月14日下午,马伯庸最新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分享会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该书是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又一备受影视圈关注的故事,马伯庸称该书的影视改编权已经授出。

《两京十五日》分为上下两部,全文近70万字,故事灵感源于《明史》中一段仅40字的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马伯庸根据该记载构思了这本新书,该书主要讲述了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天子病危消息传来,一场横跨两京的惊天剧变令太子踏上了疯狂的极速之旅。他必须在15天内跑完两千两百余里路,从南京赶至北京去拯救自己,拯救大明。

历史小说创作应“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马伯庸曾说:“历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解释。”这本书也是,利用有限的历史记载,结合关于明朝各方面的历史考据,合理推演了一段朱瞻基15天从南京回到北京的惊险故事。

前作《长安十二时辰》就是个例子。史实来源于五代十国一个人叫王仁裕写的《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书中有一句话是“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骑士张小敬就是《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的原型,国忠指的是杨国忠。

马伯庸总能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全都巨细靡遗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这种扎实的文字考据功力堪称“文字考古”。

在问及如何平衡历史小说的真实与虚构时,马伯庸认为要坚持一个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历史上的大事不能虚构,比如我这个书中一开始写太子遇到危险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后来登基当皇上了,这个历史改不了,这对写作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不能改悬念就没有了,那我如何在大家都知道结局的情况下还愿意去看?从细节来说,小事不用拘束,但是对历史的想象必须基于当时合理的历史逻辑。”

面对命运,没人能置身事外

小人物的命运总是马伯庸最关注的,也是写起来最有意思的。《两京十五日》里的捕快吴定缘,就是一个小人物,而他又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主角之一。

故事开头,他是应天府皂、捕、快三班总头役吴不平养子,平日喜欢街头买醉,看上去是个浪荡公子哥,人称扶不起的“篾篙子”,被于谦用银子征入护送太子的队伍。

每次看到朱瞻基面貌或者火光场景就会头疼,其身世鲜为人知,然而后期却因多重身份冲突几次丧失斗志。看似以一己之力扳回局面,实际上被人当成棋子用。小人物看起来总是被命运呼来喝去,仿佛看起来也不重要,甚至溜走也没关系,故事中的吴定缘就是这么想的。

时势造英雄,吴定缘如果不是碰巧被安排在秦淮河畔的扇骨台当差,可能也不会稀里糊涂救起朱瞻基,也不会后来又与于谦结识。虽然几次想中途退出,但是冥冥中似乎有一条线牵着吴定缘去搭救朱瞻基,除了他,一路上土匪白龙挂、“病佛敌”梁兴甫、盐商汪极、纤夫头子孔十八,甚至白莲教的教众,都是被裹挟进来的小人物,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在影响故事的走向,也就是当时的历史。

“虽然每个人的力量都很微小,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带来蝴蝶效应,没人是孤立的,也没人能完全置身事外。”马伯庸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