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小而美”社区公益项目,70个项目共获100万元资助金
2020-11-13 22:1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11月13日,“创善·微创投”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签约会暨项目管理培训在广州市民政局举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廖培金 王梦华

11月13日,由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创善·微创投”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签约会暨项目管理培训在广州市民政局举行,“创善·微创投”项目正式落地实施,同时发布“创善·微创投”项目logo。据悉,有70个优秀项目获共计100万元资助金支持。

受资助项目主要关注兜底保障和社区发展

据了解,“创善·微创投”——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申报工作于今年8月启动,经宣传发动、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广州市越秀区融爱之家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你我相绘”特需人士社区融入计划等70个微创投项目,获得共计100万元资金资助。其中A类30个项目每个资助资金2万元,B类40个项目每个资助资金1万元。

“我们希望通过项目的形式,帮助更多社区培育社区基金,再通过社区基金来开展公益慈善服务,打造一个‘闭环’。”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郑子殷介绍,本届活动对全市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服务机构及有开展社区服务的公益慈善组织开放,希望通过链接社区多方资源,形成社区慈善资源共募共用共享机制,收集解决社区民政重点服务对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悉,在入围的56个机构中,社工机构有47个,社区社会组织有15个,志愿服务组织有8个,项目覆盖全市11个区,以越秀区、天河区和从化区居多。

在70个受资助项目中,重点人群兜底保障类项目有36个,社区发展及问题解决类项目有34个。重点人群兜底保障类项目将围绕低保低收对象、特困人员、留守老年人、独居孤寡老人、困境儿童、贫困重度残疾人等民政重点保障对象,开展生活帮扶、心理关怀等救助帮扶服务,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而社区发展类项目将以创新的理念和模式解决各类社区公共问题、满足社区群众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

将搭建社区公益微创投资源对接平台

活动当天,由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为70个微创投项目负责人开展项目管理培训,希望通过资金和能力并重,在提供种子资金的同时,推动盘活社区慈善资源筹措能力,通过能力建设、资源对接等方式提升公益慈善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夯实社区自治的专业基础。

郑子殷表示,主办方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指引,从项目变更、能力建设、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安全管理、项目宣传、总结验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指导创投主体在未来3个月更好开展项目。同时,将为入围的项目主体搭建社区公益微创投资源对接平台,依托社区慈善基金、“微心愿·善暖万家”等为创投主体实施项目提供资源支持,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渠道与平台支撑。

据悉,近年来,广州市慈善会持续将慈善资源扎根社区的土壤,助力打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广州市慈善会联合广州市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深入推进社区慈善基金惠民行动,各区增设不少于10个社区慈善基金,打造一批社区慈善捐赠站示范点;发起“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截至2020年10月,已实现7357户困难家庭的“微心愿”,受惠23561人次。

有项目尝试构建参与式公共空间营造模式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广州市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的“赋能社区公共空间,激发社区自治活力”项目是此次获得资助的A类项目之一。

该项目负责人周小妹介绍,基于社区公益参与空间缺位、公共养老空间适老化不足、居民之间粘合度较低的现状,项目通过依托可持续的资源支持体系(社区基金)、孵化社区自组织以及搭建议事共治机制等服务策略,分别在五山街、兴华街营造公共公益空间和公共养老空间,尝试构建一个多元主体参与、服务可视化、可持续运作的参与式公共空间营造模式。

“五山街道的残障家庭较多,希望在这个公共公益空间中,倡导居民关注这部分群体,并邀请他们互动、开展公益活动。”周小妹说。

而在兴华街将更侧重长者服务,例如针对社区内人行隧道、老旧小区等适老化不足的社区养老公共空间,开展适老化改造行动;设置便民服务点,定期开展义诊和文娱服务;营造挖掘、培育养老空间志愿服务队,共同管理运营公共养老空间等。

周小妹表示,项目的开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撑,获得“创善·微创投”广州市社区公益微创投活动的2万元支持,能够减轻一部分负担。

“我们希望在这两个街道进行尝试,如果能够积累可复制的经验,我们希望将项目拓展到北斗星运作的其他几个社工站。”她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