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8项生态环境指标已达标,空气质量继续领跑全国
2020-11-10 22:0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全省21个市空气全部达标,今年全域PM2.5指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目前为20微克/每立方米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夏嘉欣

11月1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在直播中透露,今年,9项生态环境指标有8项广东已提前完成或按期完成。广东省空气质量继续领跑全国,全省21个市空气全部达标,其中标志性的指标PM2.5达国家标准后,今年全域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目前为20微克/每立方米。

此外,饮用水源保持100%达标,实现了好水更好、差水变好。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处置能力大幅度提升。低碳试点省建设十周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碳交易额在全国领先。

图/郑迅

加强环评批复后的落实问题,提高基层干部专业素质

在民生调查环节,记者曝光了梅州市五华县横陂镇的西山弃土场违规排放污水和广州市番禺区榄山村废气扰民的事件,并现场连线当地相关部门。

据了解,西山弃土场在得到环评的批复后,不仅没有设置三级沉淀池,也没有遵守填埋区渗滤水用来洒水降尘、不得外排的规定。鲁修禄表示,省厅将严肃核查环评的规范性,更加重视环评批复后的落实问题,完善相关监管工作,同时需要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专业素质。

对于废气扰民问题,鲁修禄指出,广东的污染排放企业在全国占很高的比例,且散乱污企业量大难监管、污染源难以定位,这一直是大气污染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尽管有些企业的排放已达标,但是从人的感官上来说不能接受。因此,在今后生态环境工作中需要补短板、强化管理,更多关注健康指标,以人为本。”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建议,要将夜间排查纳入工作范围,提高污染源排查技术,更快、更精准地锁定污染源。同时,落实担责问题,治理时需对症下药,将疫情下经济发展和污染治理间的平衡纳入考虑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全省生态环境信访量同比下降18%,其中涉及到废水投诉下降27%,涉及到废气投诉下降24%,涉及到噪声投诉下降13%。鲁修禄指出,虽然信访量下降,但是污染仍然存在,从信访总量上看,尤其是噪音和废气投诉的绝对量仍是数一数二的。“对于生态环境部门,信访是一个金矿,我们要以此为线索,从制度、规划、标准、整体矛盾等根源上解决问题。”

羊城派资料图

简政放权,服务监管推动企业发展

面对受新冠疫情、市场经济下行影响的企业发展难题,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国森指出,省厅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即“简政放权”,简化建设项目的环评手续和内容,试行环评豁免制和环评的告知承诺制。“99.8%的建设项目可以在当地就近来办理,超过80%的项目可以通过环境报告马上来办理。农业、林业、社会事业类等30类建设项目即可豁免环评。”

同时,省生态环境厅推行服务化的监管,制定了广东省生态环境领域的政府服务指南,召开了支持和服务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座谈会,强调通过服务监管来推动企业的复工复产,促进企业的生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省生态环境厅利用电话、网络等各种形式,服务企业超过了8200家,到现场帮扶的企业超过8700家。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产复工的同时,污染防治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何国森介绍,目前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实行正面清单的管理,对疫情急需物资的企业和民生保障类的企业、污染比较少的企业一般不进行现场执法,目前清单已经超过了6100家;

开展信息化监管,通过无人机、无人船或者在线监控,减少对正常生产企业、没有违法企业的干扰;完善了环境违法的容错纠错机制,对企业的监管审慎地采取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业整顿等措施,对某些违法行为可以采取“轻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