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7部全球优秀纪录片有约!2020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即将开启
2020-11-09 17:3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本届纪录片节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3227部作品参评参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邵煦雯
图/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提供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却无法阻碍全球优秀纪录片来赴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之约。

11月9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获悉,2020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即将在广州开启。目前,本届纪录片节共征集到来自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3227部作品参评参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棒!少年》海报

境外作品占作品总数的八成

作为国际性纪录片文化活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共享人类影像记忆”为理念,凭借其自身的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打造了一个纪录片艺术交流的殿堂,也成为了一座联通中外、沟通世界的桥梁。 

组委会介绍,本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面向全球的纪录片制作、播放、发行机构,独立制作人以及社会各界征集作品。征集到的3227部作品囊括历史文化、社会人文、自然环保、科技教育、民俗风情等内容题材的纪录长片、纪录短片和系列影片,题材广阔,异彩纷呈。

其中,境内作品583部,境外作品2644部占作品总数的81.90%。在今年参评参展的126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报名数量位居前三名的国家分别是西班牙(497部)、意大利(215部)、法国(198部),欧洲国家的报名总数量位居五大洲之首。

此外,俄罗斯以总报名数147部位居第八,这是近三年来俄罗斯首次跻身作品报名数量的前十名。而“一带一路”国家的参评情况较去年基本持平,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共有来自51个国家的961部作品报名参评。

《这不是一部电影》海报

众多知名节展获奖作品参展

今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征集到许多在国际知名节展中获奖的作品。如:由巴西导演巴拉巴拉·帕斯执导的《巴班克:当我死时告诉我》记录了著名电影导演巴班克的人生最后旅程,该片获得了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经典奖最佳公映纪录片奖。

乌克兰导演伊莱娜·希力克执导的《大地蓝得像一只橙子》展现了一家五口在战争的恐怖与绝望、欢乐与希望相互交织下的生活,该片获得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青年单元最佳影片提名。

《大地蓝得像一只橙子》海报

挪威导演本杰明·李执导的《画家与小偷》讲述了画家和偷她画作的小偷相识相知并惺惺相惜的故事,该片获得了2020年圣丹斯国际电影节国际纪录片单元评审团特别奖。

 此外,更有曾凭借《千锤百炼》在2012年获得“金红棉”荣誉的加拿大籍华裔导演张侨勇时隔八年带着他的新作《这不是一部电影》再次参评,该片讲述了传奇战地记者罗伯特·菲斯克40多年来用镜头揭露战争罪行,书写历史真相的故事。

国产纪录片佳作迭出

今年征集到的国产纪录片依旧包罗万象、佳作迭出。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大型自然环境系列片《蔚蓝之境》;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联合出品的讲述杜甫创作经历的历史人文系列片《伟大诗人杜甫》;也有播出后引发网络热议的《人生第一次》、《口罩猎人》、《时代 我》等。

《人生第一次》海报

更有不少知名导演和曾经获得金红棉荣誉的导演带着他们的新作品参与到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来。如:焦波导演的《老窝》讲述了云南傈僳族老窝村在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下迎接新生活的故事。

 今年同样有多部曾登上“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舞台的优秀纪录片回到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例如:获得2018年最佳提案荣誉,由许慧晶导演的成长题材纪录片《棒!少年》,讲述了贫困与孤苦状态下的儿童,如何通过棒球运动磨练个人品格与意志,找到自己未来的新道路;

2018年的入围提案,由霍宁导演的《拉一碗面》,从拉面入手讲述了一个新疆少年家庭破碎后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化隆县的现状和拉面致富的梦想。

《冬去春归》海报

用镜头记录社会和历史

纪录片作为“社会和人类生存之镜”,承载着纪实社会、记录历史的使命。疫情期间,纪录片人也不畏艰险到抗疫一线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记录下平凡人的非凡故事。

如:《同心战“疫”》、《2020春天纪事》、《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中国医生战疫版》、《在武汉》、《冬去春归》等抗击疫情纪录片。他们以纪录片之名,向一线抗疫英雄致敬,也用真实的镜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命运与共的道义担当。

《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海报

 同时,纪录片人也广泛深入到扶贫前线,扎根农村,用镜头记录下脱贫扶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2020我们的脱贫故事》、《承诺》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