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到,广州气温虽仍超30℃,这个区却已有秋意
2020-11-06 23:1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广州市气象台提醒市民:近期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清凉,请注意适时添减衣物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11月7日,我国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根据天气预报,我国有的地方立冬时节将迎来雨雪,但南方不少地区也将有“立冬不冬”之景,立冬前一天的广州,市区内最高气温仍然超30℃。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的弱冷空气会把广州超30℃的最高气温“打下去”,降温后市民白天或可以继续穿短袖,但早晚出门还是加一件外套较好。相比中心城区的温暖,位于北部的从化区则已有秋的气息。

立冬前一天广州最高气温超30℃,弱冷空气在路上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顾名思义是“冬季之始”。

中央气象台常年气候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省会城市当中的西安、郑州、济南、南京、合肥等城市,会在立冬节气前后迎来“入冬”;但部分南方城市特别是华南地区,有的地方不仅“立冬无冬”,就连“入秋”的标准还没达到。

中央气象台11月6日20时至7日20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我国东北地区预报有雪

广东省气象台常年气候资料统计显示,立冬前后,广东的粤北、粤东北部和粤西北部已经或正在“入秋”,珠三角、粤东沿海和粤西沿海地区从气候上来说还是夏季。

不过,从气候资料统计看,广东尚处于夏季的个别地区也不会再热太久。2019年11月13日,广州五山站录得滑动平均气温21.8℃,满足了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低于22℃的入秋标准。按此标准推算,广州市气象台将该段时间日平均气温低于22℃的第一天,即2019年11月6日认定为当年广州“入秋日”,比常年“入秋日”早了3天。

结合2020年立冬前后的天气预报及实况,记者发现历史气象数据和当前预报有吻合之处。

中央气象台预计,11月6日夜间至7日,受冷空气影响,东北、华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出现4℃~6℃降温,其中,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降温可达8℃以上,过程最低温度0℃线将位于华北北部、陕西北部一线。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先后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

相比部分地方最低温度已“破0℃”并迎来雨雪,广州却是“立冬不冬”。广州市气象台称,2020年立冬前一天(11月5日20时至11月6日16时),广州五山站气温介于18.8℃~30.2℃之间。翻查11月6日广州各区自动气象站数据,记者发现南沙、白云、花都个别自动气象站在当天14时45分甚至报出32℃以上的气温。

“艾莎尼”路径预报图 中央气象台制作

对于今年立冬前一天仍有超30℃的气温,广州市气象台表示,当天位于巴士海峡附近海面的今年第20号台风“艾莎尼”所带来的下沉气流,对广州的气温起到推高作用。

随着“艾莎尼”的位置移动及未来三天有弱冷空气影响广州,预计11月7日至9日,广州市区最高气温会在27℃至28℃之间。尽管部分市民仍能在这一气温下继续在白天穿短袖,但11月7日至9日广州市区最低气温会在19℃至21℃间徘徊,广州市气象台提醒市民:近期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清凉,请注意适时添减衣物。

相比中心城区,如今到从化可见“秋的气息”

虽然市区最高气温仍超过30℃,但在天气和地理上也有“南北差异”的广州,部分地区已嗅到秋的气息。

查询自动气象站信息,记者发现广州北部的从化区,相比中心城区早晚更清凉。11月5日8时40分,从化区吕田镇东升菜场自动气象站报出了15.3℃的全市瞬时最低温;11月3日19时50分,该区大岭山林场自动气象站报出15.9℃的全市瞬时最低温。

广州市从化区气象台预计,受弱冷空气影响,该区北部山区11月9日的最低气温预计在14℃左右。

11月9日,从化北部山区最低气温预计14℃左右 广州市从化区气象台预报

差异的天气,使从化相比广州中心城区有着更多“秋的气息”。记者11月6日在大广高速从化段看到,路边和远处山区的树木,部分已呈现红叶的效果。

从化吕田镇桂峰村,挂满枝头的鸡心柿
从化吕田桂峰村柿子红,吸引游客到访

但要是深入丛林中,市民和游客会发现比红叶更有趣的东西。在吕田镇桂峰村,300多亩鸡心柿树结果后形成的“柿子红”吸引游客到访。记者从当地村民处获悉,今年当地的柿子收成预计是过去五年来最好的一年,除了新鲜采摘售卖,当地村民还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加工柿干运往外地出售。

从化吕田桂峰村,村民在自家楼顶制作柿干

和“柿红”相比,记者在桂峰村及鳌头镇铺锦村,还看到接近收成的水稻所形成的“稻黄”。据悉,从化区种植水稻约19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6.43万吨。在鳌头镇的西塘童话小镇公园,记者看到公园花田内的格桑花尽情开放、一片缤纷。

从化吕田镇桂峰村,稻田和菜田混杂“黄中带绿”景观
从化鳌头铺锦村水稻黄
从化西塘童话小镇公园格桑花海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