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全面小康,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如今已触手可及。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近年来,广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市民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在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节点上,羊城晚报推出“全面小康幸福花城”专题报道,讲述广州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全面小康故事,敬请垂注。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仕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制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
2020年7月,在广东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的2019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情况中,广州市综合评价等次再次为“优秀”,连续两年位居珠三角片区第一名。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广州在高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抓紧抓实抓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持续在全省乡村振兴中当好示范和表率,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把农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家园。
2020年前三季度,广州第一产业增加值182.1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创近十八年来新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3.3元,同比增长7.2%……农业变强了,农村变美了,农民变富了,广州正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
自我加压
在农村地区实施两轮扶贫开发
作为我国的中心城市,广州除了拥有高度繁荣发达的城区外,同时还拥有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共有涉农区7个、涉农镇街63个(其中街道29个)、行政村1144个。
近年来,广州把乡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让乡村更好对接城市,让城市更好融入大自然,强化市内扶贫统筹,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按照现行国家贫困标准,广州市内没有国家、省定贫困村、贫困人口,广州市内也无国家、省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和考核事项”。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早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广州市委市政府从统筹城乡发展考虑,相继在市内农村地区(以北部山区为重点)实施了两轮扶贫开发,“市内扶贫开发属于自加压力、自定标准的自我帮扶行为,未纳入国家、省的扶贫计划和考核范畴。到2016年底,广州市内相对贫困村贫困户两个脱贫硬指标全部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达到30万元以上,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基本达到1万元以上。”
2017年8月,为巩固扶贫成果帮扶,广州市还印发了《巩固扶贫成果深入推进北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经过近3年扶持,长效帮扶和保障机制逐步形成,确保了北部地区已脱贫人口不返贫。
产业兴旺
构建高质量都市现代农业体系
“我对开展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充满了信心。稻花飘香的时候,如果我身体好,我一定要到现场看一看”。在今年6月3日举行的广东省农业重大建设项目启动与推进会暨广州市农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隆平院士港在黄埔区正式启动建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通过视频发来祝贺。
在此次活动上,广州81个农业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53个农业产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涉及生猪、渔业、蔬菜、特色水果、粮食、花卉、加工物流、种业等众多农业产业项目,总投资共计约1331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广州市着力构建高质量都市现代农业体系,乡村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广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51.37亿元、增幅3.9%,创十年新高;2020年前三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广州市第一产业逆势上扬,增加值达到182.1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高于全国(2.3%)、全省(3%),增幅创近十八年新高。
特别值得一提是,作为广州农业的“金字招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目前初见成效。截至今年8月底,加入合作共建的地级以上城市增至111个,认定“菜篮子”生产基地808个、产品加工企业71家。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2019年,广州市获批创建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广州获批新增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累计1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位列珠三角地区首位。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今明两年,还将聚焦打造蔬菜、水产、花卉(含盆景及园艺)、畜禽、水果、种业、休闲农业等7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推动每个涉农区形成2-3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人才赋能
招才引智助力乡村振兴
“有些技术问题是我们农民突破不了的,只能‘看天吃饭’。”广州金晖火龙果场的何国辉在从化有约100亩的火龙果场,在种植中出现了炭疽病、溃疡病的问题,尝试多种方法不能根除后,他慕名来到从化区鳌头镇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站——“牛哥驿站”求助。在专家指导下,他找到了应对难题之策。
为满足农村基层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2018年,广州启动了乡村振兴“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1000名以上服务“三农”一线,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进科研院校与涉农区紧密合作,为像何国辉这样的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设立院士工作站、研究院,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能工巧匠和家政服务人才,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引导青年、乡贤回乡……近年来,广州市通过实施农业农村智库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百团千人科技下乡”等工程,壮大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招才引智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通过多管齐下,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68元,同比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7年的2.36:1缩小至2.25:1。2020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3.3元,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5.8%)、全省(5.7%)。
在广州,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也逐渐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美丽乡村
把农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家园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黄金周,广州市从化区的乡村游、亲子游、体验游市场火爆,市民游客徜徉在绿水青山中,体验乡村美景、感受美丽乡愁。来自官方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广州市乡村游共接待游客523.77万人次,占总接待人数的37.24%,其中,10月1-4日每日接待游客均超去年同期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广州市以实施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五个美丽”行动为抓手,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加速从干净整洁向生态宜居、从点上亮丽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提升,把农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家园。
2019年,广州市入选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特色村、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数量均占全省总数的十分之一。从化区入选“2020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从化区南平村、西和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到2020年底,全市100%的自然村可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70%以上的行政村可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110条行政村可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面是繁荣发达的国际都市,另一面是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两者交相辉映、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广州这座国际大都市正成为现实。(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