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国门”:“港口雄关”诞生于炮火中,坚守国门七十载
2020-10-31 19:5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年岁月如歌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陈一波、胥和平

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港口极目远眺,蓝天碧海之间,此起彼伏的汽笛声响彻天际。

70年前的雷州半岛,刚刚迎来解放的湛江仍然笼罩在敌机炮火的阴影之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那时开始,湛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便驻守在此。

70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湛江边检站从初创时期的正连级建制水上分局,已成长为粤西地区业务最齐全、口岸货物吞吐量最大的边检站。站内下辖6个执勤队,担负着湛江港、湛江机场等7个口岸,70多个码头泊位,20多个锚地,1个电厂专用码头,1个台湾流动渔船停泊点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

回望港口雄关七十载,湛江边检人始终秉承“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目标,七十年如一日守护着国门平安。

起步维艰:
炮火中诞生“新国门”
在祖国大陆最南端守护

回到70多年前,1949年12月19日,粤桂边纵队配合解放军南下大军歼灭驻守湛江的国民党第62军,湛江宣布解放。

由于边防对敌斗争尖锐复杂,大批潜留特务、土匪和小股反动武装不断袭扰边防,1950年6月,湛江市公安局在西营(今霞山)设立水上分局,负责维持湛江港内的社会治安及对往来船只、车辆的检查任务。1951年12月,原水上分局编入公安部队,隶属中南军区公安第十师建制领导,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湛江边防检查站”。

至此,一座崭新的巍巍国门,矗立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这块红土地上。

上世纪50年代,边检官兵在码头徒步巡逻

建站初期的边检站“一穷二白”,官兵们几十人挤在一栋三层小楼里,宿舍是三间茅草屋,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在这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边检官兵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肩负起了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安全,控制敌特潜入潜出的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禁运、封锁,孤立、遏制,威胁、破坏,口岸形势非常严峻,不法分子内潜外逃行为猖獗,国民党特务伺机捣乱、搜集情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斗争形势,边检官兵们设关卡、查证件,抓特务、剿土匪,坚决捍卫共和国新生政权。

1962年11月,一股国民党武装特务从茂名电白地区登陆,企图进行破坏。湛江边检站官兵们接到命令后,立即部署开展行动,准确发现敌特分子的藏身地,俘虏敌特分子1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

上世纪60年代,边检官兵在码头监护出入境船舶

这一时期,湛江边检站官兵坚决听从中央指挥,顶住各种压力坚持对出入境船舶进行检查监护,官兵巡逻的脚步从未放缓。

在口岸,他们组织成立对外轮供应组和医疗组,开设简易医院,在老红军黄子清的带领下,在口岸各单位的协助下,冒着两派群众武斗的枪声,保证了对外轮的正常供应和医疗服务,维护了国家声誉。期间,他们还屡次破获特务、走私大案。

初创时期的湛江边检站,边检官兵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用生命和忠诚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牢牢守护着国门,维护国家主权和新生政权。

服务人民:
“守门把关”也“开门迎客”
与驻地群众结下鱼水深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84年,湛江被列入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这一时期的边防检查,在“守门把关”的同时也“开门迎客”。湛江边检站担负的工作随之调整为三大类——对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的边防检查,对出入境旅客的检查,对湛江机场的安全检查工作。

上世纪80年代,边检官兵对出入境客机舱体进行检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湛江边检站负责或参与组建了防城、北海、阳江、茂名、深圳、海南等边防检查机关,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上世纪90年代,边检官兵对出入境船舶进行查验

进入新世纪,湛江边检站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先后完成公安网络建设和梅沙系统的安装使用升级,建成了涵盖执勤区域、营区、办案场所等百余个监控点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推出“移动执法车”“飞行查验”和系列服务举措,口岸管控和出入境检查更加安全、高效、顺畅。通过打造集应急通信、综合指挥一体的指挥系统,实现了在动态条件下对部队扁平化、可视化指挥,全面提升了现代化条件下守护国门安全、助推湛江经济发展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湛江边检站的业务量与日俱增,检查的船舶从300吨的渔船到30万吨的巨型油轮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远在千里之外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为顺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代要求,湛江边检站积极融入湛江市发展战略部署,全力服务口岸重大项目,把边检服务工作延伸到湛江经济振兴发展所需要的地方,连续三年被湛江市评为推动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

2015年,边检官兵现场监护助力博鳌论坛安保

在香港回归、北京奥运、广州亚运、“博鳌论坛”、省运会等历次重大安保任务中,湛江边检官兵都成功维护了口岸和社会稳定。湛江边检还派出官兵参与海地维和,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中国边检官兵的忠诚品质和良好形象。

半个多世纪以来,湛江边检站历代官兵与驻地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湛江码头,到推动钢铁、炼化、集装箱码头和港口扩建等重大建设项目,再到1977年全民抗旱、1981年抗击阳江百年一遇洪水、1996年抗击“9615”号特大台风、2008年抗击雷州特大洪涝灾害、抗击强台风“海鸥”“彩虹”……一代代边检官兵总是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守好国门。

改革创新:
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
将打造新时代“国门名片”

2018年,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2019年1月1日,湛江边检站举行集体换装仪式,全体官兵脱下军装、换上警服,由现役制转为职业制,湛江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挂牌成立,隶属于国家移民管理局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从人民子弟兵到人民警察,面对这场新的改革“大考”,湛江边检站全体民警在改革转隶关键时期,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澳门回归20周年庆典安保等重大安保任务。

2019年,边检民警在湛江港海域执勤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湛江经济也掀开了发展新篇章。为全力服务发展新常态,湛江边检站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通过整合湛江港各作业区口岸代码和验讫章,实现了湛江海港口岸一次检查全港通行,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这一举措也被珠海边检总站列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三项便民利民措施之一。

截止2018年,湛江边检站年平均检查出入境人员10万余人次,出入境船舶近3000艘次,出入境飞机近900余架次。

新时代新作为,近年来,湛江边检站率先在粤西开展海港边检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推行出入境船舶无纸化申报、网上办证等举措,得到了服务对象的高度评价。

2020年,边检民警登轮查验高风险船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笼罩全球。今年以来,湛江边检站不仅扎实帮扶广西三江和湛江徐闻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积极支援湛江城乡社区网格化疫情防控工作。“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湛江边检民警的身影;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湛江边检民警的担当。”该站民警说。

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年岁月如歌。一代代湛江边检人将汗水挥洒在南国的土地上,参与、见证着祖国和国门的七十载巨变。

湛江边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湛江边检站将努力打造新时代“国门名片”,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谱写新时代移民管理事业新华章,在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国门,书写湛江边检人的忠诚奉献之歌。(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