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箭在弦上,广东高校将如何乘风破浪?
2020-10-29 14:3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再部署。广东高校准备好了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陈亮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1991年,我国(指中国内地,下同)正式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近30年来,我国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近日,教育部出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再部署。

改革大势浩浩荡荡,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又将如何“乘风破浪”?

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方案》的提出意义重大,对于优化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发展、加快博士专业学位的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邓诣群表示,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看,国外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面向实际应用,这已经成为基本的态势。

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左三)在田间指导研究生进行水稻精量穴直播作业

目前,我国研究生主要分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培养创新高层次人才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简纪常表示,但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邓诣群指出,在专业研究生培养上,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观念仍需扭转,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思路、措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类别设置仍不够丰富,培养质量亟待提高;与职业资格的衔接需要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需要健全等等。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面向行业产业发展当前及未来人才需求,着眼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林伟鹏强调,我国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核心驱动来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战略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技术经济竞争。

林伟鹏分析,如今,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在经历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挑战,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显著提升,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更加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则是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大国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在科技应用和技术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团成员调研服务山羊牧场

“高校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林伟鹏对记者表示。

行业“出卷”,高校“答卷”

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发展,以职业导向或较强应用性的领域为重点,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西方国家对于专业研究生培养和学术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区分是相对明显的。

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经理卢志坚介绍,在英国,硕士研究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两年制,培养方向偏向研究型;另一种是一年制,偏向应用型。“一年制的硕士主要就是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学校在开学伊始便会进行就业方面的普及和有意识的引导,学习的课程也主要偏向实践应用。” 卢志坚表示,这种培养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本科的延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和行业、市场衔接过渡。

在《方案》里,教育部也重点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邓诣群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行业产业是‘出卷人’,高校是‘答卷人’。”

“专业研究生培养应以提升应用实践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建立稳定规范的联合培养基地,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推行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 广州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唐春明介绍,近年广大研究生院与广州无线电集团联合组建“人工智能学院”,进行订单式培养,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所需的高层次实践人才。同时,学校还开展“高职院校师资班”联合培养项目,该项目毕业生将以事业编制直接入职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任教。订单式培养的模式,为专业硕士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和蓝图。

在培养专业硕士的同时,教育部也要求以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重点,增设一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快速提升培养能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戴青云指出,专业博士培养应深度实现产教融合、科教结合,打造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凌志海表示,近年南方医科大学紧扣行业需求,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与专科医师培训结合的“5+3+X”创新培养模式,近五年来,共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271人。此外,学校还统一组织全校范围各培养单位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选拔优质生源,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优先录取对象。

除了订单式培养和打造专业博士队伍,广东高校还将专业学位研究生队伍“带下去”“走出去”,在不同的实践环境中锤炼专业人才。邓诣群表示,近年来,华农实施农业硕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以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7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设立专项指标,推动研究生进入产业园,开展“基地-学校-基地”轮训式培养模式,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对解决岭南水果、花卉、茶叶、南药等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学校还建立“科技特派员+脱贫攻坚+研究生”新模式,把“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选聘、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学校科技帮扶河源龙川县义都镇中心村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2019年暑期,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团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安宁介绍,近年来华师实施教育硕士“海外交换学习计划”“海外教师教育实习计划”,依托东南亚研究中心,扩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实行“国内+国外”双校园联合培养机制,与海外合作高校和教育机构联合建设师范生海外实习基地;开拓马来西亚教育硕士教学点,并于2019年首批招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能“念PPT”

在《方案》中,相当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就是“扩招”。《方案》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在如此大规模的培养下,该如何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方案》从导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教育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加强教育质量保障。

“培养质量一直是中山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林伟鹏介绍,截至2019年底,中山大学有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4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占全部研究生招生规模的60%,还在持续增加。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山大学大力推进分类培养体系建设,更为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申请人员在行业产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或主持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经历。同时加强导师岗位管理和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水平,确保在大幅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后,守住培养质量底线。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可能飘在云里,挂在天上。对此,戴青云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属于两条道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不能“东施效颦”,在课堂教学、培养模式、考核指标等方面要有自己的体系,要有新的标准。与传统教学“念PPT”的模式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应落脚在实践基地中,用“实践”的尺度检验知识。“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将学位论文置于‘空中楼阁’,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导师对论文的考核也应该是多维度的,偏重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简纪常介绍,目前在广东海洋大学的6个专业硕士学位中,已逐步构建了“校内培养+基地培养”“校内导师+企业行业兼职指导教师”的培养模式,以企业具体的技术和管理问路作为学位论文选题来源,力求在实际工作中培养研究生的运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409人,占61.5%。2020年8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77.42%,超过75%。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扩招和培养,戴青云认为,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有存量与增量的关系需要处理。对于部分规模达标的学校来说,优化已有存量的结构才是当务之急。而对于规模尚小的学校来说,要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招生指标。

“其实《方案》应更加利好应用型本科院校,”戴青云表示,“有许多应用型大学本身的应用技术能力很强,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可以让扩招指标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倾斜,使更多高校具有研究生培养的资格,让有意向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有更广阔的选择,为优化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条件与资源,开创多方共赢的局面。”

“《方案》强调将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授权点申请的重要条件,并在学位授予标准中突出研究生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并重。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学位点薄弱环节建设、修订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指导。”岭南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刘群慧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离不开专门的应用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

推动新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第一资源,广东的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亟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人才驱动作用。”林伟鹏表示。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可以补齐广东地区硕士学位规模的短板,使广东地区的高校能够拥有更优质的办学资源,从而吸纳更多的人才,助力广东发展。”戴青云指出,当今粤港澳大湾区对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需求不断递增,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够为此提供人才支撑,从而使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产业迎来更加乐观的转型升级。

据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唐焕文介绍,目前,学校在珠三角地区也已有5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至今共联合培养300多名研究生;学校在粤港澳大湾区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36家,今年安排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共235人(联合培养)。

华南师范大学则深度融入了澳门的教育。安宁介绍,华师教育硕士在澳门办学20多年,为澳门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目前又与香港教育大学合作,开辟教育硕士培养的新契机。2019年,华师成立粤港澳教师教育学院,深入探索粤港澳合作办学新途径,共建共享教师教育优质资源,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建设粤港澳教育新型智库,促进广东教育现代化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首任盟主单位,中山大学主动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与区域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点;积极调整优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结构,主动撤销与现代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学生就业率偏低学位点,重点支持和优先增列5G、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研发等紧密相关的专业学位点。

林伟鹏表示,学校还鼓励条件成熟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与境外高校合作,开展多形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引入国际高水平大学一流师资和先进培养经验,鼓励和支持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参加国际质量认证,逐步形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培养体系和国际质量品牌。

唐春明认为,构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应以提升应用实践能力为导向,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建立稳定规范的联合培养基地,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推行应用型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广东高校应构建新型区域研究生教育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生教育高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学校供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