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陈卫国
盛夏,骄阳似火。
驱车从广州来到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这里位于西江下游冲积扇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水草肥茂之地。放眼望去,连片的池塘铺满浮于水面呈椭圆肾形的叶盘,深绿色,多皱褶,布满刺。其中冒出来一枝枝像睡莲般的花朵,小巧精致,鲜艳夺目。沙浦镇盛产芡实,田野遍布大大小小数千亩芡实塘,每年4月至9月,远方一种珍稀的候鸟——水雉会迁徙而至,在布满刺而不易受到蛇、龟、鼠等天敌侵扰威胁的芡实叶上产卵繁殖。据说,沙浦是我国重要的水雉分布和繁殖地。而在10年前,由于它周边一些地方的土地改变了用途,致使大量芡实塘消失而水雉被迫另觅别处栖息,沙浦也就成为水雉在广东少有的幸运之地。
宽阔的芡实塘,密密麻麻的绿叶在烈日下泛着耀眼的光芒,成群的白鹭,还有池鹭和夜鹭混迹其中,要想发现娇小玲珑的水雉实在不易。在一处先前被同伴发现水雉而视其为“福塘”的芡实塘,果然给我们带来了惊喜。透过望远镜头,远处一只水雉迈开枯枝般分叉的长腿轻盈地在叶子上潇洒地行走,身披靓丽的繁殖羽:白色与棕褐色相间,颈部后端有一截金黄色的羽毛,一条分叉的长尾羽迎风飘扬。气质优雅,体态柔美,难怪人们称之为“凌波仙子”。它时而啄食叶上的水生植物或昆虫,时而啄食芡实花朵的花心,慢慢走远,渐渐消失在芡实塘的深处。
在典三村,村民阿梁夫妇种植了数十亩芡实,还租了几口鱼塘养殖蜚声海内外的当地特产文[山][乃]鲤、文[山][乃]鲩,到了入秋鱼儿肥美时,他会兼营餐饮,还晾晒鱼干提供给顾客。阿梁待人热情,邀请我们到其工棚喝茶歇息,他告诉我们,不远的一湾虾塘有“芡实鸡”活动。他说的“芡实鸡”即是水雉,因其多在芡实塘出现外形像鸡而称之,当地还有人因水雉的叫声称它“噢唔鸟”的。
水雉认生怕声,若受到惊吓就会迅速逃离。我们不敢声张像“鬼子进庄”般悄悄地摸过去,还真有一只水雉浮在水藻上悠然觅食,它体形较大应该是一只雌鸟,长长的尾羽垂到水面,与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美妙的椭圆形。过了一会儿,从旁边的芡实塘飞来另一只体形较小的水雉,降落瞬间,它不断扇动被晨光穿透的雪白翅膀,细长的双腿像跳芭蕾舞似的变换轻盈的动作,收翅减速瞬间便稳稳地落到水藻上。它来回走动,啄食的频率明显快速,很快又飞回芡实塘中,如此往返数次。我猜测,这是一只抱窝孵卵期间出来觅食的雄鸟。
那几日,我们接连观察到水雉的踪迹:亲鸟带着数只长着浅黄色短羽毛的幼鸟在芡实塘觅食;几只成鸟降临水草丰美的池塘惬意地洗澡;旷野中不时传来它们独特的“喵喵喵”的鸣叫声。
沙浦友人阿友,两年前和搭档一起到广西贵港投资种植芡实,他说那里也有水雉,还用手机拍到水雉卵呢。于是,我们继续西行寻觅其踪。
位于郁江畔的贵港市太兴村,一些田地因常年浸水而无法耕种,阿友他们利用这些撂荒低洼田种植了700多亩芡实。作为当地芡实产业扶贫基地,广阔规整、长势喜人的芡实塘,不仅可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实惠,也为引来水雉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跟随阿友踏着雨后泥泞的田埂,四处寻找水雉的踪迹,很快就在芡实塘发现了它们,还从飞翔的鹭鸟中辨认出水雉的身影。
“照的是什么呀?”有村民看我们在田间拍摄好奇地投来疑惑的眼神,当看到水雉美丽的画面,他说过去从未见过这种鸟。在一旁劳作的阿意说:“现在这种鸟多起来了,有时距离人很近它也不飞。”“水雉应该怕生啊。”我不解。不远处一只水雉趴在芡实叶上,看到我们却没有马上离开,我们驻足观察不停的拍摄它也无动于衷。过了一阵子,它慢慢站起身,这才飞到附近觅食去了。不一会儿,水雉返回,又俯下身体继续趴着。奇怪了,难道它在孵卵?透过相机放大的画面,我惊喜地发现,一枚梨形咖啡色的水雉卵就在它的身体下面。
据资料介绍,水雉一般每窝产卵4枚,由雄鸟负责孵卵,孵化期为24天左右。雏鸟出生后,很快就会跟着雄鸟觅食,数周后便能飞行。眼前这只雄鸟孵化的只是雌鸟产下多窝卵其中的一枚,雌性水雉“一妻多夫”,与不同的雄鸟交配产下卵后,即由不同的雄鸟分别孵化育雏,可以想象还应有其他雄鸟在孵卵。果然,我们又在另一片芡实塘发现了孵卵的水雉。观鸟期间,我有幸拍摄到水雉雄鸟求偶时的“炫耀跳舞”,拍摄到水雉叼着空卵壳起飞、飞行、降落的过程,还拍摄到十数只水雉幼鸟在不同的芡实塘中觅食。
在太兴村,偶遇当地年轻的龚副镇长和驻村扶贫干部小林,我们聊到了芡实种植和水雉保护的事情,期待来年季节轮回时,人们能够看到更多水雉的倩影!(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