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美术史——“987口述史工程”展览举办
2020-10-16 23:5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广州美院“987口述史工程”以学院90、80、70三个年龄段的老教授、老专家作为访录对象,通过文字、照片、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全方位开展口述实录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叶子惠
通讯员 江粤军

日前,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承办的“有温度的美术史——广州美术学院‘987口述史工程’选展三”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现场分享会于10月16日上午举办,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教授、广美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洪荣满副教授等出席。

据了解,广州美院“987口述史工程”以学院90、80、70三个年龄段的老教授、老专家作为访录对象,通过文字、照片、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全方位开展口述实录,珍视“还在身边的历史”。

项目自2018年4月正式启动至今,已访问广美老一辈美术工作者共52位,录制音频总时长达9000分钟左右,拍摄图片多至3000余张,编撰文字稿逾150万字,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肯定了项目的价值,“老一辈艺术家崇德尚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展览拉近了观展者与老一辈艺术家的距离,通过艺术家生动鲜活的艺术人生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良传统,奋力开创新局势而蓄力。

本次展览展出了张彤云、袁浩、李汉仪、梁世雄、邝声、郑爽六位艺术家的生平经历、艺术作品、创作心得等,还有幸邀请到了邝声老先生致辞。

精神矍铄的邝老先生讲述了他当年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任教的经历,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学院深沉的感恩与真诚的祝福。

此外,他语重心长地对艺术工作者、学生说:“做艺术,一定要多动脑筋,要一边画一边思考。”他认为,只有思考才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邝老先生还强调了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找素材。他回忆到曾在码头登船时将水的形状、色彩牢记于心,应用在艺术创作中。如今,87岁的邝老先生仍坚持作画,他说:“我已经入迷了,一天不画画好像浑身都不舒服。”

现场有许多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很受触动,其中参与口述史工作的赖育锴同学说:“老艺术家们在条件有限的年代下能够潜心创作,为艺术做出这么大的贡献,真是令人敬佩!”

目前,“987口述史工程”项目仍在稳定地开展,未来将逐步从广州美术学院推广至全省各级美术机构,最终采录的对象将达到300余位。同时,工程也将纳入广美艺术史教学课程,通过“后浪”的力量,使口述史采录工作在常态化运作中进一步发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