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港口”,东莞首个散货港口岸电项目通电
2020-10-12 19:49 羊城晚报•羊城派
​东莞供电局加快电能推广,为港口发展保驾护航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晓玲 钟文斌

为推动东莞市海昌实业有限公司港口岸电项目落地,东莞供电局组建党员服务队跟进服务

9月25日,位于东莞港的东莞市海昌实业有限公司(下简称“海昌实业”)港口岸电工程顺利通电。这个项目是东莞首个5万吨及以上散货港口岸电项目,预计每年将增加用电量10万千瓦时,年均减排二氧化碳99.7吨。据悉,为推动该项目落地,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主动靠前服务,组建党员服务队跟进企业用电需求,确保项目1个月内完成建设。

年均可减排二氧化碳99.7吨

今年以来,东莞供电局积极落实《东莞市蓝天保卫战2020年度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持续做好电力供应服务,加大力度开拓电能替代市场。

港口岸电是指以港口电网供电代替传统的自备燃油发电机供电,以此减少废气和颗粒物排放,避免产生环境污染。港口岸电是“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港口岸电技术的推广,东莞供电局加大与东莞地区的港口合作力度。

东莞市海昌实业有限公司煤炭码头是广东省煤炭战略储备基地,是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广东省重点工程。该企业拥有2个7万吨级煤炭专用卸船泊位、1个10万吨级卸船泊位和14个千吨级装船泊位。

在海昌实业港口实施岸电项目,不仅可以降低船舶靠港成本和维护费用,提升港口在其所在港区中的竞争能力,也可以大幅减少港口所受的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是响应交通运输部建设低碳、绿色、智慧港口的有效措施。

东莞供电局和海昌实业深入合作,推动港口岸电项目落实落地。9月25日,海昌实业港口岸电工程顺利通电。

据了解,该项目为东莞首个5万吨及以上散货港口岸电项目,今年新增用电报装容量2000千伏安,用于安装岸电变压器,建设2个泊位船舶岸电设备。项目投运后,可以通过岸基电源向靠港船舶输送电力,港口靠泊的货船将可用上安全、可靠、绿色的网电,从而关闭船舶辅机,有效解决船舶靠泊期间采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引发的噪声和大量硫氧化物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使用岸电,将降低船舶靠港用电的成本,节省柴油发电机的维护费用。用清洁的电能替代传统的重油,既经济又环保。”海昌实业岸电项目负责人袁嘉豪表示,据测算,项目按平均每年用电量10万千瓦时测算,将节省标准煤3.6吨,减少煤粉层、二氧化碳排放量99.7吨。

报装到送电用时28个工作日

“我们这里共三个泊位,其中两个已经完成港口岸电改造,提供四种模式的接口满足内外贸船舶的需求。目前只要进港船舶改造好就可以使用岸电了。”据海昌实业技术部经理助理成合林介绍,原本港口岸电项目从规划到通电一般需要半年时间,但海昌此次改造项目在东莞供电局的大力支持下耗时缩短了近一半。

东莞西北区供电局麻涌供电服务中心营业班班长袁永强介绍,针对海昌实业的用电需求,麻涌供电服务中心安排党员志愿服务队主动上门服务,为其量身定做供电方案。还安排党员客户经理专人跟踪,积极为客户办理增容和接电业务,帮助客户解决变压器选型问题。从项目报装到送电,仅仅用了28个工作日,效率提升了40%。

因码头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海昌实业配电房的建设面临水浸等洪涝灾害问题。“我们迅速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勘察,根据历史水文数据向客户提出‘将配电房离地高度提升至高出历史水位50cm’等建议,帮助客户解决电房建设难题,并耐心引导客户做好防洪防涝等措施,同时安排专人负责业扩流程绿色通道服务,助推项目工程顺利投运。”东莞供电局供电服务中心综合能源应用分部高级经理何若峰表示。 

海昌实业岸电项目负责人袁嘉豪表示,非常感谢供电部门提供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对我们企业来说,此举既实现了经济价值,也实现了社会价值。”

打造“绿色港口”东莞经验

据悉,按照相关政策规定,2025年底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港口岸电运营商用电、污水处理企业用电、海水淡化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东莞供电局为持续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东莞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做好港口岸电项目推广,加大力度开拓电能替代市场。

港口岸电改造是电能替代推广的重点工作,“以电代油”是交通领域电能替代的一个重要方面。“东莞供电局一直针对港口岸电技术的推广,加大与东莞地区的港口合作力度。按照国家环保要求估算,未来东莞船舶岸电改造数量年增长速度约为10%。我们将把岸电项目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为东莞港口营造更加节能环保的用电环境。”东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综合能源分部高级经理刘红说。

接下来,东莞供电局将逐步向港口企业推介电能替代项目,进一步优化干线港口高压岸电和小容量内河港口低压岸电供电方案,构筑布局合理、需求明确、功能完善的港口岸电设施体系,为广东省优化环境空气质量,打造“绿色港口”提供东莞特色经验。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田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