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
以郎平为主角的电影《夺冠》上映,
再次唤起国人对女排的记忆,
和女排姑娘们承载的女排精神。
从80年代的“五连冠”,到雅典奥运夺冠的黄金一代,再到2019年为祖国70年华诞献上的十一连胜,人们跟随影片回顾了中国女排40年的辉煌历史。
而郎平能够成为影片中的主角,不仅因为她是叱咤排坛40年的风云人物,更重要的是她和女排姑娘们代表着中国人独有的一种精神财富——女排精神:敢拼、敢闯、不怕输、勇敢赢、为每一个球拼尽全力……
电影片尾曲《生命之河》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因为我来过,泪与笑都是获得;风雨过后的洒脱,如出一辙的你我。”
活到60岁,郎平流了太多眼泪。
1984年,郎平和女排姑娘们首次拿下奥运会冠军的时候,她哭了;1987年,初到美国,被生活逼到死角,她哭了;1996年,以教练身份率中国女排冲进奥运会决赛,她哭了;2019年,执教中国女排6年的她,率队拿下大满贯,她又哭了。
与眼泪一样见证郎平成长的还有汗水。每一次训练背后,每一个冠军背后,甚至那仅有的几次失败背后,都是数不清的汗水。
1980年代,女排姑娘们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美国已经开始用计算机研究我们的战术和运动员,而整个中国总共也没几台计算机——体育竞技场外,姑娘们面临的是技术鸿沟;而女排姑娘们先天的身体条件,也比不上欧美女排。
那时候的女排姑娘什么都没有,要赢只能“拿命去拼”。“流血不流泪、要球不要命”这句话对当时的女排来说不只是口号,而是日复一日践行的准则。
一个冠军为什么如此重要?答案当然不只在赛场上。
刚刚打开大门的中国,经济建设方兴未艾,太需要在全世界面前证明自己;而改革开放的中国,也需要这样的胜利来激发全民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中国女排不辱使命,拿下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并开启了五年冠的传奇。
虽然在当时,中国在跳水、体操和乒乓球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不俗的成绩,但排球因为其团体协作和对抗的激烈,给与了中国人最深的触动,中国人的自信和自强,正是在一次次酣畅淋漓的扣杀中得以体现。
而“女排精神”这四个字,也当之无愧成为了当年的流行词,《人民日报》甚至还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
从此,“女排精神”不再只与这支球队的得失沉浮连接,而是被升华到民族面貌的高度,成为中国人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我们不能忘却女排姑娘们的付出和牺牲。比如郎平,头部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完好的;在美国旅居阶段,郎平甚至有残疾人证件。
那时,她的陪练是男运动员,每天只是暴力重扣这一项,郎平就要训练7个多小时,每每走下训练场,她的腿全是肿的,走路都十分困难。
同时,排球训练中,一项关键技术是接对手扣球。球场上,为接对方扣球,女排姑娘往往翻滚在地。训练中,这种跪地翻身的次数数不胜数,郎平身上的每一寸关节,几乎都受过猛烈撞击。
那时,郎平的单场起跳扣球纪录,是110次。30多年后,世界第一主攻手朱婷,最多也只能达到65次。这背后的血汗泪水,只有郎平自己知道。
人称“铁榔头”的郎平,年轻时膝盖频频受伤,25岁的她,膝盖曾一度像六七十岁的老年人那样,须走路缓慢,且不能剧烈运动。
这些年,陪伴郎平时间最久的,是药箱。一次她向记者展示玲琅满目的各种药瓶,分别介绍功能。她笑着说这些年身体不太好,但观众的眼里早已挂满泪水。
正因为经历过伤痛,成为教练之后,郎平格外重视队员的伤病情况。她有着最严厉的训练规则,但也有着最温柔的带队方式。
她成为主教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女排姑娘们“减压”。她不仅给女排姑娘们配备了完备的体能师、康复师团队,也放弃了过去那种透支身体和精神的训练方法。
备战里约奥运会之前,女排队员丁霞的腿总是抽筋,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郎平第一时间找到队内的体能训练师,要求他对丁霞的腿,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找到营养师,改善丁霞的饮食。
朱婷是河南人,喜欢吃面食。每次吃饭,郎平都会叮嘱她,多吃绿叶蔬菜。
女排队员曾春蕾曾说过这样的话:“郎导真的像妈妈一样爱着我们,谁有头疼脑热,最急的就是她。”
在郎平看来,队员的健康与比赛的胜利同样重要。这是她心中的爱,也是成就今天郎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打得很纠结,前面输了很多球。很多人甚至认为:中国女排拼不出来了。但忽然间赢了一场球,让大家开始高喊“女排精神”。对此,郎平觉得很不舒服,由此有了这样的一番话: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对于一个球队来说,不管是在高峰还是低谷,都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历经风雨后,郎平得出了这样的经验之谈。
2019年9月,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完美成绩卫冕世界杯冠军,郎平接受采访时含泪说了一句话:“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球员时代,她训练起来不要命,经常全身湿透。教练时代,她与姑娘们一起坚持,球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她的汗水。赢球,她哭;夺冠,她哭;身为教练看到队员的不易,她也哭。
相信这些汗水与泪水,也会让郎平回忆往昔时,嘴角露出会心的微笑。
从1980到2020,40年的时光倏然而逝,郎平把一生都献给了排球。也因为排球,她得到了大家的爱。
超硬核的品质,让她成为女排黄金一代的核心成员。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和队友们一起打出女排五连冠的卓越成绩。
同时,科学的训练、管理办法,让她两次力挽狂澜,将中国女排从低谷中拉出,不断缔造新的辉煌。
郎平说:“我一直记得袁导(袁伟民)曾经说的,当中国女排主教练,要无私无畏。即使是被挤压到绝境,也希望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再搏一下,这就是女排精神,不是一定赢得冠军,但是永远要有一颗冠军的心。身处低谷的时候自立自强,站上高峰的时候不忘初心,中国女排是这样走过来的,也会这么一直走下去。”
我们终将老去,但是中国女排永远年轻。
无论时间怎么变化,女排精神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拼搏、团结协作、永不服输的精神内核,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在格外艰难的2020年,我们在很多人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精神。灾难面前,千千万万个不惧难、不服输的中国人逆行而上,保卫家国;在和平社会,隐秘在各个行业的平凡人,艰苦拼搏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他们和中国女排,和郎平一样,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人!
编辑:方正
校核:贾蓉慧
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