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论坛在广州举行
2020-09-27 02: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嘉宾们分别作出近40场主题发言、专题发言,各抒己见,让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叶子惠 通讯员 陈业林

国庆、中秋佳节将至,亲情思念、家国情怀洋溢在中华民族的大地,奔涌至华夏子女的心田。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家国情怀培养和文化认同建设,2020年岭南学术论坛“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于9月26日-27日在广州举行。

该论坛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由广东开放大学湾区文化研究院、广东伦理学学会承办,香港国史教育中心、广东省文史馆文学院、广东省学习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等协办。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奋力追求;文化认同是文化精神内涵对于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是一个人对自身所处群体文化的强烈认同。”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李敏表示,两者不仅关乎每个生命个体,更关乎整个国家民族,应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从哲学思辨层面为参会人员作了“存在与情怀”的报告。他以宏大的视野、人道主义的关怀聚焦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时要引导学生以更远大的格局对社会负责。

在相关主旨的奠定下,嘉宾们分别作出近40场主题发言、专题发言,各抒己见,让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

在家国情怀与校园文化领域,作为承办方的广东开放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浇注”家国情怀的元素于校园景观中,活用、善用校园景观,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为其他学校指出一条家国情怀教育的校园文化进路。

此外,厦门大学原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嘉应学院副校长袁铎教授等追溯学校的创办和发展,通过对学校选址的历史和文化进行解读,诠释办学者的赤子之心和远见卓识,激励学子秉持拳拳爱国之情,砥砺前行。

此外,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领域,香港大学原校长李焯芬院士、长江学者卢晓中教授、澳门博物馆原馆长陈迎宪研究员等进行了精辟论述。针对湾区“2+9”的城市体系,论坛对湾区城市定位进行解读,提出了要更好地发挥岭南文化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认同作用,同时要挖掘并利用丰厚的历史资源,引导湾区内青少年了解自身历史,提升文化自觉和自信,培育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

据了解,岭南学术论坛作为广东文化强省的品牌活动,一直以来为高端的学术交流提供交流平台。此次“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的主题论坛在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那佳强调,家国情怀是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论坛中的累累硕果也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爱国主义相融、家国情怀与个体身心和谐相融等为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