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岭山镇旧飞鹅村:昔日窝棚煞风景,今朝水库新风景
2020-09-24 20:3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同沙水库沿岸美景吸引大量游客,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聪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被青山绿水环绕的大岭山镇旧飞鹅村
如今沿岸美景成为旧飞鹅村的一大亮点
改造后的旧飞鹅村生机盎然
在旧飞鹅村,像这样的环卫工共有12人
安全舒适的亲水平台

水面波光粼粼,远处青山逶迤,张玉兰站在同沙水库亲水平台上放眼望去,满目湖光山色,宛如一幅天然画卷。回想起两年前的此地,她不禁感慨:“估计外人都猜不到,这里以前沿岸全是养鸡养鸭的简易窝棚,夏天就算家里关着门窗,也能闻到阵阵臭味。环境整治提升后,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我们旧飞鹅村的村民。”

近日,东莞市大岭山镇旧飞鹅村委会副书记李伟华告诉记者,自从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洁净城市”、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系列行动以来,同沙水库沿岸“脏乱差”的景象已成为历史,如今沿岸美景不仅成为旧飞鹅村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湖之变:水库四周旧貌换新颜

旧飞鹅村位于大岭山镇西北部,离镇中心区约8公里,南与连平村相接,北与东城街道接壤,处于黄沙河西岸的同沙水库上游。村口竖着一个牌坊,上面写着“文明客家村 幸福旧飞鹅”,全村的560多位本地村民都是客家人。

一条飞鹅湖路把同沙水库和旧飞鹅村村居相隔开来,临湖的一排民居距离同沙水库仅数十米。水库沿岸搭建着一个亲水平台,站在平台上远眺,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不时能发现有鹭鸟在湖中盘旋觅食。而水库四周,更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1.5公里的绿道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散步、骑行。

今年60岁的李运平是旧飞鹅村人,他在临湖的民居租了个门面,一家人经营着一家“矮爷烧鹅叉烧店”。上周日12时许,正值午饭时间,进店用餐的食客络绎不绝。李运平一边忙着写单,一边说:“今天是周日,来我们村游玩的人特别多,所以店里的生意很好。”

“正是因为沿湖周边的环境变好了,李运平去年才开了这家店。”据李伟华介绍,此前25户村民在同沙水库沿线搭建了很多简易窝棚,用于养鸡鸭鹅等家禽,既影响沿湖景观,家禽粪便直排又对村居环境和水库水质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亲水平台的所在地,以前就是一排窝棚,远远看去像是把水库给包围了。”

张玉兰坦言,自己家以前也在湖边搭了窝棚,养着二十几只鸡鸭。“养了四、五年,虽然跟村居隔着几十米,但是气味还是很重,而且到处是成群的苍蝇和蚊子。尤其是天热的时候,就算在家里关着门窗,也能闻到阵阵臭味。”笔者从旧飞鹅村的影像资料上看到,2018年前,同沙水库沿线搭建着一排蓝色的简易窝棚,湖边水域被饮料瓶、包装盒、塑料袋等各种生活垃圾所覆盖。

在李伟华看来,同沙水库沿湖的环境整治是旧飞鹅村近年来的头等大事。“我们起码有七成以上的精力都放在这个上面,如今,亲水平台沿线已是旧飞鹅村的一大亮点,每逢节假日和周末都会有吸引很多游人。尤其是晚上,沿湖车位全部停满了。总体来说,沿湖环境整治好之后,人流量比以往多了三分之一。”

村之变:依托同沙水库悄然“腾飞”

同沙生态公园是东莞市区的天然氧吧、城市绿肺,园内的同沙水库则是东莞饮用水源保护区之一。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已旧貌换新颜的旧飞鹅村正在依托同沙水库悄然“腾飞”。

“2018年,我们统一拆除了沿湖的窝棚后,村里投入400多万元建了那个亲水平台。”李伟华粗略算了笔账,为了提升旧飞鹅村的环境,市镇两级一共投入了3000多万元。

回忆起此前的拆除场景,李伟华坦言,由于窝棚全部都是违法搭建,没有赔偿,所以刚开始时,村干部们的压力都很大。“毕竟大家都是同村人,乡里乡亲的,思想工作不好做。经过劝说,有些人很配合,但也有些村民上村委会去闹,不让拆,要赔偿。我们当时的决心很大,一门心思就是想着要是把村里的环境搞好。后来大家亲眼看到了整治成果,有了新旧的对比,思想观念也就慢慢改变了,都很支持村委会提升环境。” 

随着村容村貌的改变,旧飞鹅村逐渐尝到了甜头。李伟华指着临湖的民居说:“这里可谓是一线湖景,但在整改前,一层楼的月租只有500元,而且也没多少外地人来租,现在已经涨到了1300元-1500元。村民们的物业出租率可以去到70%-80%,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不仅如此,村的集体物业也在逐渐升值。李伟华称,两年前的厂房月租是7-8元/平方米,现在已经涨到了10-11元/平方米。“只有先把环境搞好,才能吸引外商来投资。

提高全村的洁净程度,最终受益的还是村民。而旧飞鹅村在开展“洁净城市”专项行动中,大岭山镇的环卫保洁“零负担”制起到了很大作用。据大岭山城管分局环卫股股长巫国权介绍,从2016年8月份开始,全镇23个村和一个中心区的环卫保洁费用全部由镇财政承担。其中,在清扫保洁方面,按照村的道路面积、道路标准拨款和核定清洁工人数,再由各村自行招聘。“以旧飞鹅村为例,每年的环卫保洁费用要48万元。在全镇的洁净城市排名中,旧飞鹅村长期位居前五位。”

人之变:庆幸没有反对拆窝棚

每天清晨5点半,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张玉兰就已经拿起了扫帚,戴上了工作帽,早早地来到飞鹅路,开始了一天忙碌而又紧张的保洁工作。在旧飞鹅村,像张玉兰这样的环卫工共有12人,他们都是本村人,年龄在50岁左右。张玉兰说:“我们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月薪2310元。平时的工作量不算太大,就是节假日和周末游人多了后,垃圾会比较多一点。”

旧飞鹅村的改变,张玉兰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以前看到邻居们都在水库边搭窝棚,所以也就没想太多,跟风养了几十只鸡鸭。对于拆除窝棚,我们大多数村民还是很支持的,不仅空气好了,大家的居住环境也好了。现在我白天搞清洁,晚上就去亲水平台那里唱歌、跳广场舞,生活很充实。”

蔡添娣是旧飞鹅村的一名公厕保洁员,她家此前也在同沙水库边上搭过窝棚,养了十几只鸡鸭。她直言,那时的心态就是“你搭,我也搭;你养,我也养”,没去考虑过环境污染问题,如今看着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很庆幸当初没有反对拆窝棚。  

记者手记:洁净的社区让村民更有幸福感

飞鹅湖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树木成行,水库沿线美景尽收眼底……盛夏时节行走在旧飞鹅村,现代气息的美丽乡村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喜人的新气象,正是东莞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洁净城市”、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系列行动带来的成果。

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是乡村的“脸面”,更与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经过一段时期的整治,人们惊喜地发现,旧飞鹅村昔日水库沿线“脏乱差”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安全舒适的亲水平台、生机盎然的绿道。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旧飞鹅村用实打实的环境提升,让村民们改变了观念,从开始的不配合,到如今的人人点赞。

城市洁净程度事关全民素质与修养,关乎城市发展与进步。一个洁净的村(社区)才会有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才会有企业投资、人气聚集,才能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增强村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上,只有深刻认识“洁净城市”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发动全民努力共同参与,才能让东莞的每一个社区新起来、净起来、美起来。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田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