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
9月23日,深圳市疾病风险综合预报项目正式上线。未来,深圳市民关注“深圳卫健委”“深圳疾控”微信公众号及官方微博,就能一手掌握流感等7类疾病的风险等级。
对7类疾病按等级给健康提醒
据了解,2015年3月起,基于特定疾病监测网络采集数据,深圳开始向市民群众发布单病种风险指数。截至目前,已发布了流感指数、登革热风险指数、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感染性腹泻易感指数、手足口病风险指数等,初步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疾病预测预警体系。在此基础上,深圳推出疾病风险综合预报2.0版。
据介绍,此次上线的疾病风险综合预报涵盖深圳7类疾病,包括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人感染禽流感、毒蘑菇中毒,每周预报下一周的疾病风险。当疾病风险等级按“高”“中”“低”,分别对应“红”“黄”“绿”三种颜色。在给疾病“亮灯”的同时,疾控部门将通过海报、短视频等方式,线上线下一起针对7类疾病的相应级别给出健康提醒。
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以流感为例,当“亮红灯”时,建议市民不要前往人群密集等场所。而当手足口病“亮黄灯”时,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就要严格落实晨检、日常消毒和疫情报告、病例隔离等防控措施,此外,适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
此外,对于疾病防控的重点人群、重点区域,深圳疾控部门也将“重点提示”。其中,流感感染高风险人群为儿童、孕妇、年长者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手足口病高风险人群为5岁及以下的儿童。而在重点场所上,以登革热为例,建筑工地、城中村、花卉市场、老旧密集居民区、学校等都是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场所。
口岸、机场也将纳入疾病监测
据介绍,在对疾病风险“亮灯”同时,深圳也将疾病监测哨点网络织得更大。10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将正式实施,根据《应急条例》规定,在国家现行规定基础上,深圳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监测网络,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单位和口岸、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港口、零售药店、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等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将作为监测哨点单位,发生相关情况时要2小时内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此外,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条例》明确要“全面、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需要通报相关病例、病情、人员活动轨迹等信息的,应当对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不得泄露能够识别、推断个人身份的信息,不得将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用于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无关的用途。
与此同时,在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每一个深圳人都有权利做“吹哨人”。《应急条例》规定,深圳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公共卫生热线、互联网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途径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举报有关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