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盲道成摆设,南沙检察院率先开展盲道公益诉讼行动
2020-09-17 14:44 新快报
无障碍设施的不合理,让残障人士成为城市里的“隐形人”

不让盲道成摆设 南沙检察院率先开展盲道公益诉讼行动-广州政法网

近日,盲道问题再次引起关注。实际上,早在4月16日,者在实地走访之后,发现广州同样存在盲道等诸多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如今5个月过去,记者再次就盲道问题进行实地走访,发现问题依旧。

为何盲道问题难以妥善解决?如何形成盲道维护的长效机制?就相关问题,记者独家采访了广州市南沙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李东蓊。李东蓊表示,为了不让盲道成为摆设,南沙检察院率先开展了“盲道公益诉讼”新领域探索,这是广州市检察机关自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全市首个新领域探索的案件,“近期检察机关将与行政机关通过联签协议的方式,对重点区域的盲道加以持续性维保,使盲道能够长效性使用。”

南沙区市南大道一处盲道前方是水沟,未设置栏杆且盲道未设置停步砖

走访
石墩挡路、共享单车占道
 “普通人通过都要留心”

“盲道上,除了盲人什么都见到过。”在走访时,有部分行人调侃称,有些路即使是普通人走的时候还得留心绕一绕,更何况视障人员。

9月9日下午,记者沿着人流量较大的龙洞街道附近的盲道走访,走了两百米,发现不少盲道表面已经有被磨平、斑驳或被外物覆盖的情况,如建筑水泥材料之类的沾在上面,容易影响视障者触觉判断。

紧接着,记者在迎龙路迎新路口往前走八百米可以看到,有路段因为铺设下水道井盖,盲道被迫绕路,十几米看起来弯弯曲曲,让视障者难走的盲道再增加不确定因素。

除此之外,记者沿途还发现铺设的电箱和电线杆直接隔绝盲道,可地面上没有重新设计盲道路线。有市民表示,凹凸不平又坑坑洼洼的地面,“普通人走起来都需要留心,更何况视障者,视障者很难走路的。”

龙洞路口公交站附近,盲道被分散的石墩隔断

住在附近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以前也有关注盲道,国内视障者出行很少,“这与盲道等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是离不开的,国内确实需要加大对这类群体的基本设施建设的关注度。”

除了上述破损等问题外,记者在走访迎龙路时,还发现不少占道这类情况。在迎龙路迎新路口前后五六百米处,由于街道比较狭窄,且路边店铺商铺居多,人行道显得拥挤,而盲道的“拦路虎”出现了——一辆辆不规范停放的电动车和自行车,直接横放在盲道上,占据人行道三分之二的地方。

而在9月11日上午,记者再次走访龙洞另一边街道的盲道,在“龙洞路口”这个公交站,有不少一人合抱大的圆型石墩子直接架设在盲道中,让盲道被迫中断,而石墩子旁边并没有按照铺设标准设有导向的圆点砖块,除石墩子外还有电线杆隔断。

“我之前也注意到这边盲道被石墩子阻断的情况,当时还问了周围的人,可大家都不以为意,自己也渐渐忽略了。”就读于广东工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同学说。

龙洞街道人行道上电线杆直接隔断盲道

拆招
南沙检察率先开展“盲道公益诉讼”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从南沙区人民检察院获悉,根据群众反映线索,南沙区也存在共享单车、机动车违法停放现象,部分路段的盲道损坏较为严重,存在路砖破损缺失、长时间无人养护维修等问题,给盲人等特殊人群的出行造成不便和安全隐患。

根据南沙区残联数据,截至2020年5月,南沙区共有登记在册视力残疾人705人,镇街视力残疾人的人员分布较为平均。根据检察人员平时多次外出调查,即便是在人员集中地区,也较少发现有盲人出行。

就盲道存在的问题,南沙检察院率先开展“盲道公益诉讼”新领域探索,针对辖区内市政盲道现状开展公益诉讼专项调查行动,这是广州市检察机关自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全市首个新领域探索的案件。

在今年4月26日,由广州市南沙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公益诉讼检察部)牵头,组成针对辖区内市政盲道现状开展公益诉讼的专项调查行动组,分别前往辖区内九个镇街开展“拉网式”调查,重点排查商业区、学校周边等人流密集地段以及住宅区、城中村、工业区等区域,全面排查盲道是否存在被占用、毁坏的情况。

经调查发现,部分路段存在路砖破损缺失、长期失修等问题;盲道设计不规范、出现中途盲区、“断头路”、交错路、障碍路等情形;机动车乱停乱放、商贩商摊、挖掘改造及设施随意占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占用盲道。

12单位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就发现的盲道问题,南沙检察院向南沙区12家行政职能部门送达了“盲道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李东蓊表示,各家行政单位在期限内均给予了回复,并按要求作出了整改,“对于问题较大的,也列举了整改进度和完成期限。”

检察建议书发出之后,整改情况如何?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为此南沙区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活动,通过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对辖区内盲道养护整改效果进行评估,并形成了《广州市南沙区盲道养护整改效果评估项目总报告》,涵括南沙全部9个街镇和3个区级行政单位。

综合多方考核,本次12个单位对于南沙区检察院检察建议落实成效平均得分为76.39分,评级为良好,所有单位均有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初步形成同监共管良好氛围。

记者了解到,《报告》还提到,根据社会评议情况,在问及近两个月辖区盲道状况是否有变化时,44名辖区视力残疾人或其家属代表中,有38名认为有好转,好转率达86.36%,其中有22名评价好了很多,另外16名评价略有好转,其余6名认为和以前一样。

不过,在无障碍设施的公益宣传覆盖面仍可进一步扩大,监督渠道的信息宣传有待加强。有较多的受访居民提及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居民爱护盲道、无障碍设施要人性化设计,比如盲道不要有太多转弯等。

李东蓊告诉记者,此次以盲道为抓手,开展公益诉讼专项调查行动,在近期还将通过联签协议的方式,对盲道进行持续式维护。

《报告》建议,要加强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监管。在日常监管方面,要重点针对井盖和电力设施等阻断盲道问题、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用盲道问题,建立健全盲道隐患排查和治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可以通过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将商铺占用盲道经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用盲道停放等不规范、不文明行为纳入信用评价。

此外,依托现有平台,畅通盲道隐患监督投诉渠道,鼓励居民群众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盲道隐患问题,同时加强监督渠道的信息宣传,逐步推动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同监督共管理、人人爱护维护盲道的浓厚氛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新快报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