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睿 张阳 陶俊
图/医院提供
近日,一名年逾七旬的患者顺利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康复出院。据记者了解,这位患者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少数超过70岁以上成功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专家表示,该例手术的顺利开展,为高龄终末期的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辗转1600公里,“唯有心脏移植能救他的命”
来自陕西汉中的76岁患者石伯5年前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多年来,石伯一直受到慢性心衰的困扰而辗转于多家国内知名医院求医。然而目前心内科对于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治疗并无太多有效手段,积极的治疗也无法阻挡阿伯的病情逐年恶化。
两年前,石伯出现了恶性心率失常在当地医院安装了心脏起搏器,4个月前石伯再度因心衰加重前往当地医院就诊,但治疗后病情始终没有得到好转。
石伯的病历显示,当时他的心脏彩超提示射血分数已经降低至10%(正常>55%),极低的射血分数预示着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就石伯当时的情况,接诊医院一致认为唯有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石伯的生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石伯了解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郑俊猛教授团队,其心脏移植年手术量排名全国前十。目前,郑俊猛教授个人心脏移植手术量已突破150余台。深入了解了郑俊猛教授团队技术水平后,石伯决定动身前往广州,“当时觉得自己一定要最后再搏一次!”石伯回忆道。
然而,从汉中到广州约1600公里,如何转院成为摆在移植团队面前的第一个难题。由于石伯身体情况相当糟糕,航空转运过程中的低气压、低氧、低温使得转运风险巨大。救护车陆路转运需要将近20个小时,石伯身体情况也难以承受长途转运过程的颠簸。
最终在郑俊猛教授的建议下,石伯由当地医生全程陪护从汉中乘坐高铁来到广州。经历10多个小时的高铁转运,2020年6月18日晚上九时许,石伯终于平安抵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胸外科,在与死神赛跑中,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
陪同患者“过三关”
逸仙团队完成国际少有的高龄心脏移植
入院后,郑俊猛教授悉心地为石伯调理身体状态,并开展营养支持等治疗,也为石伯手术后组织修复储备营养资源。
在COTRS系统(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的成功匹配下,石伯获得一个相匹配的心脏源。7月4日,郑俊猛教授团队为石伯进行了6小时紧张的心脏移植手术,手术过程顺利,石伯随即转回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康复治疗。
“与死神的赛跑”成功闯过了两关,但手术团队一刻也不敢放松。郑俊猛教授深知对于石伯来讲,术后康复关才是对整个心脏移植团队真正的考验。老年、高龄、体质虚弱、术前多脏器功能不全、多种并存疾病不仅仅预示着手术风险高,更预示着术后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
术后整整39天的时间,医护团队通过指导督促石伯做早期呼吸锻炼,搀扶石伯下床活动,为石伯做心理疏导,指导石伯饮食加强营养等方式,精心地照料和护理。
从石伯无力咳嗽需要床边吸痰到轻松自主咳嗽排痰;从四肢乏力软瘫在床到无需陪护搀扶自主下床活动;从深受疾病困扰愁眉不展到喜笑颜开……石伯和医护团队携手闯过了最后一关。
2020年8月12日,石伯从心胸外科顺利出院,和一个多月前相比,他不禁感叹“恍若隔世”。而这一天不仅是石伯迎接“新生”的日子,也是郑俊猛教授团队创造历史的日子。
“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刷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脏移植的历史,更丰富了国内对于高龄患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治疗和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高龄终末期心衰患者有了更多的希望。”郑俊猛教授说道。(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