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证科丨《八佰》:浮光掠影的镜头下,画不出英雄的内心
2020-09-12 16:08 羊城晚报 原创
《八佰》里的英雄战士只是一群贴着标签的工具人

文/南方电影视点评论员 周文萍

鉴定对象:《八佰》

上映日期:8月21日

《八佰》表现的是一场有观众的战役,在被围观的过程中它将民众从看客状态中唤起,加强了中国人的凝聚力。对“唤醒”的强调决定了《八佰》着力描绘的是普通人群像。南岸北岸的普通民众从冷漠到关心,从逃避到参与,从操着南腔北调的人们觉醒为拥有共同身份的中国人,有了强烈的凝聚力。这种民族精神令今天的中国人感同身受,这也正是《八佰》令人感动的根本原因。

那唤醒看客的是什么呢?正是守军们在战斗中显示出来的坚定意志与精神。《八佰》真正开始令人震撼是面对日军钢板阵进攻,士兵们挨个捆上手榴弹报出姓名、跳下窗口、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他们的牺牲如一记响雷,炸醒了犹豫中的溃兵,震撼了苏州河对岸的民众,也感动了银幕前的观众。这一幕有史可据,当时绑着炸弹跳出六楼窗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士叫陈树生。他正是一名唤醒民众的英雄。

但是,陈树生在片中只有两分钟的戏份,在他牺牲之前,影片并未对他有所交代。他从哪里来?有什么经历?是什么性格?有什么想法和爱好?人们一律不知。除了血书上“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几个字,观众难以从片中了解他的精神世界。

还有团长谢晋元,虽然他的镜头并不少,但并未揭示出其内心世界。事实上,谢晋元此时的心理是非常值得探究的。作为指挥官,他对部队的处境和此次战役的悲剧性不可能不知道。那他如何面对这种处境?如何对部队进行部署与安排?如何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在苏州河北岸奋力坚守?这些都是观众希望了解的,但影片并没有进行表现。影片似乎只满足于让他在银幕上露个脸完成事件KPI,却并不想探究他的内心。

以战争为核心向外,《八佰》里的人物大致有三类:核心是谢晋元和守军里的忠勇之士,他们是战役的中坚力量,也是真正感动民众、唤醒民众的英雄;中间是端午、羊拐等士兵中的边缘人;外围是南岸的百姓。后两者都是被英雄感召唤醒的人。

观众最想看到的无疑是处于核心的英雄人物。遗憾的是,《八佰》描绘了中间和外层人物的精神变化,却没有描绘出英雄的精神世界。谢晋元没有,陈树生也没有,英雄们在银幕上只剩下浮光掠影的行动,单薄得像个纸片。

有评论称赞《八佰》不是以谢晋元为主线,而是聚焦普通战士。诚然,电影有很多方法可以从旁观者视角来表现,但在这场战役中,谢晋元并非什么运筹帷幄的上层人物,他和士兵一样只是一粒普通的棋子,只是因为他在日军炮火中坚守了自己的阵地,才成了唤醒民众的英雄。

如果电影能够表现作为普通人的端午、羊拐、甚至老算盘的精神世界,为什么就不能表现同样是普通人的谢晋元、陈树生,乃至送旗少女杨惠敏的精神世界呢?毕竟,在这场战役中,他们才是真正唤醒民众的英雄。

既要以英雄的事迹来唤醒民众,又回避对英雄精神世界的展现,结果导致《八佰》里的英雄战士只是一群贴着标签的工具人,为影片带来许多闪亮的瞬间,却无法留下一个鲜活的人物。

这也是《八佰》亮点很多、却难成华章的原因,浮光掠影的镜头画出的只是英雄的事迹,而不是英雄的灵魂。(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图片 | 剧照
责编 | 艾修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