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线挽救生命!记住这个心理援助热线
2020-09-09 23:1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专家:来电总数和高危来电数的增加,提示公众重视心理健康,呼吁社会合作共防自杀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宋易倩

“给我们来电时,25岁的阿峰(化名)正在烧炭。”手头拿着许多心理热线个案的魏华林对记者说,“在通话中听到阿峰说的话,负责接线的咨询师马上提高了警惕。最后,由于咨询师‘教科书式’的专业处理,终于在这个来电过程中,成功令正在实施自杀的阿峰中止自杀。”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记者从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获悉,最近一年该中心接到心理求助热线有所上升,其中高危来电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三成。

专家表示,来电总数和高危来电数的增加,提示公众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也令该中心得以成功挽救处于自杀边缘和正在实施自杀的来电者的宝贵生命。

图/视觉中国

高危来电数增加,反映公众注重心理健康

根据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截止至2020年8月,最近一年该中心心理援助热线组共接听心理热线超3.2万例,比去年同期2.2万例上升了45.5%。其中自杀相关高危来电3493例,占来电总数的10.9%,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9.4%。通过与公安110和卫生120等部门联动,成功挽救了不少处于自杀边缘的来电者的宝贵生命。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社区精神科主任周亮教授表示,来电总数和高危来电数的增加,提示公众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悲伤绝望者产生轻生念头时,有意识致电心理热线来寻求帮助。这也是积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一个时机。

据了解,自杀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问题,位列全球20大死因之一。自杀预防依然是全球性的挑战。

周亮表示,今年遭遇新冠疫情,这个突发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着全球人群的心理健康。尤其对于新冠康复患者及受到影响的家属、青少年以及受到疫情冲击导致失业或经济困难的人群,需要更多积极干预。

在线成功阻止自杀,但专业咨询师紧缺

“一个想自杀的人,想法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一些短期危机或遭遇重大危机事件,只要度过了危机,生活恢复正常,就可能不会出现自杀风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社区精神科心理热线部门主任魏华林,同时也是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负责人,“像前面提到的阿峰,他在来电初时,并没有提到自己正在实施自杀,正是由于接线的咨询师受过专业训练,提高了警惕,才一步步取得信任,了解到阿峰的状况,并成功在这个来电过程中令阿峰中止自杀。”

在接下来一个月内,咨询师分别对阿峰进行了四次回访,阿峰的状态正在好转中。

而在另一个案例中,为情所困的28岁女子小敏(化名),也是在实施自杀过程中,偶然拨通了这个心理援助热线。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电话中的干预后出现转机,小敏答应咨询师包扎好伤口,不以伤害自己的行为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也答应了咨询师,如遇到问题会再次致电热线寻求帮助。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专业咨询师人力不足,我们的心理援助热线在高峰时段,无法有足够的人力应付来电。你可以想象,一个电话背后,很可能就是一个生命。”魏华林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作为国家卫健委首批心理援助热线试点单位之一,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在平时每天的接通量平均70例左右。

“疫情期接通量翻了一倍,还出现了电话打不进的情况。最多的一天,我们接了200多个电话,这还是因为2月份招募了10多个专业志愿者,才达到的接通量。目前,该热线专职咨询师只有11人,尤其到了夜间咨询高峰期,往往很难应付。”魏华林说。

挽救生命,呼吁社会合作

社会合作是预防自杀的关键。周亮表示,自杀是一个复杂因素引起的最严重的后果。海面上的冰山之下,可能还隐藏着很多问题。一个自杀背后可能对应着20-30个自杀未遂,而每一例自杀可能会给135人带来哀痛或其他影响。因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预防自杀行为中的一员。

链接:

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 :

020-81899120(24小时公益免费咨询)或020-12320转5

QQ心理咨询:1661042151

网址:www.gzcrisis.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