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少年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飞针”传人走进这所广州小学
2020-09-08 20:3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在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看中医“飞针”与“非遗”传人面对面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这是臭草,这是薄荷,这里还种了益母草······”9月8日,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六年级学生谭致发“化身”小小导览员,向来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广州市越秀区区委、区教育局、广东省中医院的嘉宾们介绍位于该校园一角的“科梦园”。这片小小的中式花园,也是旧部前小学中草药种植劳动基地所在。

当天,广东省中医院大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教授带领中医药“非遗”团队,走进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既为教职员工们送健康传技术,也为部分同学提供了一次近距离了解中医“非遗”项目的机会。

当中医“非遗”走进校园

据介绍,为迎接第36个教师节的到来,同时也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医药的魅力,活动当天,广东省级非遗“岭南陈氏针法”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大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陈秀华教授带领中医药“非遗”团队来到了旧部前小学,为学校近百名教职员工开展《中医治未病与秋季经络养生》讲座,并现场展示“飞针”。

“岭南陈氏针法”于2016年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史俏蓉在致辞中提到, 广东省中医院作为广东省省级非遗保护单位,汇聚了一批如“岭南陈氏针法”等在内“中医明星宝贝”,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她说:“希望通过建立院校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进校园活动。”

据了解,传统中医药之所以能在旧部前小学生根发芽,与其所在地不无关系。小学周边汇聚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知名医院,学校内不少学生的家长都是医护人员。自2006年起,学校就引入了与中医药相关的内容,从广东凉茶说起,让学生们对中医药有简单的了解。随着此项内容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中医药的传承在旧部前小学不断延续。

活动当天,旧部前小学金秀玲校长向陈秀华教授团队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们担任旧部前小学中医药“非遗”文化进校园课题的专家指导团队。金秀玲表示,此次中医药“非遗”进入校园,有效拓展了学校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她说:“特色课程也因为有了‘岭南陈氏针法’这一新鲜血液变得丰盈多彩。”她还提到,学校希望通过活动,能将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中发扬光大,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让更多师生积极参与到传承非物质文遗产的实践探究中来。

一棵中草药融入多学科学习

在占地不大的校园里,学校辟出了专门的空间,按季节栽种了岭南地区常见的十余种中草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与校园的校工们,共同维护这片中草药种植劳动基地,从播种到插秧、从浇水到维护,从采摘到烘干,只要是对中医药感兴趣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六年级的谭致发就是其中的一员。

谭致发告诉记者,受爷爷的影响,借着校园内中草药种植劳动基地的平台,他逐步学习中医药相关知识。“我的爷爷是中医,他平时会教我一些中医药的知识、认识一些草药。同时我也在学校报名参加中医药的综合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谭致发告诉记者,在学校中草药种植劳动基地内的草药他大多都认识,也能大概说出它们的药性,他说:“虽然我未来不一定会做一名中医医生,但我觉得我应该要把爷爷所了解的中医知识传承下去。”

记者在校园看到,除了中医药,广绣、粤剧等极具广府文化特色的传统项目也在旧部前小学有了新的形态。旧部前小学的李昕老师表示,以会唱粤剧的机器人为例,学校希望通过多样不同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结合,“让孩子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离他们并不遥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