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能“治病”的科室没什么用?误解太深了!
2020-09-07 09:3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的这个科室只有9个人,一年却服务了3000多位患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黄黎锋
图/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提供

医院里的科室众多,每个科室都有不同的职责分工,有的负责手术,有的负责康复治疗,且以特定疾病的患者为服务对象。而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有一个科室,却每天都要服务不同疾病的患者:烧伤患者、脊髓损伤患者、骨伤患者……科室人员不“治病”,却每天穿梭于病房间、行走在故事里。这个科室叫社会康复科,只有9个人,一年却服务了3000多位患者。

不为“治病”,以社工模式开展服务

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见到李会时,她刚结束一节脊髓损伤训练营的辅导课程。“刚刚开展的服务就是我们平时工作中的一个小小缩影,让患者从‘心’站起。”在医院工作了8年的李会微笑着介绍。记者看到,医院大厅里,有坐着轮椅正在发呆的中年男人,也有脸和身子被烧伤的小孩,这些都是社会康复科辅导的对象。

康复科,我们并不陌生,各大三甲医院都有设置,主要用于治病。然而,社会康复科,却不是为了“治病”。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社会康复科主任郑强介绍,该科室是由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同侪支持者等不同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跨专业工作团队,以医务社工模式开展服务。

不同于服务社区居民的社工,他们辅导的个案往往是一些截肢、截瘫、烧伤等生理方面受到严重伤害的患者。李会直言,刚开始接触这些患者,特别是一些因烧伤等原因面容改变较大的患者时,“真的被吓到了”。

“记得刚刚上班那会儿,有一次我匆匆忙忙赶电梯没有留意,迎头就碰上一位脸部严重烧伤的患者,心里当时就咯噔了一下,现在还依稀记得当时的场景。”尽管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但与李会一样的医务社工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更加关注服务对象背后的遭遇,去接纳、理解他们,陪同他们走过最难的伤残适应阶段。

据统计,广东省各类残疾人总数为539.9万人,总量排全国第4位,其中肢体残疾的有121.6万人,占23%左右。截至2019年4月,广东省持证残疾人154.2万人。

帮助患者,从接纳自己到打开心门

在工作中,社会康复科的社工们会接触到各种患者。不少病人受到生理创伤后,心门也随即关上,害怕面对自己,害怕面对社会,不轻易信任他人。心结不打开,全面康复的理念就无从谈及,康复的最终意义也无法实现,所以需要医务社工给予专业的辅导和训练。

21岁的小邝,风华正茂,却因一场高处坠落事故导致截瘫。伤后两个月,小邝来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面对无法支配的下半身,他变得沉默寡言,自我封闭,拒绝与外界接触。

小邝进行康复锻炼

社会康复科的社工开始协助小邝进行伤残适应,第一步就是让他接受自己残障、需要长期坐轮椅的事实;之后,激励他走出心理阴影,制定一个期待实现的目标——返校复学!为此,社工帮助小邝制定康复计划:花1-2个月时间,锻炼上肢力量和坐位平衡,学习轮椅生活的自理技巧,例如转移、穿衣、轮椅驱动、过坎和二便处理。接着,小邝参加了2次社会适应性训练,与伤友一起去公园,逐步克服社交上的心理障碍,并装配合适的辅助器具。他还参加了7天封闭式的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真正实现了轮椅上的生活自理。经过一系列专业康复辅导、伤残社会心理调适训练、社区适应性训练等,小邝接纳自身、打开心门,也顺利重返校园。

如今,小邝已经毕业了。他告诉社工,自己在某外企银行从事对口专业,工作之余还忙着自己公众号的运营以及线下伤友们的聚会活动,生活很是充实。接下来,他期待自己可以遇到未来的另一半,开启人生下一段新旅程。

出院前,小邝与社工合影

不光“磨剑”,更让患者学会“用剑”

说到社工与心理咨询师的区别,李会表示,即使社工学了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了心理介入技术,但遇到需心理治疗的个案,还是会转介给医院的心理咨询师。

同时,社会康复科关注的不仅是患者心理层面,更注重社会层面。李会将心理咨询师安抚、引导患者的工作比喻为帮助患者“磨剑”,而自己则是帮助他们“用剑”,“好比你一直在磨剑,但不用剑,那把剑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说,这些心门紧闭的患者若仅是接受心理咨询,恢复效果是有限的,须由社工带领他们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在参与中改变自己、意识到“原来我还可以”。

令李会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女孩的变化。她在大四毕业的前两个月不幸遭遇车祸,亲眼看着自己的一条腿离开了身体。这段经历一直困扰着她。在心理治疗科给女孩做心理脱敏训练的同时,李会也跟进介入,鼓励女孩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人交流。

回忆起女孩的变化,李会记忆犹新:“我第一次与她在辅导室见面时,都不能关上门,她的手指一直动来动去,显得很焦虑。在推荐她参与音乐社团训练时,第一次训练还没到一半,她就一个人离开了。”可渐渐地,女孩在李会和音乐社团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在住院的短短三个月里,完成了从害怕面对自我到大胆参与社会活动的蜕变。

激发潜能,让患者回归社会走向新生

“很多人不了解社会康复科存在的意义,因为不能‘治病’。长久以来,医疗价值都以治愈为标志,以挽救生命、去除病因、逆转病理和恢复生理功能为主要目标。但如今,医疗价值的基本理念已不断升华,多数疾病的转归已不可能简单地以身体治愈为结局。”郑强说,“帮助患者回归社会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据了解,社会康复科建科14年来,先后帮助几万名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对于工伤患者来说,心理重负往往更在于自己受伤后陡增的家庭负担。30岁的小K,河源市某村人,2016年在工作中不幸被重物砸伤,导致双下肢瘫痪,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和感觉障碍。当时,妻子怀二孩6个月,大女儿3岁。“我是一个废人”“我不中用了”……从前作为“顶梁柱”的小K,觉得自己不仅没法再撑起家庭,更成了“家人的负担”,失去了生存的欲望。

像小K这样的患者其实有不少。后来,社会康复科团队从小K的家庭成员开始疏导,同时协助他发挥潜能,克服自身缺陷及环境障碍。最后,小K重燃生活希望,决定回家创业,重整伤后的生活。小K回老家后,社会康复科团队还组织了家访;新建的房子在社工组建的跨专业团队帮助下,设计建成无障碍居住空间,并在一楼开设了一间小卖部。闲暇时,小K还学习电脑技能,准备发展“线上带货”。

唐小灯也曾是社会康复科的一名患者,因肿瘤手术后导致的脊髓损伤,她没能再站起来,幸而有社工介入才重新变得自信阳光,还开始和社工们一起做义工。后来,刚好医院科室有岗位,她选择留下,用自己独特的经历去帮助其他患者,展现出了社工“助人自助”的专业内涵。

点睛

正如世卫组织所定义的,康复的任务除了康复患者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康复患者的内心,社会康复科最大的价值在于:让那些失去功能的患者与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自信且有尊严地继续以后的生活。(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