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深圳】“优”: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2020-08-27 11:1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出新路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图/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关键字点睛

近年来,深圳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自“高质量发展高地”成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一年来,深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出新路。

见证传奇

“2000亿俱乐部”

罗湖空气质量最优

作为深圳最早开发的城区,罗湖区历经了4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成为GDP超2000亿元的国际化城区。与此同时,罗湖的空气质量也在“2000亿俱乐部”中排名第一。

目前,罗湖仍保留一半山水一半城生态格局,全区面积78.75平方公里。建成区约35平方公里生态保护区面积,占比超过50%森林覆盖率,达51.8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65%。其中,梧桐山风景区被誉为“深圳绿肺”,是深圳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内罕有的位于中心城区、以滨海、山地和自然植被为景观主体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风景区。根据官方公开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罗湖区PM2.5年均浓度为226微克立方米,在全国GDP超过2000亿元的市辖区(不含港澳台)中污染浓度最低。据了解,这个浓度不仅达到我国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更是首次达到欧盟标准(25微克立方米)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

这背后,近十年来、罗湖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第一、二产业占比继续缩小第三产业占比则不断提高、正形成“3+3+N”都市型产业结构。身为消费大区,商贸业是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政府和企业拉动消费的举措成效明显,上半年罗湖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90%。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近日,《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出炉,通过综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大维度、33项二级指标,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深圳高质量发展总得分全国排名第一。分指标来看,深圳拿下综合绩效、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三项单项冠军,领跑全国。

用质量思维破解发展难题

在光明区迳口社区的时尚生态谷,温室搭建的番茄科技馆里,整齐划一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栽培了多达56个番茄品种。五彩斑斓的番茄茁壮成长,产值可以达到普通种植的3-5倍。“深圳农田很少,通过这种方式能大大提到单位土地的产量,节省人力成本。”技术人员介绍。据介绍,这片时尚生态谷占地约1000亩,包含林地、耕地和基本农田,主要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型都市农业。

不仅仅是农业的今非昔比。曾经,光明区内遍布的是奶牛场、养猪场、养鸽场、糖厂,“光明农场”是它的别称。而今,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综合楼选址在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核心区内,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等首批大科学装置土建工程项目主体施工提速。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精准医学成像、材料基因组等第二批大科学装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今秋正式开学,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年内也将动工。

深圳在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奇迹,但也比其他城市更早遇到土地资源紧约束的问题。在20年前,深圳创造性提出用质量思维来破解发展难题、指导发展实践,依托“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打造质量强市,主动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深圳路径。目前,“深圳质量”内涵不断深化,外延持续拓展。

对接世界前沿探索绿色发展

2019年,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盐田区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所谓“GEP”,通俗来讲,就是用科学的方式给生态环境算一笔账,为生态资源贴上“价格标签”。通过构建城市GEP核算体系,盐田区正将城市生态功能“价值化”,为蓝天碧海、青山绿水、公园绿地、河流湖库、近岸海域等生态资源贴上“价格标签”,建立生态资源“账本”,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盐田通过让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把“城市GEP”提升为与GDP同等重要的指挥棒。盐田区GEP核算机制也被写入深圳市委全会报告,足见这座城市对绿色发展的重视和肯定。

从全市层面上看,深圳对接世界前沿、国家领先的绿色产业技术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骨干企业培育等内容,结合城市发展重点领域和突破方向,大力发展技术领先、绿色低碳产品,建成投产华星光电第11代液晶面板T6项目,柔宇柔性显示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引进一批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石墨烯、小分子医药、未来通信等获批筹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此外,深圳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促进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发展。

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深圳表现亮眼,共有8家上榜企业,10年新增6家500强企业,是除北京外增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过去10年,深圳“世界500强”企业排名进步221名,成排名上升最快的城市。

高质量发展模式经得起考验

纵观深圳走过的40年历程,在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强力驱动下,深圳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经济呈现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37.4%。1993-2012年,深圳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确立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GDP年均增长16.8%。此后,深圳GDP年均增速有所下降。

这并不意味着深圳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了。党的十八大至今,深圳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低碳。GDP增速虽放缓,但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更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速度让深圳在全国的城市发展中一马当先,而质量则让深圳走得更稳、更远。

百度国际大厦

高质量发展模式经得起考验。数据显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今年上半年,深圳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经济运行回升态势明显,GDP同比增长0.1%。这显示了深圳经济的强大韧性。

上半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2.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1.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2%,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回升47.2个百分点。专家认为,深圳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依然能实现正增长,这显示了深圳的竞争力所在,创新驱动夯实了深圳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根基。

数看特区

2019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继续超过1000亿元,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深圳地区生产总值12634.30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较一季度-6.6%回升了6.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6亿元,同比下降8.1%,第二产业增加值4553.60亿元,同比下降2.3%,第三产业增加值8068.64亿元,同比增长1.7%。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