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发布!台风“山竹”“温比亚”名字正式退役
2020-08-17 17:06 中央气象台官微
8月17日,由泰国和马来西亚提交的2个新台风名字“山陀儿”和“普拉桑”正式对外发布

2020年8月17日,由泰国和马来西亚提交的2个新台风名字“山陀儿”和“普拉桑”正式对外发布。

它们将代替在ESCAP/WMO台风委员会第51次届会上宣布除名的台风“山竹”和“温比亚”,开启未知的台风之行。

台风为何被除名

台风委员会规定:如果一个台风对某个或某几个地区的民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严重损失,则在来年台风委员会年度届会上,将由成员给出除名议题,并与其他成员国或地区商讨是否将该台风除名。

在英文中“除名”的用词为“retire”,也称让其退休。退休后这个空缺的位置会由原提供名字的国家或地区再提交新的名字,使其继续在台风命名表上服役。

2000年以来被除名台风及替换名称表

除名台风都是因为罪孽深重?

然而,并不是所有被除名的台风都背负着“罪大恶极”,个别的除名原因甚至有点“冤”。

比如1301号台风“清松”(Sonamu)。它是2013年首个被命名的台风,同时也是1980年以来生成时间最早的台风(1月3日)。

“清松”被除名缘于其发音近似海啸(Tsunami),这造成了部分马来西亚沿海居民的恐慌,所以在2014年第46次台风委员会届会上决定将它退役。

“清松”这个名字来自朝鲜,它的含义原本象征着坚毅挺拔,十分正能量,最后却因“读音门”潦草退出历史舞台。最终,取代它位置的新名称是“云雀”。

台风“清松”的除名经历算是有些“冤枉”,但提起最不走心的两姐妹——台风“欣欣”(0301号)和“婷婷”(0408号),她们被除名的原因是:没有地方代表性。

后来,代替两姐妹上岗的台风名分别是“白海豚”和“狮子山”。

2000年启用的新命名法

说到台风命名的历史,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正式采用具有亚洲特色的名字,是从2000年开始。

这些台风名字是由14个成员国和地区(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提供的,目前共有140个名字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使用。

而在2000年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命名方式使用的是人名,这种命名法起始于1945年。

从一开始仅使用女生名,1979年起,按照一个男生名、一个女生名交替使用,直至新的命名法启用。

140个台风名特色大不同

上面提到台风“欣欣”“婷婷”因为不具有地方代表性被除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各家这些年“绞尽脑汁”or“顺其自然”or“一丝不苟”提交的台风名字。

●最体现台风特质:菲律宾

菲律宾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每年都会受到高强度级别的台风正面袭击。

它东临西北太平洋广袤洋面,地处台风生成最为密集的北纬10°附近,暴露在西行台风的行进路线上。当年超强台风“山竹”巨大的云系足以覆盖菲律宾全境,并带来巨大灾难。

作为台风的头号“受害者”,菲律宾提交的名字多具有一些台风的特质。比如“马力斯”—意为快速,“卢碧”—意为残酷,“马勒卡”—意为强壮、有力,还有刚刚登陆我国浙江的台风“黑格比”,意为鞭子,有如鞭子挥动时的凌厉。

●最崇尚大自然: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提交的台风名基本由自然界的动植物组成,是不折不扣的自然崇尚者。

美中带刺的玫瑰花、蓝色冠羽的鹦鹉、当地河流常见的淡水鱼等等,还有今年提交的新名字“普拉桑”,意为一种水果,又叫山荔枝,看上去酸酸甜甜,有点好吃的样子~

●最具地方特色:密克罗尼西亚、中国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位于北太平洋,属加罗林群岛,由数百个大小岛屿组成。该地区属于典型热带气候,年降雨量约2000毫米,岛上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风俗。由密克罗尼西亚提交的台风名多为古代神话中的神和人物,或是表现当地特色的古迹或物品。比如“南玛都”——意为著名的波纳佩遗址,“雷伊”——意为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上的石头货币。

中国的台风名字类型丰富、内涵深远,包含了神话传说、自然界生物共10个名字。传统神话中的“电母”“风神”,表现了台风到来常见的剧烈天气;“杜鹃”“海棠”,原产自中国的美丽开花植物,隐含着希望台风来时如花朵般轻柔,不要造成灾难。“木兰”在2017年中央气象台#我给台风起名字#微博系列活动中脱颖而出。该名字的提交者曾对萌台说:“木兰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象征高洁品质的花,提起它就想起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坚韧勇敢地面对眼前的困难。”

来源 | 中央气象台官微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