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 韬
雄浑、冲淡二品,位居二十四品之首,犹如八卦之乾与坤。雄浑先见于河朔,而冲淡则多见于江南。自南宋以后,江南独领风骚,真所谓“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明清两代文人山水,多直接于元代四大家。黄公望自然之妙,文徵明、王时敏得之;吴镇旷放之致,吴历、石涛得之,王蒙沉着之旨,沈周、王原祁得之。唯有倪瓒冲和淡荡之气,诸家欲效而未得,唯董其昌得之。
董其昌还是继苏轼、米芾之后,最重要的画学理论家。他在绘画理论上提倡南宗之说,画坛话语从此全面从邃密转向易简,专家之学转向士大夫之学,从传移摹写转向笔墨意趣,从图写物象转向抒写心象。而董氏也成为南宗山水的集大成者(案:上期说的“北派南派”,与“南宗北宗”是两个概念,南派北派更多的是南北地域对于作品气质的影响;南宗北宗则是重表意与重状物之别)。他的书画实践都达到明代高峰,并通过直接影响清初四王以及八大山人等而笼罩清代。
董氏山水,得静、润、和、淡诸长,这等境界为前辈沈周、文徵明所不及。这幅《水村图》可以说是冲淡一品的典型作品,于荒寒之致外,多一种简古朴拙之美。董氏本人说是仿赵孟頫的《水村图》,但与现藏故宫博物院的赵孟頫原作横卷《水村图》相比较,就会觉得董作更见笔墨的抒情性。
本来,绘画的一笔一画,既包含勾勒物象的“公转”,又包含笔墨抒情的“自转”。唐宋之画,“公转”大于“自转”;元代之画,“公转”与“自转”圆融相得;到董其昌,则“自转”高于“公转”,明心见性,笔歌墨舞,脱略形似。从以物象为本体,转向以笔墨为本体,最终以心性为本体,其得处在此,其失处亦将在此。
注: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杰出书画家及书画理论家。著有《画禅室随笔》。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