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严艺文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冯国炳
今年以来,广州平均气温达到历史第二高,遭遇15年来最强高温天气。8月,广州更是气候多变,高温多雨。在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营的幕后,有一批“公交医生”。他们或是“扳手大力士”,装拆车辆底盘;或是“车辆急救员”,蹲车坑检查每颗螺丝钉;或是“冷气守护者”,为过度劳累的空调打上一剂强心针……
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广州城市交通幕后的“公交医生”,记录他们高温“烤”验下,“望闻问切”公交车辆的“疑难杂症”。
与螺丝的力量“较劲”
在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汽车修配一厂的修理车间,一台立地吹风机“呼呼”地吹,想在连续的高温炙烤中制造一些凉意。总承班维修技工陈梓楷穿着长裤、戴着手套,拎着最常用的扳手,正上演一场与螺丝的力量“较劲”。
从公交车上拆卸下来的车辆底盘,被放置在维修承架上。如骨科医生一般,陈梓楷每天需要仔细检查车辆底盘,以及轮胎上螺丝的螺纹。凭着6年的维修经验,陈梓楷眼睛一瞥,便知晓螺丝的问题所在。随后,顺着螺纹,他用扳手旋转发力,将损断、生锈的螺丝一一拆除。
拆除螺丝看似毫不费力,重新更换却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原来,更换螺丝不仅要考验力量,还要考验细心和耐心。“不同车型的螺丝型号和磨损程度均不同,需要多次核对。”找到适配的螺丝,慢慢拧紧、直至稳定牢固,陈梓楷的更换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由于车辆底盘构造复杂,装拆较困难,我需要时刻留心。” 每天8时至16时,陈梓楷更换8个车辆底盘,装拆16个轮胎。夏天,高温天气使机械零件耐用性变差,橡胶轮胎不能沾上过多雨水,待保养维修的底盘更需陈梓楷的“悉心照料”。与一颗小小螺丝的力量“较劲”,折射着陈梓楷日复一日的细致坚守。
倾听车辆的声音
“铛铛铛……”一阵清脆的锤子敲击声,从公交车辆底部传来。在1.4米高的车坑中,维修工林哲左手拿着一支手电筒,右手用一把小锤子轻轻敲击车辆底部的螺丝钉。普通人耳中正常不过的敲击声,在林哲听来,别有门道。
“锤子敲击螺丝发出清脆、结实的声音,那就没问题。”用耳朵判断螺丝是否拧紧,是林哲的“秘籍”。车底管道错综复杂,熄火后的车底温度仍有40多度,闷热的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味。在站不直、蹲不下的车坑中,林哲每天平均和20多辆车打交道,检查上百颗螺丝。他的衣服早已浑身湿透,沾满污垢。
除了车辆内部的螺丝零件检修,林哲还肩负“急救”任务。每当遇到刹车系统失灵,林哲便又迅速缩着手脚,利索地进入车坑,仔细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在新能源公交车中,固定电池的螺丝需要重点检查。每辆车16个电池上的螺丝,林哲一一轻轻敲击,给车辆全身“体检”。
“高温天气车辆容易‘闹脾气’;车辆在暴雨中‘乘风破浪’后,更需要及时检查,否则将带来风险隐患。”林哲说,即使是再大的挑战,都会当作修炼机会,不断丰富经验,提升维修技巧。
冷气检验“及时雨”
8月的广州,时常有雷阵雨从天而降。检验员梁广智指挥冒雨进厂的车辆进入车坑。夏季是空调使用最频繁时段,公交车也不例外。梁广智是车辆的“冷气守护者”,主要解决车厢空调过度“劳累”的问题。
与家用空调相同,公交车车厢顶端的空调滤网也需及时清洗。梁广智将空调滤网小心拆下,耐心清洗,并爬上车顶详细查看车辆故障问题。“我们还要检验车内空调的制冷效果,如制冷效果不佳,会及时补充雪种。”梁广智表示,最近清洗任务较繁重,车辆不管多晚进厂,都会连夜及时处理。
每天清洗修理完车厢空调,梁广智均会对车厢进行消毒。对于新能源车,梁广智实时查看电脑上的动力系统,检验排查可能发生的电池故障,确保车辆安全出厂。
一汽巴士有限公司汽车修配一厂生产技术检验科科长林建锦表示,每辆公交车以15天为一个周期,一个月接受一级保养,每半年接受一次二级保养。保养范围涉及零件、电路、外观等各个方面。“就是掉了一块漆,我们也绝不放过。”
在汽车修配一厂,有超过200名维修工,涵盖电工、引擎、钣焊等11个工种。高温多雨的天气中,这一群“公交医生”的辛勤汗水,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畅通和乘客平安出行。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栋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