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粤纪宣
人海茫茫,如何将藏匿的外逃人员“揪”出来?
这离不开广东“追逃人”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查阅堆积如山的卷宗材料,为探寻外逃者信息大海捞针;乔装打扮,深入虎穴,十年如一日,只为“有逃必追、一追到底”……他们是默默战斗在追逃一线的无名英雄。本期专栏对话三位广东追逃人,听他们讲述惊心动魄的追逃故事。
对话1:
广州市追逃办干部李志宏:“没事就琢磨案情,追逃已融入血脉”
李志宏,某重点军校毕业,先后在某军区、广州市检察院反贪局从事侦查工作,2017年开始专职从事追逃工作。对追逃工作,他充满热爱,更充满敬重,他说,追逃已融入自己的血脉, 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记者:您如何看待追逃工作?
李志宏:“追逃” 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光荣的“生计”,更是一个庄严的使命。这项工作几乎融入了我的血脉,没事的时候就会思考案情, 想着把在逃人员的名字从名单上一个个“划掉”。我们只有做到“爱业”“敬业”“专业”, 才能更好地为法律、为正义保驾护航。
对于这份工作,我热爱它,更多是敬重它。“敬”为严肃、认真;“重”为谨慎、不懈怠。凡是有了敬重之心, 心中便有了方向,行为便有了规范。
记者: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追逃干部?
李志宏:一要有良好的心态。面对艰难险阻,要善于将压力变为动力。我一向赞同“快乐侦查”的工作理念,愉悦的情绪能很好地化解心理压力,这种快乐也能层层传导, 更能影响身边人。
二要注重办案细节。办案思维、对追逃对象的心理刻画、在逃人员的作案手法,都需要我们细致地观察和思考。比如前年追回的一个“红通人员”,之前追了七年一直未果,后来我在翻看卷宗时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其丈夫已入狱八年,其独自抚养两个女儿, 但并未与丈夫离婚。我眼前一亮,这个细节说明他们夫妻二人感情深厚,很可能成为案件“突破口”。
于是我大胆提出,让丈夫出面协助做妻子的劝返工作。在亲情感召、政策攻心、组织温暖下,该“红通人员”最终选择了主动投案。
三要善于创造条件。追逃工作需要灵活运用方法和技巧,多方面打通办案渠道。充分利用组织的协调优势,善于运用人脉资源,在追逃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
四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反复思考案件的每一种可能, 不通的路或许哪一天就通了。我常常吃饭时在研究、睡觉前在琢磨,从早到晚“朝思暮想”,慢慢成了一个“细节控”。目前我在办的多名外逃人员, 在脑中都有非常清晰的“画像”。
对话2:
广东省追逃办追逃干部白立士:“不把人带回来,总会有种愧疚感”
小平头、国字脸、一对剑眉威严自显。白立士,法学博士,工作近20年,在公安系统干过,在派驻纪检监察组待过,2017年,正式成为一位追逃人。
“兄弟,还记得吗?去年的今天就是我们从柬埔寨带回林舜涛的日子。”7月19日,白立士收到了潮州追逃办一位同事的信息,本次对话便从柬埔寨追逃故事开始。
记者:去年7月的中柬联合缉捕行动很成功,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白立士:那是我追逃生涯中一次难忘的经历。去年7月初,我刚从外地出差回来,行李还没放下,便接到省纪委监委领导的指令,随国家监委工作组前往柬埔寨,开展对我国在柬外逃人员的中柬联合缉捕行动。广东省的追逃对象叫林舜涛,是潮汕地区一名商人,因涉嫌贿赂公职人员而外逃。此人在柬埔寨当地作为大投资商颇有些势力。与我一起赴柬的还有潮州追逃办的两位同事。出发前,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手头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仅仅知道一个公司名、一个车牌号和一张微信头像照片。
记者:抵达柬埔寨后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白立士:我们首先到了金边。参加行动的还有其他两个兄弟省份的同志,他们的追捕对象都在金边,而且很快锁定了追捕对象的位置,柬方很快就把人抓到了。此时广东抓捕对象林舜涛还不知其身在何方。根据情报,怀疑林舜涛在西哈努克藏身,但也没有更多信息。经请示后,我们决定前往西哈努克。
记者:听说按照当时中央追逃办的部署,中柬联合缉捕行动很快要结束了,你们已经统一订了回国机票,但事情后来又有了转机?
白立士:是的,临回国前,缉捕行动仍没有实质性进展,也找不到林舜涛。当时国家监委工作组领导安慰我们,“不要有压力,权当一次练兵”。我们当时有些沮丧,不把人带回去总有些愧疚感。离回国只有两天了,我们决定再努力一把。功夫不负有心人,真的找到了林舜涛,最后提请柬方果断行动,成功将他抓捕归案。
记者:追逃工作中会有危险吗?
白立士:纪检监察工作本就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境外追逃工作视各国国情不同,有些地方危险系数相对较高。抓捕林舜涛时,由柬埔寨警方实施抓捕行动,中方执法人员只能做好协助工作。他被抓捕后,当地警局周围常有身份不明的男子出现,这些情况都不能不让人警觉,也必须得提请当地警方提前布局妥善处置。
记者:你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
白立士:作为一名追逃干部,我认为这个职业是光荣而神圣的。我喜欢这项工作,虽然充满艰辛,不乏危险,却也充满挑战,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我们平时的工作很忙,经常出差,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我常常是深夜回家一早出门,有时一个月都不能回家,孩子常常因许久不见产生陌生感,我觉得欠家人太多,只能在家多做家务多哄孩子来弥补。
对话3:
惠州市纪委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主任梁强:“一追到底,人不归案誓不罢休”
2020 年7月22日,在省追逃办统筹指挥下,经惠州市纪委监委与公安机关强力攻坚,潜逃25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潘卫斌、林志蘅在江苏和安徽被抓捕归案。聊起刚刚结束的这次抓捕行动时,梁强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记者:能介绍一下这次追捕行动吗?
梁强:通过前期工作,7月21日,我们决定对职务犯罪嫌疑人潘卫斌、林志蘅实施抓捕。
这两个人潜逃了25年,早已改名换姓,我们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查到他们的藏身之地。
抓捕行动分两组在南京市区和马鞍山市区分头实施,我这一组的目标是身在马鞍山的潘卫斌。那天一直忙到下午,和当地公安机关协调部署好抓捕行动后,就收到南京的抓捕行动差点出现意外的情况。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立刻奔赴潘卫斌藏身地点。经过5个多小时摸排,果断出击,终于在天黑前成功将潘卫斌抓获。
大家相互看着被蚊子叮满包的手脚相视一笑,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马不停蹄带着潘卫斌赶往南京与另一组会合,直到晚上9时30分许,大家才有时间吃饭。7月23日早上7时,我们乘坐高铁押解着潘卫斌、林志蘅一起从南京回到惠州。
这次抓捕行动两天跨广东、江苏、安徽三省,行程近2600公里,所幸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这次追逃任务。个中辛酸苦辣,非亲身经历难以体会,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值得一辈子反复体味。
记者:您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梁强:对追逃工作,我充满了激情和热爱。追逃工作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追逃工作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追逃过程中历练自己,挑战自己,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记者:作为一名追逃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呢?
梁强:一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完成这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二是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有耐心、有韧劲,对于每一名外逃人员都要一追到底,紧咬不放,人不归案誓不罢休。三是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惧风险,敢于碰硬,与外逃人员顽强斗争到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羊城晚报资料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