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眼|他自曝儿时遭家暴上热搜!如何把“暴力管教”关在笼子里?
2020-08-08 17:0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专家建议可以尝试发挥社区力量,打破家庭封闭性,使其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接受监督

话题主持/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宗敏

在8月6日播出的最新一期真人秀综艺节目《熬鹰巴士》中,嘉宾姬小卓讲述了自己儿时的一段经历:在他6岁时,母亲派父亲看他写作业,结果父子二人双双睡倒在书房,母亲见状斥责父亲不负责,殊不知父亲一怒之下选择用暴力管教的方法自证“负责”。他拿着一把30厘米的尺子站在小卓后面,每写错一个字就抽他,命令他全部擦掉从头写,这场“管教”从晚上7点一直持续第二天凌晨5点……

除了姬小卓被暴力管教的经历,节目中其他嘉宾也有类似的不幸遭遇。比如,海归女硕士时悦因为没对象被父母百般嫌弃,一次相亲失败后,母亲甚至用涉性的字样来羞辱她;95后杨雪从不曾过生日,理由竟是母亲说“你的生日是我的受难日,你该给我过”……有多少孩子遭受过像他们这样的管教?大众真的能接受父母对子女暴力管教吗?暴力管教有没有解决之道?

今天,笔者就从当年轰动全网的“深圳父母虐童”事件说起,为大伙一一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事件:“深圳父母虐童”曾引全网震怒

时间线拉回到2018年。这一年的12月23日,一段疑似虐童视频在网上流传。

视频显示,当年9-10月间,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孩在家中吃饭、写作业时频频遭到父母殴打、扇耳光、撕扯头发等,其中一次母亲施暴的时候,身穿外卖骑手工作服的父亲出现后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开始殴打孩子。

而视频中被打的女童,既不还手也不逃走,每次受到虐待后,仍安静地走回座位坐下,看着令人揪心。视频中出现的另一男童,则似乎对女孩被虐待的情况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甚至也出手打人。

视频曝光后,大量网友评论转发,除了表示谴责、责骂这对男女外,大部分强烈要求剥夺其监护权,就连娱乐圈众多明星也纷纷发声谴责这种暴力行为。

数据:10周岁以下儿童更易受到家庭暴力

据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张雪梅所撰写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分析与研究报告》,2008年1月至2013年底的697个报告研究案例中,不满一岁的未成年人,其所受到家庭暴力的占比,达到33.68%;而低于10周岁的未成年人,占比达到77.94%。这说明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中,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占绝大多数。

而“网易数读”分析自2014年9月2日到2018年9月2日的216篇针对儿童家暴新闻报道显示,在针对孩子实施的家暴案例中,近五分之一的孩子死于监护人之手,超过五分之一的孩子被父母殴打致轻伤、重伤,约3%的孩子因为家暴而残疾。13例家暴新闻中,未成年女孩遭到生父或养父的长期猥亵、性侵。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血肉至亲,父母如何下得去狠手?

不过,施暴者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在216例针对儿童的家暴案例中,有23.29%的施暴者声称家暴是出于管教孩子的目的。

其中有不少父母受传统的人伦秩序观念的影响,仍然笃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望子成龙心切便以爱之名施加暴力,父母原意是“为了孩子好”,但很有可能好心办了坏事,养出一个自卑、敏感、易致郁的孩子,甚至失手致使孩子伤残或死亡。

专家:发挥社区力量监督“暴力管教”

针对屡屡见诸报端的父母虐童事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秦涛认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通常被认为是私法领域的问题。因此,未成年人监护长期被视为“家事”,这也是监护人虐童的一个心理出发点。

从事犯罪学研究5年多的广东民警王江淮认为,对于大部分未入学的儿童而言,家庭几乎是绝对封闭的空间,就及时发现虐童行为而言,家庭内部缺乏相应的监督者。

王江淮建议,可以尝试发挥社区力量,在社区建立儿童档案,以定期家访等方式,打破家庭封闭性,使其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接受监督。同时,尝试建立社区强制报告制度,发现儿童虐待需及时向司法机关报告。

王江淮还建议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核心指标体系”,实现儿童虐待发现主体的多元化,加强宣传,定期选取典型案例向社会发布,传递防治儿童虐待的理念。

(素材来源:新华社、澎湃新闻、熬鹰巴士、网易数读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