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肺”“扩心”同获重生!见面才知两人有着共同捐献者
2020-08-07 23:2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看似巧合的背后,是医务人员的努力和我国心肺移植令人关注的现状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靳婷 田单
图/孙志明

34岁的小林和44岁的何先生(注:以上均为化名),因为“石肺”与“扩心”,分别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心研所住院治疗,接受器官移植。当他们出院前重聚才知道两人有着特殊的缘分——他们虽然身患不同重疾,但两人不仅同时手术,恢复进度差不多,相当于同期出院,救命的心肺也是来自同一位捐献者!

面对这“奇妙的缘分”,省医胸外科主任乔贵宾“理性”地表示,终末期肺病不该“苟延残喘”。相对于肝肾等移植,肺移植目前在我国开展例数较少,供体浪费严重,亟待重视。而7月21日,世界首例患新冠后肺移植患者出院,也令我国肺移植现状再受关注。

双肺移植手术进行中

“石肺”“扩心”同时等候“新生”

34岁的小林原是家中的顶梁柱,14岁开始出外谋生,一直从事石材加工,常年累月吸入大量粉尘。近5年来,体力越来越差,每到季节更替或气温降低时就胸闷气短,剧烈咳嗽咳痰。尤其过去1年来,病情急转直下,多次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抢救,出院后也需要长期吸氧,日常生活无法自理。

在被家人推轮椅送入广东省人民医院时,小林状态极差:在呼吸机支持下,仍呼吸困难,间断的进食都会因缺氧出现濒死感。诉说病情时,极度虚弱的小林每说一句话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会。

通过胸部CT检查,小林肺内由于粉尘沉积引起的肺部肿块,已经融合成团,如同水泥团块一样紧紧地附着在肺脏中央。初步诊断患上了俗称为“石肺”的矽肺性肺纤维化。

省医胸外科主任乔贵宾指出,肺移植是其目前唯一可行治疗方案。但由于小林多年未接受规范化治疗,病情较重,必须首先进行一个多月的胸外科、呼吸科、ICU、麻醉科、体外循环、康复科、营养科及精神心理科等多学科会诊,令身体和心理状态符合肺移植患者手术标准,才能进行移植手术。

与此同时,身患扩张型心肌病的44岁何先生也在省医心研所等待移植手术。他因为近期胸闷气喘、活动能力下降,在省医心脏移植门诊登记完信息后,便在医院内等待心源。

同获“新生”背后有着“奇妙”缘分

7月2日,省医OPO(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马无瑕接到通知,通过COTRS系统分配,有一名年轻小伙志愿爱心捐献器官,心脏、肺脏的匹配受者都在省医,就是小林和何先生!

由于肺移植对供受体要求高,接到通知后,乔贵宾主任立刻前往ICU进行评估,当各项评估结果显示,符合我国肺移植供体标准,乔贵宾才放下心来。

7月3日上午7时,获取手术在无锡市人民医院进行。另一边,“石肺”“扩心”两台移植手术也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准备好同时进行。

在手术及麻醉团队的精心配合下,仅耗时4小时45分便完成双肺移植手术,术中出血仅100毫升,术后转入ICU监护治疗。次日小林便拔除了气管插管,术后第三天转入胸外科普通病房。

与此同时,“扩心”患者何先生,也顺利完成心脏移植手术。

省医心外科成人二区主任黄劲松介绍,相对于肺移植,何先生的心脏移植,对省医心脏移植团队而言,就显得较为“常规”了。该院已连续三年心脏移植例数居全国第三,2019年成为全球前十的心脏移植中心。在高难度手术探索上,今年上半年又创下两个“全国第一”。

7月23日,当恢复良好率先出院的何先生,见到了出院前已可下地正常活动的小林时,两人才知道,原来“救命心肺”来自同一位年轻捐献者,这奇妙的缘分令两人感叹,“可能是因此,l恢复时间也差不多,前后相差3天出院,相当于同期出院!”

“石肺”“扩心”两位患者向医院赠送锦旗,才知道两人有着奇妙缘分

专家:“换肺”为何那么难?

“我们常说的‘苟延残喘’,其实是目前许多肺病患者的实际状况。不到最后一步,不愿意接受移植手术,这也是制约我国肺移植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省医胸外科主任乔贵宾对记者表示,“肺移植在器官移植中难度较高,因为肺是人体唯一通大气的器官,它时刻直接与外界交换气体,因此术后感染几乎不可避免。医生需要在病人的抗排斥治疗与抑制免疫之间,成功找到一个精准的平衡点,才能令移植后的病人闯过感染关,顺利康复。”

相较于肝肾移植,肺移植目前在我国开展例数较少,全中国一年大概只有三四百例,去年报告的肺移植只有400多例,实际上造成了供体的极大浪费。乔贵宾表示,其中原因,除了手术难度高之外,还在于我国百姓对肺移植接受程度不高,患者等到几次抢救上ECMO发病危通知书了,最后一步才同意接受移植,但此时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影响了成功率和生存率。

“正如此次的矽肺患者小林,也是上了ECMO下了病危通知书,数次抢救才决定移植,但移植前的身体状况已经需要经过专业治疗,才能符合移植要求了。”乔贵宾说。

乔贵宾主任在进行肺移植手术

“其实,对于终末期肺病,通过药物不可逆转,已经影响了病人的呼吸功能,就可以采取肺移植的方法来治疗,最常见的如慢阻肺、特发性肺纤维化、肺囊性纤维化等疾病。像最近大家关心的新冠患者经过肺移植后成功出院,也是因为新冠肺炎导致病人肺部纤维化,严重影响呼吸,靠换肺来挽救生命。”

7月21日上午,世界首位患新冠后肺移植患者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成功出院。据悉,移植手术两天后,他就撤下了陪伴了他62天的ECMO。而目前中国已成功开展了6例新冠肺炎肺移植,意大利、美国、 奥地利、韩国等4个国家各开展了1例新冠肺炎患者肺移植。肺移植挽救生命,再次引发众人关注。

“从全球数据来看,像慢阻肺、肺纤维化等患者,肺移植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80%以上。主要原因是国外的受体质量高,所以成功率和生存率也随之较高。很多病人在达到移植标准后就立即登记,只要配型成功,他还能自己开车去医院等待做手术。”乔贵宾表示,改变国民对于肺移植的观念,对于提高终末期肺病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