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映光 实习生 韩妙銮 通讯员 余纪伟
“咕咕咕……”7日上午8时26分许,汕头海湾隧道北岸盾构接收井中平静的水面泛起涟漪,源源不断冒出水泡,施工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声——在国家“863”计划的强力支撑下,由中信集团投资,中铁隧道局设计施工总承包的“世界级挑战性工程”汕头海湾隧道西线宣告正式贯通,这也是继5月16日该项目东线隧道贯通之后,汕头海湾隧道施工建设的又一重大节点,标志着汕头海湾隧道成功全线贯通,即将实现了汕头人全天候穿行海湾两岸的百年梦想。
汕头海湾隧道建设地点位于汕头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之间,起于汕头市北岸龙湖区天山南路与金砂东路交叉口,依次下穿天山南路、中山东路、华侨公园,然后穿越苏埃海湾,在南岸汕头市跳水馆西侧200米处上岸,终于虎头山隧道口,与规划中的安海路相接。隧道全长6680米,其中海底隧道段长3047米,设计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海底段采用2台直径分别为15.01米和15.03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施工。
据悉,虽然上世纪90年代,汕头就建成了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但时至今日仅靠两座桥已远远不能满足通行需求,更兼台风、暴雨季节的封桥禁行,潮人全天候通行南北两岸的梦想始终未曾照进现实。汕头海湾隧道项目部有关负责人说,隧道贯通后,还将进行隧道内部建设,预计将于2021年亚青会举办前实现通车,届时将实现了汕头人全天候穿行海湾两岸的百年梦想。
据悉,从前期可行性研究到海底隧道全部贯通,汕头海湾隧道经历了12年之久。为让汕头海湾隧道的建设能“畅通无阻”,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中信集团、中铁隧道局依托汕头海湾隧道项目成立了钱七虎、孙均等院士专家委员会,设立了周福霖、王复明、陈湘生等院士工作室,成立了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实验室。
此外,汕头海湾隧道建设过程中更召开了近50次研讨会,邀请行业领域的专家研讨攻关。同时,中铁隧道局、中铁装备、中信重工也联合研制我国首台15.03米超大直径盾构机,在孤石、基岩、8度地震烈度区等施工禁区进行作业,历时660天,各类海湾隧道建设世界级施工难题终被逐一攻克,成功绘出一道长达3047米的海底长虹。
据介绍,作为国内最大直径的越海盾构隧道,也是国内首条在8度地震烈度区建设的海底隧道,汕头海湾隧道建设的综合难度更是同类工程的顶峰,可以用“大”“浅”“高”“硬”“险”五个字概括:“大”是指盾构机直径达15.03米,属于超大直径;“高”是指地处高地震烈度区,达到8度;“硬”是指岸上段孤石和海中基岩段,岩石强度高达216MPa;“浅”是指盾构机上方覆盖层厚度薄,在始发地段隧道上覆土体仅为8.2米;“险”是指海湾隧道处于高度软硬不均地层,海底软土稳定性极差,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特别是盾构机需要穿越的三段长达182米基岩凸出段。
在宣告汕头海湾隧道西线正式贯通的现场,中铁隧道局总工程师洪开荣激动地说:“历经技术与心智煎熬,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我国的跨江越海隧道建设将迎来新的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此前也曾评价称:“汕头海湾隧道建设中形成的高烈度地区隧道建造体系,对未来中国隧道建设、世界隧道建设将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对我国未来开工建设的琼州海峡隧道、渤海海峡隧道、台湾海峡隧道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