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阵】这篇晦涩的高考满分作文撕扯着朋友圈
2020-08-06 10:1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摆好“龙门阵”,开议!

今日议题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以上语句来自于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首段。光是在第一段中考生就使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典故和生僻字。

对该篇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给了39分,其后两位老师均给了55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教授点评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文章一出,立即引起网友热议。

有人表示,“不能因为自己看不懂,就随意批判人家的文章故弄玄虚毫无价值”;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作文可以打满分,意味着以后考生们可以准备几篇极力堆砌辞藻而言之无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必具体表达任何观点,只需要中间夹杂几句点题的话,就可以应对任何作文题目。”

“晦涩”能不能成为一宗罪?

(周云)

批评的一方,对这篇文章的指控主要就是两个字:晦涩。

然而晦涩,本身能不能成为一宗罪?其实稍微有一点阅读经验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晦涩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传世名作。这些书阅读面并不广,读懂的人也可能并不多,但不能因为说是晦涩难懂,就否定了这些作品的价值。可见晦涩本身,并不应该成为评判一部作品的尺度,正如通俗,也不应该成为尺度

晦涩的经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想的高深。而思想的高深往往又伴随着文字的艰涩,这是表达的需要。我们很难想象黑格尔、胡塞尔、维特根斯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已经深刻地融入艰深的文字当中去了,合二为一,须臾不可分离。

还有一种晦涩则是作者的写作策略,是作者为了激发读者的思考。作者可能不是去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是有意识地在语言上设置了障碍,读者只有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障碍,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图,一旦领会了,就是一次成功的阅读体验,达到精神上高度的愉悦。

这种阅读体验,跟那种“通俗易懂”的阅读,是决然不同的。王安石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仔细品一下,似乎也是在讲阅读的事。

还有一种晦涩,是为了颠覆现有的话语体系,如后现代主义云云,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回到浙江满分高考作文,应该也是一种“策略式”的晦涩,诱导读者在搜肠刮肚理解他的文字之后,豁然开朗,明白他要表达的道理,从而会心一笑,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但是要豁然开朗,与作者会心一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提是你要跟作者有同样深厚的阅读积累。

网上有人批评说,这是考生的套路,故意用一些生僻的词汇,故弄玄虚的引文,博取高分。我觉得是不是套路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这套路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果没有广泛而深厚的阅读作为基础,很难达到这样的“套路”。

更何况是在考场那样特殊的环境中,时间最多也就一个小时,没有任何的参考书,那些生僻的词汇,那些引文无一出错,并且完整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他的思想相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讲,已然相当深刻。

天呐,这是要有多么广泛而深刻的阅读才能做到的呀,冲这功底,我也会给他的作文打满分,甚至再乘以2。(作者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不说人话等于高分,这是个坏榜样

(盛翔)

浙江这篇高考满分作文,满篇都是生僻词,外加一堆似懂非懂的名人名言与晦涩难懂的翻译腔调,反正我是读不下去的,而且我同样很怀疑,阅卷老师是不是真的读懂了。第一位只打了39分的老师,大概就没读懂。

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内容充实,是好作文的标准。对照这些标准,打39分是合适的。后面两位老师打了55分,阅卷组长最后定了满分,符合既定的评分标准吗?是翻了书查了生僻词和名人名言,还是觉得不说人话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所有的文章都是给人看的,高考作文不给别人看,至少也是给阅卷老师看的。当文章失去了最基本的交流沟通的价值,所谓文采很可能就是一种迂腐的卖弄。

学术文章可以晦涩一点,因为愿意读那种文章的人都是业内人士;可是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写成这个样子,难道就为了要为难阅卷老师吗?至少在战略上是一种冒险,可能得高分,但更有可能得低分。作为满分作文公开,让人误以为赌赢概率很高,会给以后的考生传递非常错误的观念。

短短的时间里,把文章写成这样,很多人认为凸显了该考生的平时阅读量和专业功底。我倒觉得,他能在考场上把文章写成这样,反而说明他是有备而来,更有可能是老早选定策略后,提前将素材背好,在考场上随题而套。

换一个考题,他也许还是海德格尔、麦金泰尔、尼采的那些话,也还会用到那些生僻词。当一个人打定主意这么干,这种文章一定是可以提前准备的,甚至是最好准备的。反倒是那些说人话的文章,更需要有些思考。

“神文”遇到了懂它的人

(然玉)

见多了太多少年老成、故作高深的高考满分作文,遇到这篇真正的“神作”,很多人反倒有点茫茫然不知所措了。“看不懂,所以瞧不上”是一种致命的自负,“不知道写的什么,请收下我的膝盖”则又太过轻佻戏谑。

文字审美本就是高度主观的事项,个体的知识背景、学术涵养,决定了其看待和解读一篇文章的方式。同一篇作文,有人将之捧上神坛,有人斥之一文不值,并不奇怪。充斥争议、评价两极的《生活在树上》,所牵出的恰是有关写作的一些根本性议题。

应该说,自古以来,汉语写作就存在着两个传统,一者艰深晦涩,一者通俗易懂。两股文风互不相让,此消彼长。而至近代以来,“白话写作”渐成主流正统,甚至成为某种政治正确。

在此大背景下,《生活在树上》因其用词生僻、行文拗口,被网友指责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并不奇怪。但实际上,这种“立场先行”“文学问题道德化”的评判逻辑,从根本上说是不公允的。

文有优劣之分,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绝不是说繁复、怪异之文,就必然低人一等。

辞藻华丽,字意古奥,从不是一篇文章的原罪。《生活在树上》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其中的生僻字词、学术术语、哲学语言都用对了,并不存在穿凿附会之嫌。甚至可以说,通篇来看,本文逻辑自洽,论述严密,通篇非但不生涩坚硬反倒是一气呵成。

不同层次的读者,对“文通句顺”的标准是不同的。写作是一种能力,阅读则是另一种能力。只有双方能力适配,方能产生共鸣。

应该庆幸的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的老师,展现出了极高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最终敲定给予《生活在树上》一文满分。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神文”遇到了懂它的人,这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需要厘清的是,高考作文本质上就是应试取分之作,既不需要“文以载道”也不承载公共宣教的使命,能征服阅卷老师,就是胜利!

能看懂的人自然懂,个别考生写出了多数人“看不懂”但专业人士狂赞的神文,这是一件好事。就展现高考生逻辑思辨、思想深度而言,这样的文章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当然了,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该量力而为,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

逻辑和思想才是评价作文标尺

@孙梓青:古人云:“文以载道”,就是说文章是用来表达观点和思想的。相比于语言和辞藻,一篇考场作文的立意和论证才更加值得被关注。

语言的华丽或是晦涩,归根到底都只是作文的“外衣”,而文字背后作者所展现出的逻辑和思想,才应该是评价作文高下的根本尺度。

笔者不才,无法充分读懂这篇满分作文,但如果诚如阅卷大组长所说的那样“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那么给出高分甚至满分亦是无可非议。

关于这篇高考满分作文的争议和讨论,目前大部分都围绕这篇作文的语言和表达。语言固然重要,但终究只是作者思想和论证的表现形式。

一篇作文即使语言再优美,再高冷,但如果缺乏思想的支撑,那只是苍白的文字堆砌;一篇作文即使语言再朴实,但如果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芒,那同样不失为佳作。

透过语言的“外衣”去发掘作文的思想内核,这或是才是评价和讨论这篇满分作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妹妍:文章的好坏,必须放在高考这个环境场景下考虑。在这个场景里,只要无碍高考阅卷的公正性,文章好坏由命题者与阅卷者主导评价。大众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不能用舆论评价代替专业评价。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