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尚引领新活力,广州这10个镇街喜提垃圾分类“优+”
2020-07-27 10:13 羊城晚报•羊城派
考虑到流动人口难以完全按“定时定点”原则投放垃圾,白云区均禾街道将垃圾分类责任落实到出租屋房东身上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成广聚 吴镝锋

7月26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在这项衡量全市11个行政区176个镇街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的排名中,有10个镇街获得最高等级的“优+”排名。

通过走访,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发现“优+”镇街在破解垃圾分类痛点中有所表现,为广州乃至全国垃圾分类工作起到探索作用。据悉,广州今年下半年将采取“五个进一步”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巩固现有垃圾分类成果,推动更多区街镇提升垃圾分类水平。

10个镇街获“优+”名次

据悉,广州市2020年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排名,依据今年起实施的《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实施。既强调政府在垃圾分类上的自查自纠,也强调包括机关干部在内的各垃圾分类责任人责任。

根据考核结果,广州各区2020年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区级考核,名次分别是白云、天河、黄埔、番禺、荔湾、花都、海珠、越秀、南沙、从化、增城。除新成立的龙归和大源两个街道未参与外,全市176个镇街均参与考核,其中10个镇街获评最高等级“优+”名次,分别是白云区均禾街、天河区猎德街、黄埔区鱼珠街、番禺区大龙街、荔湾区南源街、花都区花城街、海珠区海幢街、越秀区黄花岗街、南沙区大岗镇、从化区江埔街。

能拿“优+”,只因探索突破痛点难点

通过对部分“优+”镇街走访,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发现这些镇街分别在破解痛点难点上有所表现。

1、白云区均禾街道:提前推进城中村垃圾分类,新时尚引老城中村绽放新活力

均禾街道辖有1个商住小区和4个城中村。在城中村占大部分街道所辖区域的背景下,该街道率先在全市探索城中村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记者7月25日在均禾街道清湖南社区看到,一处接近机场高速旁的地块,被改造为“清湖新时尚文明广场”。当中包括一处垃圾分类误时投放点、一座公厕和一座垃圾分类科普馆。环卫工人悉心照料,让两处存在厌恶可能的设施没有脏臭传出。盛夏正午,不少当地居民在广场内的树荫和凉亭休憩。

白云区均禾街道清湖新时尚文明广场垃圾分类误时投放点
白云区均禾街道,厨余垃圾收运巴士穿梭城中村收运小餐饮企业厨余垃圾

“结合休憩环境建造,我们让居民发现垃圾分类场所在好的管理下可减少脏臭污染。”均禾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惠华告诉记者,城中村具有流动人口多,小餐饮企业多,整体环境相比商住小区有差距等现状。通过“新时尚文明广场”让居民接触垃圾分类后,街道积极探索适合城中村的垃圾分类模式。

考虑到流动人口难以完全按“定时定点”原则投放垃圾,白云区均禾街道将垃圾分类责任落实到出租屋房东身上。清湖南社区不少出租屋,一楼楼道仍设有一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桶。房东本人负责督促房客在屋内将垃圾进行干湿分类,并投入一楼分类桶中,再由房东本人或指定一名房客每天将分好类垃圾倒到社区分类投放点。记者到访期间,有环卫工人骑着“厨余垃圾收运巴士”三轮车,穿梭社区各个小餐饮企业收集厨余垃圾,终结小餐饮企业“卖潲水”之风险。

“时尚又有针对性的垃圾分类政策,均禾的城中村已现新活力。”郭惠华介绍,街道生活垃圾产量,从去年7月的7812.16吨下降至去年12月的4511.3吨。巧合的是,街道每月警情压减率也跟随垃圾分类工作下降。街道分析认为,居民扔垃圾时跟守桶员反映治安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部分垃圾新投放点设在原本治安管理薄弱地方,均间接减少了警情。

2、天河区猎德街:伸缩顶棚投放亭,晴天雨天方便居民分类投放

位于珠江新城核心地带,猎德街道拥有良好的市政硬件条件,自然包括垃圾分类投放硬件。记者7月25日晚在辖区内的珠江新城海滨花园看到,尽管仍有守桶员在岗,但不少居民无需特别提示,均已自觉在家中将垃圾分好类,并在投放亭内对厨余垃圾实施破袋投放。

天河区猎德街道海滨花园小区,可伸缩顶棚的垃圾分类投放亭
天河区猎德街道珠江花园小区,环卫工人守桶管理分类桶点

“通过强化投放亭的功能,我们让居民乐于参与垃圾分类。”街道办副主任李建星告诉记者,街道和小区物管,联合在小区内将原本露天无顶盖的分类投放点,升级成分类投放亭,方便居民破袋投放厨余垃圾后洗手擦手。考虑到广州常有高温暴雨天气,分类投放亭的顶棚具有自动伸缩功能,能为垃圾桶和桶前站人区域遮阳挡雨。

“不仅居民受惠,我们也受惠。”负责守桶工作的物管清洁员邓大姐告诉记者,无论是居民下楼扔垃圾还是她守在垃圾桶前,均无需因高温或暴雨而另外撑伞。

3、黄埔区鱼珠街:一个插销,破解厨余垃圾难以破袋投放难题

为减缓垃圾异味,广州不少新设垃圾分类投点,投放口安装可开合门板。这类门板不少需要居民用一只手推开才能投放垃圾,不少怕脏臭的居民不愿用手推门板,或者不便在一只手已推开门板后用另一只手破袋投放厨余垃圾。记者7月26日在黄埔区鱼珠街道792号大院看到,当地新设的投放点 “略施小计”,解决广州不少社区遇到的痛点。

黄埔区鱼珠街道792号大院,分类投放口装插销,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黄埔区鱼珠街道,有所突破略有放开的定时定点投放时间

记者看到,小区在垃圾投放口的开合门板处,加装插销。守桶员开启投放口门板时,将门板插销扣上,使门板处于开放状态,居民可双手提着装有厨余垃圾的塑料袋深入投放口内,再双手破袋投放厨余垃圾。为避免垃圾脏臭扰民,守桶员可在误时投放点关闭期间,松开插销关闭投放口并上锁,引导居民按开放时间投放垃圾。

“投放点刚改造时,我们便发现居民破袋投放厨余垃圾存在不便。街道环卫站指导下,这一问题获得解决。”792号大院所属天虹社区党总支书记洪秋红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鱼珠街道善于在广州垃圾分类基本规则下略有突破。在市内不少社区只在晚上投放时段可投厨余垃圾时,鱼珠街道鼓励各社区在上午投放时段也可投放厨余垃圾;市内不少社区将误时投放点操作为“24小时投放点”,虽然方便了居民投放垃圾但难以保障24小时都有人守桶,导致误时投放点变成“不分类投放点”。

在792号大院,误时投放点仅在15时至17时开放;在金碧世纪花园,误时投放点也只在9时至11时30分,15时至17时30分开放。此举既让居民不必坚守早晚两个时段投放垃圾,也便于物业管理方安排人手守桶督导。

10个镇街获“差”等次仍需努力,下半年“五个进一步”继续推动垃圾分类

在公布“优+”名单时,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没有护短,同时公布“差”等次的10个镇街名单,分别是天河区元岗街、黄埔区南岗街、番禺区南村镇、荔湾区沙面街、花都区花东镇、海珠区滨江街、越秀区人民街、南沙区珠江街、从化区鳌头镇、增城区永宁街。

市城管部门希望名次不理想的区街镇,与名次较理想的区街镇多交流经验,共同推动广州垃圾分类工作。

广州市城管部门通报称,今年以来广州垃圾减量效果显著。截至6月底,商业综合体餐饮业月均垃圾减量约146吨;党政机关办公用纸减量87吨;学校、物业小区等回收可回收物4.2万吨;邮政快递业减少产生包装垃圾4.9万吨;分流分类并协同处置废布碎、废皮革等工业垃圾11.3万吨。

与此同时,广州垃圾处理能力有所提升,全市焚烧处理能力增加至1.6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到3920吨/日,形成“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格局;广州仍严抓垃圾分类执法工作,今年截至6月底全市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909份,行政处罚1034宗。

广州市城管部门通报表示,今年下半年广州将进一步优化提升投放点,进一步做好入户宣传站桶督导,进一步打造回收网、收运网、信息网三张网络,进一步抓好垃圾分类“四级考核”,进一步做好终端处理设施建设。以“五个进一步”,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邓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