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画意伴粤音 | 广州艺博院启动粤语导赏系列公教活动
2020-07-25 13:3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过去人们可能只看到广绣的鲜艳明亮,通过这些作品,还可见得广绣雅致的一面。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7月25日,伴随着纯正鲜活的粤语导赏,由广州艺术博物院策划、主办的“粤讲越精彩”系列公教活动第一讲——“岭南画意、粤韵绣心”开讲。

据悉,这一系列活动将依托丰富的院藏岭南书画资源,以粤语作为导赏语言,引领观众在九声六调的广府方言中,领略岭南文化更为鲜活的一面。第一期的“粤讲越精彩”系列活动,围绕“针尖上的画意——广绣精品与岭南绘画展”进行。主办方特邀艺博院原副院长陈滢、刺绣工艺大师梁淑萍,介绍院藏的岭南名画及其绣品。

主办方希望,通过岭南书画研究者与刺绣工艺大师用方言进行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以一种更轻松、更接地气的方式推介岭南文化艺术独特的魅力。

活动现场

粤语方音开启岭南文化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粤讲越精彩”系列活动使用粤语作为导赏语言,不仅能拉近艺术作品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同时也可将岭南文化以更为亲民的方式传承发扬。两位嘉宾对书画和绣品进行专业的讲解,引领观众体会每一种艺术形式独特的艺术面貌和审美趣味。

画与绣的对话,书画研究者与刺绣艺术家的交流,双向的互动使岭南绘画与岭南刺绣的诗情绣意能更直白、具体地呈现,两种艺术题材在对比与讲者的对话中,互相照亮彼此。

本次活动所在的“针尖上的画意——广绣精品与岭南绘画展”,展出广绣大师用细密针线,重现岭南地区历代绘画精品。

展览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多位广绣代表性传承人历时九年参与绣制的一批岭南绘画广绣精品,这也是此批广绣精品第一次完整的展出;第二部分为这批广绣精品的底稿,即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的岭南地区历代绘画精品,把绘画原作与绣品进行对比。

活动现场

一绣一画:在对话中互相照亮

活动侧重介绍了明清以降的岭南名家名作,如明代宫廷画家林良的《秋树聚禽图》、清代苏六朋的《东山报捷图》,岭南画派先声“二居”居廉居巢的花鸟精品,以及岭南画派创始人“二高一陈”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代表画作等绘画作品,通过系列展品勾勒岭南书画历史发展的大致轮廓。

居巢的《荔枝图》即取材于岭南特色果品,笔触新鲜灵秀,亲切有味,呈现岭南生活的肌理与质感,更有包蕴其中的情趣与韵味。梁淑萍表示,在绣制《荔枝图》的时候,首次深入了解岭南画派代表技法“撞水撞粉”,亦在“如何以广绣技艺呈现文人书画气质”上作了深度思考和探索。

广绣作品居巢《荔枝图》。图片由广州艺术博物院提供

梁淑萍告诉记者,扇面《荔枝图》尺幅不足一平尺,细致精到,在绣制的过程中,她共使用了十三种颜色的色线,以求全力还原画作的画面和气质。“过去人们可能只看到广绣的鲜艳明亮,通过这件作品,还可见得广绣雅致的一面。”

据悉,是次专题导赏活动只是“粤讲越精彩”系列活动的第一讲。广州艺术博物院后续还将继续推出更多的岭南文化粤语导赏活动,引领本地观众在粤语乡音中品味岭南艺术经典,传承岭南优秀文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