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二代来啦 | 儿子赢了老板父亲,麦斯卡有了“隐藏IP梦工厂”
2020-07-23 23: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交接班发生观念冲突,儿子坚持理念创新,父亲坚持产品创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赵燕华 实习生关沛欣
图/由受访者提供

从女孩们喜欢的Hello Kitty、冰雪奇缘,到男孩们狂爱的美国队长、蜘蛛侠,公司进门的陈列架上尽是琳琅满目的儿童体育用品,简直是孩童心中的梦想天堂。

在这家有40年历史,距离广州中心城区1小时、白云机场15分钟路程的企业,产品销往全球的“隐藏IP梦工厂”就在广州人身旁。 “花几十年打下来的江山,全都在这里。”40多岁的创二代、麦斯卡公司总经理叶伟伦说。

1997年香港回归,创一代叶清华带着这家在香港创立的体育用品公司回到广州。2001年,从加拿大毕业的创二代叶伟伦正式回归企业,开始和父亲一起运营公司。

到如今,20年内,叶伟伦先后拿下了迪士尼、漫威、法拉利等IP的体育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授权,并成功地向电商直播转型。在今年史上第一次广交会上,麦斯卡公司以线上直播的方式面对亚洲、美洲、欧洲三大时区进行网络直播,带着产品“逆势”进军全球。

从广交会赚回“第一桶金”的创二代

叶伟伦是家中长子,传承对他来说自然而然。1979年,叶伟伦出生的那一年正是公司成立的那一年,从小跟着公司长大的他,对公司产品业务没有太多的陌生感。15岁后,他开始在加拿大读书,读完工商管理后一周就回到广州的家族企业上班。

“那时候的唯一工作就是数钱。”刚进入公司的叶伟伦也曾感到迷茫。因为负责掌管财务,那时候经销商买货都是拿现金,一包一包的现金运进来,海归回来的叶伟伦曾感觉无用武之地。但很快他就“想通了”,既然要学做生意,就要适应周围环境。他开始跟着司机外出送货,跟着车走遍广州的东南西北。

2003年,叶伟伦跟父亲以采购商身份第一次去广交会。原本的目的是想要去找代工厂,但叶伟伦却萌生了大胆的想法:如果把公司品牌做出口,把产品卖向海外行不行?

叶伟伦找父亲借了30万的资金,开始第一次出征广交会。从做报价单、宣传海报产品准备开始,所有的环节都是叶伟伦亲力亲为。因为没经验,他就把每一个细节都提前准备好,用传单吸引来了很多海外客户。

通过六个月的客户跟进,他回归家族企业的第一笔,来自迪拜、单笔2万美金的海外合作终于被敲定。叶伟伦至今对收获首笔订单的喜悦还记忆犹新。6个月后,叶伟伦不仅收回了向父亲借的30万元,还向外扩展业务,算是交上了创二代成绩表上的第一份“完美答卷”。

从迪士尼到法拉利,“创新”IP产业跨界

在牛刀小试后,回家族企业的20年,叶伟伦还对公司产品模式进行创新,他将目光瞄准到了国外知名的IP产业和国内兴起的电商直播中。

叶伟伦的父亲在体育用品产业业界人称“校长”。不仅家族企业麦斯卡是做体育用品起家,几十年来,他父亲也一直专注于体育用品产业,心无旁骛。但体育用品产业大,产品种类广,加上行业入行门槛比较低,近十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每天面临着各种“价格厮杀”。

如何能够在在新形势下保持拥有40年历史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生存?叶伟伦最终选择了 IP这一条路。

“我发现IP很有趣,既可以增值产品,也容易去占领市场,跟竞争对手做出差异化。叶伟伦说从跟迪士尼合作开始,让他真正接触到了 IP领域。 

当时迪士尼刚在中国开设总部,体育用品对迪士尼公司也是新的领域。叶伟伦就直接拨打了迪士尼中国总部的电话,辗转找到玩具部一名韩国经理接洽。靠着留学多年流利的英语与精心准备,在迪士尼对麦斯卡进行半年的背景调查和几轮谈判后,叶伟伦最后拿下了迪士尼公司的IP授权。

从迪士尼开始,叶伟伦与越来越多的品牌IP合作。

法拉利是最近在叶伟伦主导下麦斯卡拿下的第一个全球授权项目。为了拿下法拉利品牌授权,他曾一年多次飞往意大利,让法拉利高层认识来自广州的这家企业,又用了一年把合同条件都谈妥。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获得法拉利同意后,他还花了半年时间去说服父亲。

如今,法拉利系列运动产品已经成为麦斯卡的门面产品。天猫旗舰店的数据显示,每天约有10%的客户点击搜索法拉利轮滑鞋或法拉利滑板车的词条,消费者对法拉利品牌的认可度也大大提升。

叶伟伦说,更奇妙的合作效应是,同是法拉利车主的直播天后薇娅,每月至少推荐一款麦斯卡出品的法拉利体育用品,下个月麦斯卡推出的法拉利行李箱滑板车,也将在薇娅直播间首发。
 
交接班带来父子观点冲突
 

面对此次疫情,因为麦斯卡早在几年前就已为转型线上电商做准备,公司专门搭建了四个独立的直播展示间,对应四个不同的主推产品线。叶伟伦介绍今年线上销售的情况乐观。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在广州打造“中国第一家全球化IP梦工厂”。

“IP梦工厂是麦斯卡下一个目标,把IP体验+电商+直播+外贸结合一体的项目,希望有机会在广州落地。”叶伟伦说,但IP的目的仍是为了打造中国自有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回顾回归家族企业20年,叶伟伦坦言和父亲的观点常有碰撞与摩擦。因为他父亲认为企业要聚焦中国市场,但叶伟伦却盯准了海外市场。 “在品质跟价格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10年前我和父亲摩擦最多的地方。”

“父亲的创新在产品,我的创新在理念。”叶伟伦认为双方的意见不同来源于年代,他认为父亲白手起家创业,经历了从无到有过程,会更谨慎地考虑企业生存。但叶伟伦认为,自己的起步点比一般创业者高,除了考虑生存,更要考虑企业未来发展。 

对于儿子的“中国第一家全球IP梦工厂”梦想,父亲叶清华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我会慢慢放手让儿子来当家,希望未来他可以更加专注,也应该有压力、有责任心去支撑企业。”

 

对话:

儿子眼中的父亲:
他始终坚持敬业、专业、创业

 
羊城晚报:你主导的企业转型,对原本传承是否会有冲突和矛盾?

叶伟伦:改变的是企业发展理念,传承的是父亲在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元素。我们公司有三个精神:敬业、专业、创业。在体育用品界,无论是工厂还是经销商,大家都对父亲的敬业精神非常认可。我们也秉承了这种敬业与专业,对产品的追求执着、对产品的材料工艺和成本控制,更要追求专业。这一点是我们很重要的口碑。

最后就是创业,我认为企业如果没有持续的创业精神,有时候过得太安逸,反而就慢慢被其他的竞争对手追赶上。无论是在产品还是新项目上,都必须具备创业精神。只有不断的往前走,才能够让企业保持青春。
 
羊城晚报:为何选择回家族企业接班?

叶伟伦:接班对我来说很自然。在加拿大读书时会跟父母电话沟通,那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规划。回来接班在我人生中有好处、也有坏处。不好的是我从没打过工,读完书就直接来公司。好处是从小我就跟着公司长大的,出生的那年就是公司成立的那一年,我是跟着市场企业一起成长。对于全套产品业务,从小到大都有了解,没有太多的陌生感。

父亲眼中的儿子:
他愿意接手公司,我感觉很幸运

 
羊城晚报:对儿子接班以来的表现有何评价?

叶清华:孩子在父亲面前永远长不大。但看到他这么投入,现在也会慢慢放手让他去主导很多项目。儿子愿意接手公司,我感觉很幸运。以前一起创业的老友,他们的孩子会说对家里的公司没有兴趣,不愿意回来接班。有些企业最后只能把工厂关门,土地对外租赁。

但是儿子愿意接班,现在也做得不错,我觉得很欣慰。我经常跟他说在接手企业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肯定会“交学费”。其实他也已经交过了。我们是通过日夜摩擦、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我也支持年轻人去做IP事业。希望儿子能一直有压力、不要骄傲,保持责任心继续扎扎实实的经营好。
 
羊城晚报:你觉得他的特质专长是什么?

叶清华:可能是跟他国外读书的经历有关,我感觉他比较受国外客人的欢迎。很多海外的市场都是他去负责跟进的。外贸订单也是他拍版做决定。
 
羊城晚报:儿子接班后做了IP合作和电商转型,你怎么看?

叶清华:公司专注产品40年,我一直是坚持做自有品牌。对我来说,一开始走IP这条路是形势所迫。我们试过在别的国家被人抢注了公司自有品牌,不得不艰难维权。在国内,也面临着品牌推广不足,生意难做。在行业里,大家都在拼价格模式来节约成本,价格越压越低,甚至有些公司做亏本的生意。价格战的路子很难走,所以儿子提出了IP授权,我也认同。这就是“借力打力”的做法。

聪明的中国企业应该借用已发展成熟的外国品牌。中国本来就是制造大国,很多优质的产品应该要有品牌去做支撑。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好,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对品牌的需求也上升了。我希望可以做到国际品牌,中国价格。

电商这一部分我也很看好,网上购物太方便了。比如在广州想买一个拳击手套,但是根本不知道路上哪家店有。但在网上搜索“拳击手套”,就会轻松找到想要的东西。我们公司本身就具备产品品类全、经销商多优势,企业也需要跟着时代不断转型。

来源 | 羊晚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