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彩色的蝙蝠吗?快跟随蝙蝠学家张礼标,一起来打破误解吧!
2020-07-21 13:1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我们在平时生活的小区里就能看到蝙蝠,它们会传播病毒吗?人们还能跟蝙蝠和谐相处吗?

文/图/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实习生周惠宇、熊杰

2020年初,当科学家宣布新冠肺炎病毒与SARS病毒同样都是来源于蝙蝠时,这个被看作是 “罪魁祸首”的动物再次成为话题中心。一时间,“蝙蝠”的毒王形象深深印在人们心里。

我们在平时生活的小区里就能看到蝙蝠,它们会传播病毒吗?人们还能跟蝙蝠和谐相处吗?

为了深入了解蝙蝠,记者走进广东省科学院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采访到与蝙蝠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张礼标研究员。他的办公室位于一座二层小楼,一大半空间都用来存放蝙蝠翼膜样本和捕捉器材,外面的过道也被装满蝙蝠标本的铁皮箱占满。当记者提到疫情过后人们对蝙蝠的态度时,张礼标无奈地摇摇头说道,“人们对它的误解太多了”。

冠状病毒不会通过蝙蝠直接传播给人类

 SARS、MERS、埃博拉、狂犬病和新冠肺炎病毒——都来源于蝙蝠,这些病毒会通过接触或食用蝙蝠传播给人类吗?

张礼标给出了答案: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冠状病毒不会直接从蝙蝠传染到人身上,但狂犬病和埃博拉可以直接传染给人。

冠状病毒从蝙蝠到人的过程中,中间宿主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在追溯SARS病毒的传播路径中,科学家们发现,病毒在原宿主蝙蝠体内并非十分活跃,但进入新宿主——果子狸体内后,便开始成千上万次的突变,在某一次突变过程中完成可以传给人类的步骤,导致了疫情的爆发。据现有研究来看,此次的新冠肺炎也是由冠状病毒引起,传染路径可借鉴SARS,但具体的传播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病毒在宿主体内会发生多次突变,只有极少数的突变可能会使病毒传染到人身上,造成人类发病”,这意味着病毒传染给人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并非每一次突变都会导致病毒在人类身上爆发。“但是病毒的种类很多,像埃博拉和狂犬病毒就可以直接传染给人”,张礼标强调,不能一概而论病毒的传播过程。

不同的病毒,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如果被一只携带狂犬病毒的蝙蝠咬了一口,病毒很大几率会通过血液传播给人类;如果在密闭空间内,病毒达到一定浓度,可能会从呼吸道传染。但是在高空飞行的蝙蝠,距离和密度没有达到病毒传播的条件,被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蝙蝠经常在夜晚出没,甚至会飞进家中,它会不会伤害人类呢?张礼标轻松答道:“不必过于害怕,你不伤害它,它就不会咬你。当它找不到飞出去的窗口时,可能会在房间里转来转去,有时候甚至转半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出去。所以一直开着窗,等他飞出去就好了。也可以拿工具稍微赶一赶它,给它指明方向。”

蝙蝠怎么抵抗病毒?

既然蝙蝠本身就是个毒罐子,那它们怎么抵抗病毒对身体的侵扰?

张礼标从两方面进行了解答。首先蝙蝠拥有强大的基因系统,在不断的突变和修复中,使自身远离了炎症风暴。其次跟体温有很大关系,“但如果说蝙蝠时刻都保持高体温来抵御病毒,这样是不准确的”,张礼标为记者厘清了这一误读。

严格来说,蝙蝠是变温动物。当蝙蝠在飞行时,体温的确在四十度以上,体温与抵抗力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在飞行时,它们抵抗病毒的能力随之增强。但是在蛰伏时,蝙蝠的体温会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冬眠时的体温就更低。

那蝙蝠强大的免疫系统会有漏洞吗?张礼标曾在实验中证明,蝙蝠跟人类一样,在怀孕期间,抵抗力会下降,所以在这一时期内,冠状病毒更容易在群体内传播。而且蝙蝠群体的“繁殖同步化”非常明显,即它们会选择在五月左右集体产崽,保证幼崽刚出生时就可以吃到新鲜食物。这种繁殖同步化导致大部分蝙蝠在同一时间段内免疫力下降,为冠状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看似有蝙蝠的地方就有病毒,其实并非每只蝙蝠都携带病毒,就像人类一样,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先天疾病。张礼标说:“我们在考察中发现,当蝙蝠处于抵抗力较低、病毒更容易传染的怀孕期间,冠状病毒在群体中的阳性率也仅有10%左右。”

世上真的存在吸血蝙蝠?
当然!还有
你没见过的彩色蝙蝠

吸血蝠在世界范围内有三种,但不生存在我们国家。中国有130多种蝙蝠,广东就有六十多种,其中包括SARS病毒的宿主中华菊头蝠,和高度怀疑为新冠肺炎病毒的宿主中菊头蝠。华南地区蝙蝠的物种类型、个体数量与华北地区相比较多,甚至很多类型只分布在南方,比如蹄蝠和部分菊头蝠。


按照进食种类划分,蝙蝠可分为肉食类和植食类。张礼标向记者介绍了一些富有特色的蝙蝠:世界上最大的蝙蝠是吃果实的狐蝠,展开双翼有一米八至两米,身长跟小型犬类似,但体重仅有两斤多。脑颅呈扁形的扁颅蝠,它们为了躲避蛇类的追捕,经常钻进竹筒狭长的裂缝中,久而久之便进化成了扁头颅。拥有强壮后足的大足鼠耳蝠,可以直接用足从水中抓起鱼吃。南蝠会在空中抓小鸟吃,蹄蝠主要以夜蛾为食。

我们常见的蝙蝠大多为黑色,其实蝙蝠的毛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浅。刚出生时偏褐色或黑色,成年后毛色逐渐变灰,老年阶段甚至会变成金黄色。世界上不仅有深色蝙蝠,还有一种彩蝠,以黄色和褐红色的毛发为主。蝙蝠的毛色与栖息地有关,彩蝠主要以芭蕉树枯叶树为居,浅色的毛色能更好的帮助它们隐藏自己。大部分深色蝙蝠喜阴冷,主要栖息在下水道、桥底、建筑物缝隙,以及天然山洞、防空洞等洞类,还有一类仅有三克左右的蝙蝠栖息在竹筒里。

蝙蝠的存在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在我研究蝙蝠的这20多年里,这个物种的数量起码下降了一半”,谈到对蝙蝠的保护工作时,张礼标充满忧虑,“前几年我担心人们吃它,经过疫情之后,我担心人们灭它”。

让人闻风丧胆的蝙蝠并非只会带来疾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启发上,远比我们知道的更多。

植食蝙蝠可以助力种子的传播。有些萌芽力较低的种子经过蝙蝠的消化道后,外面那层比较坚硬的壳 会被软化,再经过蝙蝠的粪便排出到达土壤中,萌芽力会大大提升。肉食蝙蝠对害虫的控制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吃害虫这一工作中,如果说鸟类是上白班的话,那么蝙蝠就承担了夜班的任务。张礼标说,他曾去到广西省一个山洞进行考察,洞中栖息着几十万只蝙蝠。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个山洞周边地区的害虫主要靠蝙蝠控制,基本不会使用农药。

我们都知道,雷达的工作原理跟蝙蝠的超声波功能非常类似。对蝙蝠的深入了解,给人类提升雷达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不少经验。这种仿生学也可用于军事领域。蝙蝠依靠空气动力飞行,运用超声波精准定位猎物,对这些特性的研究可以应用于提高飞行器对距离和方位的精准判断。

但是近几年蝙蝠的数量急剧减少,给生态平衡带来一定压力,张礼标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是化学农药的使用。化学农药主要用来消灭害虫,肉食蝙蝠吃了被毒的害虫后,农药在体内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中毒身亡。第二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植被的破坏导致其他动物的栖息环境发生变化,数量减少,蝙蝠的食物也相应减少。第三是栖息地的破坏。近几年旅游业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洞穴开发上。洞穴是蝙蝠的栖息地之一,修路、装灯、接待游客,都是对栖息地环境的破坏。

张礼标研究了二十多年蝙蝠,在蝙蝠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他表示很遗憾,这不仅是自身科研工作的一个困境,而且非常不利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希望人们不要对蝙蝠有太多误解,也不要去食用,它的肉就是蛋白质而已”。(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