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上,一位生于台湾,如今在厦门华侨大学工作的学者发言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他的名字叫张立齐,7月中旬,他刚刚完成在华侨大学的入职手续,成为了一名在大陆高校工作的老师。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一名曾参与国家西部计划支教工作的台胞。
生于台中的客家小伙儿“闯北京”
“我从小到大在台中的丰原长大,后来读博士的时候,我才到了北京。在此之前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经历是,我的硕士是在金门读的。对的,就是福建厦门对面的那个金门。”会议间隙,热情的张立齐与本报记者刚见面,就聊起了他的求学经历。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台中客家人,当谈起到北京求学的选择时,张立齐表示,由于自己在金门读书期间,曾参与过两岸交流的活动,从而获得了不少启发。“在台湾对大陆的新闻报道中,有许多偏颇的东西,我2013年到大陆以前就认识到了。”他说:“很多讯息是落后、错误的。”
出于对大陆深入了解的渴望,在金门完成硕士学业后,服完兵役的张立齐选择到北京去进修博士学位。“到了北京之后,我发现相比台北,北京站得高度更高了。在台湾,我们可能只看整个台湾岛内的情况。但在北京,无论是国际化程度,或是与外国同学的讯息交流,我都觉得更加丰富。”张立齐说。
张立齐回忆,2013年到北京求学时,他就感受到北京的现代化格局基本成形,大陆的一线城市欣欣向荣。
他说:“除了北京,每年但凡有国际性的会议、运动会和博览会,二线城市也成为现代化的亮点,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城区不断地浮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每次回到台湾,台湾还是台湾,甚至感觉到团体的焦虑和忧愁。在北京这几年,我们一起从现金支付走向互联网支付,快递行业的发展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各种互联网服务齐全,从共享单车到高铁,个人交通和公共交通无缝衔接。”
支教内蒙古,我与祖国更亲近了
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后,张立齐选择“民族与宗教”作为研究方向,2014年,他决定申请参与国家西部计划支教工作。“支教既是完成课题研究的需要,也是了解大陆的全新窗口。”
他透露:“2008年,我第一次接触和认识祖国大陆后,了解到有大学生支教西部的工作,那时就认为这是青年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后来再结合研究方向的考量,我来到大陆学习后,便开始寻找西部支教项目。”
对于支教的选择,张立齐坦言,当时有些台湾朋友不理解,甚至为他担忧。“但我心中早已认定一定要完成这个梦想,要为祖国做些事情。”
在完成各项能力和体检程序后,2014年,张立齐开始参与共青团中央西部计划项目的支教工作。“我先是到青海玉树短暂支援,后经北京大学校团委的分配,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第四中学,开始了我的支教经历。后来我才了解到,我是第一个参与国家西部计划支教工作的台湾同胞!”张立齐说。
谈起支教生活,张立齐表示,那是他人生中特别精彩的一部分。他说:“支教让我真正认识了祖国的北方。记得第一次看到下雪时,特别兴奋,至今还记得学弟教会我的一句话:‘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支教时,张立齐对学校蔬菜大棚在冬天如何种菜和农民腌咸菜疙瘩特别有兴趣,此外,牧民在草地上放牧,冬季居住平房的生活技巧等,也让他更加了解北方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
张立齐告诉记者,到支教地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辆摩托车,去乡间调研。他说:“大雪纷飞的冬天,一个台湾人在零下30℃骑车真是一件很酷的事。直到开春后,我才跑遍了整个旗的农庄村落。在内蒙古,牧村叫嘎查,镇叫苏木,县叫旗。我的调研基本是,利用假期考察经济和社会环境。”支教期间,张立齐也很喜欢和当地政府官员交流所见,短暂参与到内蒙古“十个全覆盖”工作中,他也乐于做一些为当地老百姓服务的事。
一年的支教生活,也让张立齐意识到,祖国大陆依然存在基础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他说:“我觉得这一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乡村人力资源外流,以致缺乏充足和固定的教员。但好在国家通过政策,努力让大批大学毕业生来到这些地方,支持当地教育事业。”
支教结束回到北京后,张立齐的同学们都开玩笑说他变成了“黑人”,但他心里却很高兴。他说:“这是很大的学习和收获,对于台湾青年人而言,能与祖国如此亲近,心中甘之如饴。”
作为一名在大陆参与高校工作的台胞,张立齐表示,自己和身边的台湾小伙伴们,能参与到两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浪潮之中,用他们的生活经历,见证祖国的繁荣富强,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这一批在大陆求学、工作及生活的台湾青年,深刻体会时代脉动,对祖国的认识也产生了新的蜕变,随着对祖国认知的加深,也更加亲近祖国。”(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