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通讯员 穗环宣
图/通讯员提供
排污口、烟塔下、废渣旁……哪里有污染,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就是广州生态环境部门每一位执法人员的真实写照。
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荣获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称号。正是这支生态环境铁军让违法排污者无所遁形,让生态环境监管有条不紊,默默守护着羊城的每一处绿水青山。
据统计,去年广州全市共立案处罚环境违法案件3000余宗,罚款总额超2.1亿元。全市直接适用新环保法配套规定、“两高”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处理、处罚案件共358宗,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40宗。
党建、业务两手抓,执法行动获点赞
记者了解到,广州去年开展餐饮企业专项执法,检查餐饮企业9000多家次,立案查处270余宗,责令整改1700多宗,责令停止营业410余家;
开展大气监测站点周边污染源强化巡查,共检查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涉气企业等工业企业180余家,建筑施工工地及道路扬尘点位430余个,加油站60余个,其他类型企业50余家,查处大气环境违法行为50余起;
开展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专项执法,共检查企业900多家次……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串串数据后面,是全员上下的心血和汗水。据介绍,执法支队长期牢抓党建和抓业务不松懈,使两者互相促进,组织“学习大讲堂”活动,开展执法全过程记录、“双随机一公开”、责任追究案例、VOCs专项执法、新技术应用等学习,增强执法队伍履职能力。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支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建党员突击队,带头落实应急值守,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
在这支执法队伍看来,来自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感激是对他们成绩的最大肯定。2019年12月27日一早,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迎来了一位“老朋友”王先生(化名)。
王先生表示,他与其他村民此前反映的南沙区东涌镇鱼窝头村的建筑材料公司废气扰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而且一段时间以来,废气扰民问题没有出现反复。
为此,他特地从南沙区赶来,送上“环境执法,为民解忧”的锦旗,表达全村村民的感激之情。
据悉,王先生在2018年10月参加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领导接访活动,反映了南沙区东涌镇的明忠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明忠公司)废气扰民问题。
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的部署安排下,市、区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随即出动,充分听取群众诉求,实地查看群众受影响情况等,同时多次组织对明忠公司开展突击执法检查及监测,督促企业加强污染治理。
2018年12月25日晚,执法人员再次突击夜查,发现该公司锅炉废气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执法人员现场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排污行为。
2018年12月26日,南沙区生态环境部门对该公司锅炉依法实施查封,并立案查处。
在违法事实面前,让一直以来自认环保手续齐全、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明忠公司终于认识到通过“游击战”来逃避环保部门监管的办法行不通,在市、区生态环境部门的指导、督促下开始积极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升级改造污染治理设施,采取降尘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废气治理效果。
据王先生反映,一年来,市、区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加强环境监管,明忠公司废气扰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周边群众呼吸到了久违的清新空气。因此,他代表村民向执法人员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夜间出动监测、执法,切实解决噪声扰民
2019年5月的一个夜晚,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和监测人员前往白云区棠景街,对部分被投诉噪声扰民问题的经营单位开展执法监测。
执法人员介绍,棠景街部分区域由于人流密集且靠近机场路等主干道,清吧、KTV等娱乐场所较多且靠近居民区,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部分隔音降噪措施不完善的单位出现噪声超标情况,引起居民投诉。
“在执法领域,必须通过现场监测,以监测报告为依据,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执法。”
当晚的执法监测行动中,执法人员对当地5家音乐西餐厅、KTV等类型经营单位进行了监测。由于现场外围环境较为复杂,人流车流众多,给监测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监测人员严谨操作,爬上爬下,灵活根据现场情况开展监测,最终得到了规范客观的数据。
执法人员根据监测数据,对其中噪声超标的1家单位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他们立即完善隔音降噪措施,如整改不到位将立案查处。
随后,执法人员又对均禾、嘉禾、永平街的3家涉噪声信访单位进行执法监测,其中均禾街有一家货运场由于靠近平沙富力城小区,对小区部分居民产生一定影响。
在征得群众同意后,执法人员到达反映该问题的群众家中,在靠近货运场一侧的阳台进行噪声监测。现场监测仪器显示噪声数值超标,执法人员现场责令该货运场立即作出整改,通过管理手段减少倒车声、喇叭声等噪声源头,同时调整经营时间,减少夜间车辆数目,避免噪声扰民。该货运场负责人当场表示予以整改。
去年,执法队伍将大练兵活动与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特别是将大练兵与解决群众诉求相结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成效显著。
据了解,像上述这类涉噪声的信访案件,去年在白云区的办结率是百分之百,群众满意率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环保+公安”执法模式铁腕惩处违法行为
据了解,村镇交界偏远地区是环保执法的薄弱环节,地下黑工厂千方百计逃避监管,或隐匿山林、或夜间生产,屡禁不止。
2019年10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联手突击,查获花都区赤坭镇、狮岭镇交界处的4家锌合金地下黑工厂。
前期,公安机关根据举报线索,对花都区赤坭镇、狮岭镇交界处几个村庄进行近一个月摸查布控,锁定了4处可疑目标。调查发现,这4家工厂白天关门,夜间生产,明显有逃避监管的嫌疑。
确定嫌疑目标后,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公安机关精心组织侦查,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调查取证,实施收网,一举抓获违法者。
本次执法行动,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共出动20余名执法人员,分四组对4家地下工厂进行突击检查。得益于前期准备充分,4家工厂被抓了现行,生产设备和产品均尚有余温,工厂负责人对夜间开工逃避监管的事实供认不讳。
该4家工厂地处偏远,并未办理相关证照及环保手续,未配套建设相应污染治理设施。其中,花都区狮岭镇鸿源水磨厂(自名),主要从事五金件水磨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打磨废水、废锌渣,生产废水先排入厂外沉淀池,然后抽运到外环境倾倒。
经监测,其外排生产废水总锌超过排放标准的10倍,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立即移送公安机关跟进查处。
据介绍,这是广州在“环保+公安”执法模式下打的又一胜仗,高科技的侦查手段精准高效,违法者无处遁形。
自2015年广州市成立“环保警察”队伍以来,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机关紧密合作,联手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双方密切互动,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联系渠道,不断强化生态环境领域行刑衔接“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建立精准出击联合执法、重点案件专题协商、监管信息及时共享的“环保+公安”执法模式。
2018年至2020年6月,双方联合查处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百余宗,惩治环境违法犯罪力度不断加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