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高中生洞穴科考:21天测8000米洞穴,为防治水污染尽力
2020-07-14 21:2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揭开洞穴结构和走向、水文情况、生物情况等地下世界的秘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图/受访者提供

16岁的广州留美高中生曹柏豪疫情后返穗,离开题海,放下游戏机,参与到平正洞穴及水文科考的活动中,担任洞穴测绘队员,跑地表、降悬崖、水里来、泥里去,记录新发现,追查污染水源……从6月3日到23日,21天的时间里,得到8000米的测量数据。

曹柏豪在测量

疫后返穗因热爱古生物投身洞穴科考

曹柏豪原本就读于华附番禺中学,读完初二后,2017年赴美留学。今年受疫情影响返回广州,迟迟不能恢复学业。

父亲曹炜得知自己的朋友,具有20多年的探洞经验的王大勇(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第5届委员、前重庆人防应急救援队总队长)正计划在贵州遵义仁怀一带进行洞穴科考,想到儿子向来对古生物极感兴趣,洞穴又是发现化石和罕见生物的绝佳考察地点。于是,征求儿子意见,是否愿意参加科考。

“我当时一听,没怎么想就答应了, 进洞探险那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

紧接着,通过为期十天的SRT(单绳技术)封闭训练后,曹柏豪成功入驻科考队。另一队友是遵义洞穴探险分会的吴凯旻,他也是专业洞穴探险队员。

科考队将对平正、长岗地区约23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洞穴进行普查和科学测绘,揭开洞穴结构和走向、水文情况、生物情况等地下世界的秘密。

狭窄的水道

洞穴情况千变万化,须坚决信任队友

然而,当曹柏豪真正进入洞穴,现实却远非他想象中那么美好。 在未经开发的洞穴中,虽时而可见科幻大片中的洞穴奇观,但更多的是绝壁、深沟、暗河遍布,每一步都必须跨得小心翼翼,他们必须戴着头盔头灯,穿戴SRT(单绳技术)装备,身着连体服,装扮得如同科幻电影中的蜘蛛侠。

蕈蚊破茧

此次科考区域的洞穴地处偏僻,多年来鲜有人踏足。为寻找洞口,不得不披荆斩棘、汗流如注,或攀附百米悬崖边缘,或逆上激流,只为确认洞口所在。

有些洞口位于平地深渊,一靠近则温度急降、阴气阵阵,如青牛洞;有些藏身崖底,口吐大水,远远就能听到轰隆的声音,如黑脚崖;有些安静的卧在农田旁边,进去却是200多米深的竖井,相当于一栋70多层大厦的高度,如小阴河洞。

王大勇说:“洞穴里面的情况千变万化,没进去过是无法预知的,所以探洞必须两三人同行,要坚决信任自己的同伴,尤其是探竖井的时候,那是真正把后背交给了自己的队友。”

曹柏豪在制作探杆

知识的好奇战胜心理恐惧

6月8日,测量李家河洞下一处陡坎时,曹柏豪就遭遇惊险一刻,快到底时,由于绳上泥多,从两米多的高度滑下去,好在下面是水潭,且自身有安全防护,才侥幸未受伤。同行的队员也惊出一身冷汗。

曹柏豪说:“相比每天枯燥刷题,这种实地考察的活动更能带来兴奋感,对知识的好奇欲可以战胜心理上的恐惧。”

白天测绘、晚上录数据成图,科考本身非常枯燥,但在曹柏豪看来却别有一番感悟:“大自然值得人类敬畏,比如洞穴中的石幔,可能就是几万年前形成的,能够记录他们,为后人留下这些数据,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队员合影

民间洞穴科考,为水污染防治贡献一份力量

洞穴生态系统较为封闭,环境原始、简单,没有光线,因此生物演化出一系列特殊的结构、性状和功能来适应黑暗、寒冷的环境。

曹柏豪发现了很多独特的生物,如不是蝎子的伪蝎,身长可以达14厘米的巨大的红点齿蟾蝌蚪(我国独有品种),以及眼睛完全退化、触须格外发达的穴螽等,都与地表同种的生物特性迥然不同。

曹柏豪兴奋地介绍这些发现的意义:“洞穴中独特的生态系统,意味这背后有许多独特的微生物,而这可以应用于物质合成,能够为研制抗生素带来新的突破。”比如,存在于洞穴中的药用菌放线菌,其产生的抗生素是二十世纪医学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因此从洞穴生态环境中寻找具有抗病原体的微生物是各国科研人员都在尝试的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洞穴科考获得的基础数据,是当地政府的建设项目规划决策的重要依据,为生活、生产提供巨大的帮助。科考队此次考察的平正地区曾发生过数次水源污染问题,因洞穴洞道走向复杂,源头一直未有定论。科考队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找出污染的源头在哪里。(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