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价值“微小”,纵容APP条款“变脸”
2020-07-10 15:35 羊城晚报•羊城派
维权要会算“账”

文/冯海宁

为了市场推广,不少APP利用各类优惠措施和“薅羊毛”规则吸引用户。但等到消费者掏了钱、办了会员,则面临规则说改就改,当初承诺的优惠说没就没的情况。律师指出,一些APP打着“创新”“升级”的幌子,单方面随意更改规则,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消费者。(7月9日《工人日报》)

各种市场化APP在方便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同时,其中一些APP存在不少“坑”。比如部分APP吸引用户时是一套规则,用户“上钩”后就“升级”为另一套规则,导致优惠措施不断“缩水”,“坑”了不少用户。在线教育、视频、购物、游戏等领域均有APP存在这种情况,值得警惕。

用户与APP运营商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当用户付费成为会员,就意味着这种契约关系已经形成,是受法律保护的,无论运营商打着什么幌子私自更改规则,都是对用户权益的损害,对契约精神的践踏,也是对相关法律规定的藐视,对于这种缺乏契约和法律意识的行为,必须进行有力回击。

从现实情况看,已有部分消费者对APP条款频繁“变脸”说不,比如有的通过投诉维权,有的通过起诉维权。典型案例是用户吴声威起诉爱奇艺“单方变更合同条款”,北京互联网法院判决爱奇艺承担相应责任。也有监管部门对擅自修改规则的APP严厉说不,如“爱情银行”APP被关停。

但是仍有APP不吸取教训,继续损害用户合法权益,究其原因,其一,为了商业利益漠视之前达成的契约,即这类APP条款“变脸”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其二,认为条款“变脸”对单个用户影响不大,用户不会去投诉或起诉,有的不在乎用户维权。其三,认为监管者管不过来。

我国APP总数目前达360万款,每款APP都有不少用户,知名APP更拥有“天量”用户。即使是部分APP条款“变脸”,也会损害不少消费者合法权益,但坦率地说,有维护意识、维权行动的占比很低,原因之一是,多数用户权益受损后,认为损失“不大”,而维权成本较高,维权不划算。

据悉,很多消费者对APP擅改规则的投诉大多涉及金额都不大,有的几百元,有的只有几十元甚至是十几元。这些投诉的消费者中,部分也是试试看的心态,能成功维权更好,一旦维权成本变高就可能放弃维权。还有很多消费者不会为几十元、十几元去投诉,认为“麻烦”“价值不大”。

无论是不愿与APP运营商“死磕”的用户还是根本不去维权的用户,都是对问题APP的纵容。如果说每个因为APP条款“变脸”、权益受损的用户都敢于维权,直至维权成功,恐怕没有APP运营商再敢无视契约无视用户权益。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权益价值“微小”纵容APP条款“变脸”。

从用户角度来说,维权要会算“账”。表面看,为价值“微小”的问题维权不划算,但换一个角度看,如果多数消费者都依法维权,会倒逼商家集体规范,可改变消费大环境,最终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也就是说消费者维权不能只算眼前小账,要有长远眼光、宽阔视野,要算“大账”。

当个体维权不划算,既可以通过集体诉讼实现目的、降低成本,还可以委托消协去维权。另外,各级消协组织也要发挥自身作用,比如通过公益诉讼等方式为消费者维权。对于价值“微小”、影响面广的侵权现象,有关部门要重视起来,用合同法电子商务法有效规范APP条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资料图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