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支教志愿者李莎:21岁的生命定格在大山深处
2020-07-03 20:5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2020年5月9日下午,李莎在赴支教学校开会途中发生意外,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21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方馨娉 通讯员 张丽 赵春旭

“亲爱的人,如果你相信她是溪流,那么也请相信她始终和汛期时一样湍急,似秋千荡出美丽的弧度,最后冲出河道的桎梏。”这首名叫《回归》的小诗来自于一个叫做李莎的年轻姑娘。如今,她已经成为时间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定格在了广西的大山深处。

李莎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20年5月9日下午,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的李莎在赴学校开会途中发生意外,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21岁。近日,共青团广东省委、共青团广西区委分别追授李莎“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广西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李莎生前照片/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小身躯有大担当,她投身支教满腔热血

在穷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李莎,对教育摆脱贫困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她迫切希望以自己的经历和所学去帮助同样处在穷困环境中的孩子。

李莎出生于四川省平昌县的一个小镇,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但她自小有不服输的韧性。父亲“牢记知识改变命运”的教导深深影响了她,她曾在笔记中写道:“困难的经济条件有时会局限我们的学习资源,但永远无法阻止我们对知识的渴望。” 2015年,她以四川达州通川区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上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

自身经历让李莎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也燃起了她心中对于支教的激情和渴望——她想做一名师者,一名爱心、美德和信念的播种者。2019年,李莎在研究生复试中表现优异,以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了保研名单,却依然选择前往支教一年。通过严格选拔,她成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

李莎是赴龙胜支教团队伍年龄最小的成员,却成功扛起了自己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支教期间,李莎除承担两个跨年级、跨学科的教学工作外,还担任了班主任助理,并协助开展学校行政办公室工作。工作繁杂,李莎却从无怨言,总是倾尽全力做好每件事。在“龙胜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中,她主动请缨前往最偏远的三门镇。支教团夏令营期间,她承担起后勤和志愿活动的宣传工作,在“华工大研支团”“龙胜青年之声”等公众号上发文80余篇。她关爱留守儿童,曾联合其他志愿者制作留守儿童主题视频《旭日东升》,作品被广泛转载。李莎的同学陈悦回忆说,那是李莎第一次作为导演剪辑视频,相关技术都是她在支教期间自学而成的,“做完那个视频当天她就发给了我,她非常高兴,因为那是她完成的第一个视频。”陈悦回忆道。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李莎不顾家人的劝阻,坚决回到支教地,她说:“疫情就是命令。我回校可以为小学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些事情。”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学生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识技能及相关通知精神,并协助班主任进行了一系列复学准备工作。

李莎的责任担当与满腔热血,不仅温暖和帮助了支教地的孩子们,也时刻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正如李莎同学秦钰雯所说:“她成为了那颗星星,降落凡间,在每一条经过的轨迹都发光发热,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砥砺奋斗,她让优秀成为习惯

“李莎特别懂事和沉稳。有一种超出年龄的成熟。”李莎的班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师孙珉说,李莎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成绩优秀,并活跃于众多学校社团组织,担任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委员,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次获评华南理工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她还活跃在各类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曾获评广交会优秀志愿者、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志愿者、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称号。

李莎的室友冯越回忆:“我们曾一起参加背单词打卡训练营,我没多久就放弃了,而她在异常繁忙时仍坚持打卡直到背完全部,晚上就寝之后,我常能在黑暗中看到她的床铺中透着灯光,听到她静静翻书的声音。”

据了解,李莎在校时曾参与有关抑郁症健康传播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RP)项目,作为项目的核心成员和负责人之一,她独当一面,主持焦点小组访谈研究,参与组织大型问卷调查,撰写研究论文等,为项目的圆满完成及此后获得广东省办公计划项目的立项和顺利结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每周上13节课,并管理三个公众号,但即使在这样强的工作强度下,她还不忘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为硕士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发生意外的前几天,她还在师生群里踊跃报名,参加数据分析的课程培训。”李莎的本科论文导师、SPR项目指导老师、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罗韵娟回忆起李莎生前学习工作状态,几度哽咽。

“我一直相信只要足够坚韧,越是痛苦的东西才会让人更快地成长,坚韧是我最骄傲的品格。”这是李莎对自我的评价,优秀,成为了她的习惯。

李莎生前工作照/华南理工大学供图

热爱生活,她是爱笑的花样女孩

在老师、同学们看来,李莎和所有花季女孩一样,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激情。“她一直是一个天真浪漫、勇于探索的孩子,一个在意自己体重和身材、喜欢自拍的孩子,一个酷爱英语和结交朋友的孩子,一个习惯在闲暇时候养多肉、做做西米露、带带孩子的女孩子,一个爱吃螺蛳粉、爱吃辣的川妹子,一个爱逛淘宝、爱逛菜市场、又擅长和大妈们讨价还价的孩子。”李莎同学陈悦回忆道。

李莎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热情阳光的感染力,她爱美食,珍惜与三两好友分享美食时的快乐;她爱看书,她相信“读书多了,看过的书籍都潜藏气质里、表现在谈吐上”;她爱摄影,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传递着一帧帧精彩瞬间。她爱笑,无论是在校期间的老师、同学,还是支教期间的队友、学生,甚至是只有过一面之缘的人,无不被她热情爽朗的笑容感染。

热爱生活的李莎一直在努力探索着自己的人生方向,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心理咨询师、进入金融企业、成为公关或商务精英,都曾是她对未来的憧憬或向往。她曾说:“支边一定会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是从前和往后都独一无二、难以再次获得的宝贵体验。”投身支教事业,成了她探索人生方向过程中做出的最勇敢、最无悔的选择。

如今,李莎把宝贵的生命留在了她深爱的土地上,把青春的赞歌唱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而她那明媚的笑容将永远留在大家心中,她的精神将一直延续下去。在她的背后,还有着18000余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这场“青春接力”中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