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报告·揭阳孔美村】文化、产业、教育齐发力,“毒村”变成“打卡地”
2020-06-22 20:4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截至2019年底,孔美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94户437人全部脱贫,孔美村正式从贫困村出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栩豪

“村口的湿地公园建好了,种满了格桑花,好漂亮!”受疫情影响,华南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唐家文今年在家乡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孔美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假。

6月17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再次走进孔美村时,他欣喜地说起村里近半年来的变化。

村口的湿地公园如今被绿植覆盖
村口新建起来的党群服务中心

他口中的村口湿地公园,从一块荒芜农田变成了村民们最爱的悠闲、健身场所,还吸引了许多外地人来打卡拍照。

2016年4月,广东省确定华南理工大学为孔美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责任单位。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挂帅,举全校之力,出动顶尖团队重新设计全村景观,夯实党建根基,规划“留得住”的产业。这个曾经以“毒村”闻名的潮汕农村,从此越变越美,越变越好。

华工捐赠的景观石,刻着“孔美村”三字

“毒村”变“打卡地”,涉毒贫困户盖起了新房

李美芳曾经是孔美村典型的贫困户。她的丈夫唐乌金2015年7月因涉毒入狱,留下她和3个儿子。大儿子唐鸿标患有综合肾病,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在潮汕地区,孔美村曾以“毒村”闻名。这里是惠来县的重点涉毒村,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村民参与制毒。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派出驻村工作队进驻孔美村,帮助孔美“重生”,也为李美芳一家带来新的希望。

华南理工大学驻孔美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苏秋斌告诉记者,为改变孔美人的精气神,工作队从文化切入,在村里建了党建文化长廊、便民服务中心、党建之路、村口湿地公园等;申请了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卫生村、揭阳市示范村、揭阳市特色村。

孔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财喜告诉记者,2018年底起,孔美村已经实现“三无”(无新增吸毒人员、无新增贩毒案件、无制毒窝点)。

今年春天,新建好的村口湿地公园格桑花开成了一片花海,吸引了一大批外村镇甚至惠来县、揭阳市的游客前来“打卡”。

驻村工作队员韩红操来自华工生物学院,李美芳一家是生物学院结对帮扶对象。他告诉记者,随着村子面貌的改变,李美芳家也开启了新生活。

华工筹集4万多元医疗费用,并联系广东省人民医院为李美芳大儿子治病;“万企帮万家”的好政策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1万元/年的资助。工作队还介绍李美芳到村口制衣坊工作,月收入约3000元;唐乌金去年底出狱后洗心革面,在镇上当起水泥工,月收5000多元。今年初,夫妻俩决定在村里盖一座新房,现在,新房已快封顶。

香米+仙草+光伏,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6月午后,42岁的唐锡彪又来了到村口党群服务中心后面的仙草田里。他一边拔草一边告诉记者,这片田预计可为他带来7-8万元/年的收入。

唐锡彪在地里查看仙草生长情况

唐锡彪是苏秋斌在田里“挖”来的一名能人,也是孔美村今后产业兴旺的关键带头人之一。几年前,他在深圳做生意失败后回村当起农民。肯干、能干、肯钻研的他种了甘蔗、红薯、冬瓜,还买了一台拖拉机承包村里的农活。

“帮扶总有一天会结束,工作队总有一天会撤退。”在苏秋斌看来,为村里留下几个“留得住”的产业项目,才能为村民们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

结合孔美村的实际情况,工作队“量身定制”了孔子美香米、仙草种植、光伏发电3个项目,希望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同时为贫困户们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增收机会。

仙草种植基地

其中,“孔子美”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1万元,带动全村劳动力17人;仙草种植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超3万元,帮助26名贫困户增加就业和收入;130KW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可稳定收益20年以上。

为了让这些产业“留得住”,华工出动设计学院专门为孔子美香米设计包装;联系企业签订3年包销协议解决仙草销路;投入65万元建成的光伏项目基本不需要运维。

“种仙草比种水稻收入要可观,村里有20多个贫困户跟着我一起种。”唐锡彪告诉记者,自己原本种田、开拖拉机,加上参与扶贫项目,现在他一年可以收入20-30万元。

用产业扶贫,改“输血”为“造血”。苏秋斌和队员们希望,用唐锡彪这样的能人把扶贫产业“留下来”,让产业兴旺,也为孔美未来的发展培养一批“能人”。

“孔子美”香米种植田

院士团队设计“最美村小”,教育扶贫为孩子立大志向

听说孔美要建可能是全潮汕地区最美的村小教学楼,唐家文充满了期待。孔美小学曾是隆江镇排名倒数的小学。这里的孩子能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唐家文是凤毛麟角。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去年底,华工组织了一场冬令营,邀请43位孔美村的贫困生和优秀学生到华工、到广州参观,帮孩子们开拓视野、立下志向。“我们想让村里的孩子知道,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希望能尽早改变他们的人生。”苏秋斌说。

“冬令营帮孩子们打开了眼界,原来不愿意讲话的贫困学生回来都更活泼了。”孔美小学总务处主任钟祯贤说。

华工还为孔美的小学生们捐赠了校服、书包等物资,联合爱心企业设立了奖学金、奖教金,捐赠教学设备、体育器材,组织认助77位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等。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华工出动何镜堂院士下属李彬彬高工团队为孔美小学免费设计一栋造价500万元的新教学综合大楼。设计方案几易其稿,希望尽量实用且美观,建成后将可容纳约800名学生,未来有望成为潮汕地区最漂亮的村小教学楼。

孔美小学后的空地,未来将建一栋新的教学综

“现在勘探工作已经完成了,结构图也做好了,大概6月底就能动工!”唐财喜说。接下来,村里还打算在小学旁边再建一所新的、像样的幼儿园。

经过多年帮扶,孔美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去年小升初,孔美小学拿到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听说要建“最美村小”,很多外出读书的孩子也回来读书了。

对话第一书记——

留下一批产业、能人,带动“家门口就业”

羊城晚报:您为什么选择来孔美村扶贫?

苏秋斌:我在农村长大,读书的时候就有一个农村情怀,想体验基层生活,深入了解中国农村这个最基层的细胞是怎么运作的,但一直没机会。这次来孔美扶贫,一方面因为学校需要有一个懂农村、懂成果转化又有热情做事的人,另一方面也是我的愿望。我希望能给别人做一些事,做成一些事。

羊城晚报:为了帮扶孔美,华工投入了哪些力量?

苏秋斌:学校为扶贫用心、用情、用力,出动最好的力量来帮扶。书记、校长几次到孔美来调研,每年华工到孔美村的专家有100多人次。从整个村子的规划,到湿地公园、河堤景观等的规划,学校都出动了最强的学科、最优秀的人才倾力帮扶。

华工派驻孔美村的工作队,也是人数最多、学历最高、职称最高、学科最全的。有博士、有硕士,还有建筑设计、财务、生物、成果转化等方面人才。我们到什么地方都一定要做好,做出华工的样子。

羊城晚报:扶贫工作结束后,您希望孔美村是什么样子?

苏秋斌:我们走了之后,我希望孔美村是是美丽、安全、宜居的,老人小孩都可以放心在村里走动;希望村里能留下一批很好的产业,产业兴旺带动就业,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避免工作队撤退后贫困户返贫的问题;希望村里能留下或吸引一大批懂农业、农村,爱农业、农民的能人;希望村里的孩子们能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可以走出孔美,看看外面的世界,学成后回来反哺家乡。

华南理工大学驻孔美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数据——

截至2019年底,孔美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94户437人全部脱贫,孔美村正式从贫困村出列。

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帮扶带动下,驻村工作队为孔美村带来了孔子美农家香米、仙草种植、光伏发电三个主要产业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至少14万元,可带动约60名村民和贫困户就业。

2020年6月底,孔美村投入约500万元的村小综合楼已完成设计,正在审批,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下属李彬彬高工团队免费设计,建成后将容纳约800名学生。(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张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