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坊与一场“云上”毕业展:没有“实体”,工艺美术反而更深入社会了吗?(视频)
2020-06-21 06:5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虚拟创作是今年广美毕业展的一大特点,就连历来注重实体创作的工艺美术,也借此加速创作转型与探索。这三只游戏永庆坊的“萌宠”,昭示了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模式的转换。

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蔡梦婷
视频、图/受访者提供

工艺美术创作没有实体展作载体,如何克服这一史无前例的挑战?

6月16日,2020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云展正式上线,其中工艺美术学院有多名学生以AR技术、3D建模等方式突破实体展品的边界。例如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IP形象一一“萌宠”龙舟乐仔、鸡公榄福仔、醒狮安仔……这些工艺美术新作在线备受网友热捧。

“萌宠”龙舟、乐仔走进永庆坊

此次云展包括1373名广美本科生、257名广美研究生创作的约1500组/件作品,并以沉浸式观感、交互式体验的新形式呈现给观众。

从6月15日至7月15日,毕业展镭射形象海报毎晚会在固定的时间“点亮”广州塔。

广美这一届工艺美术毕业生无法回到学校和实验室、用他们所擅长的材料完成自己的毕业创作,于是转战依靠数码软件,反而加速实现了三维建模这种现代的新创作手段。这批作品展示了他们对传承活化岭南工艺的探索,和对工艺美术当代价值的思考。

毕业云展成工艺美术转型契机

虚拟创作是今年广美毕业展的一大特点,就连历来注重实体创作的工艺美术也借此机会加速创作转型与探索。陈锐强的《永庆坊 AR 公共艺术实验》尤为引人注目。该作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热门技术、岭南民俗与当代审美、学院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

作品以岭南特色的端午龙舟、鸡公榄及醒狮为原型,结合传统工艺风格设计了三个别具特色的1P形象,并将之以AR增强现实技术,置入西关恩宁路“永庆坊”,作为公共艺术展示。

陈锐强《永庆坊 AR 公共艺术实验》

陈锐强表示,希望通过这个新颖、具娱乐特色的载体,让年轻人了解、喜欢岭南传统文化。

“云端上”的毕业展或成为工艺美术转型探索的一大契机。广美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齐喆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艺美术随时代而发展,传承传统工艺美术不可因循守旧。“从传统的手工艺开始,面向未来,主动地使用新科技来转型,创作属于时代、指向未来的新工艺作品。”

更多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

疫情背景下的毕业创作引发青年一代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疫情之前,陈微的毕业设计初稿主题为现代屏风,稿子都准备好了,但由于疫情的发生,她决定临时改成了关注病毒的主题。

最终其毕业创作《皮囊之上》呈现各式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陈微坦诚疫情对毕业创作题材选择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我也不会关注到病毒,也不会关注到更多的人与社会的关系。”

陈微《皮囊之上》

对疫情与个人的思考,促使新生代创作者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

胡玉瑶希望通过传统的陶艺技法——镶嵌,留下疫情期间的记忆碎片。她在作品自述中表示:“以前停留在面的镶嵌或者只是一个图案的镶嵌,现在通过我自己的这些新思考,把它变成一个可能是体和体之间的镶嵌,或者是跟单色的区别开来。”

胡玉瑶《忆语》

回溯优秀文化传统与思想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回流,当代青年创作回溯优秀文化传统与思想,迸发新的火花。黄泽毓的作品《瓷为天》以西式和日式餐具为材料,将之结合成中国传统建筑。作者希望通过作品呈现不同族群文化、不同时代的元素融合,进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与“合”的核心概念。

梁洁莹《淳》

梁洁滢则以《漆之器与日用即道》为题作毕业论文,并以“日用即道”的思想去展开创作。“日用即道”源自明代哲学家王艮,强调发现生活中的美学。梁洁滢表示,传统思想对于当下创作亦有启发裨益。

“发现生活中的美学、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也是对现代生活的一个折射和思考,去创作一套适用于现代生活的漆日用器物。”

【访谈】

齐 喆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

摆脱狭小美术圈进入公共空间
手作一统天下的传统形式行不通了

羊城晚报:线上展示、创作是今年毕业展的新形式,对于工艺美术而言有怎样的具体影响?

齐喆:这次毕业创作与展示发生在特殊时期,广美工艺美术学院今年共有77位毕业生,线上建模完成的虚拟作品与实体创作的作品大概各占一半。

在无法返校进入专业工作室创作的条件下,有的同学就地取材进行创作,他们的家乡有些本身就是某种工艺美术材料的产区。作品《瓷为天》则是一位佛山的同学奔赴湖南醴陵的陶瓷产地完成的,学生利用工厂复工的窗口期,果断进入产区完成了创作。

有的依赖发达的物流业购买材料创作,另一批同学则选用了电脑进行建模创作。

黄泽毓《瓷为天》

虚拟创作是今年毕业展的一大特点,在质和量均达到了历年毕业展的最高水平。师生能够用更主动的态度转危为机,某种程度上可能创造了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模式转换的一个契机。

过去的工艺美术更强调手艺与实质物料的结合,靠人手和物质材料直接接触,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创作的灵感。本届毕业生入学之初并没有设置三维建模软件的课程,但基于现实情况,师生开始共同探索在电脑上进行虚拟创作,这无疑加快了工艺美术教育思路的转型。

使用虚拟建模进行创作,可以完成实际操作中完成因为材料限制而无法完成的创意,其实这在其他一些领域比如建筑界已经是常态。但这种创作方式的转变进入古老的工艺行业,则会带来整个创作思考模式的巨大改变。

其实工艺美术的发展从来都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紧密连接的,如果我们在信息时代还完全停留在手作一统天下的传统形式恐怕也是行不通的。

学院工艺的核心价值,恰恰在于它的前瞻性、实验性、跨界性,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有可能引领整个工艺行业的升级转换,让工艺美术重新成为影响最广大群众的一种艺术样式。

希望年轻的美术人“出圈”去关注社会

羊城晚报:可以从毕业展中看到青年一代创作有怎样的变化或趋势?

齐喆:居家进行创作,引发了学生作品的明显转变。原本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对简单,从学校到学校,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所关注的题材更多都是关于自我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即使依然创作关于自身的题材,也让人欣喜地看到在思考上更加深沉和内敛,更多的同学则开始把视线转向身边的家庭和更广阔的人类、社会、自然和个人的关系。

去年在广州美术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李劲堃院长说:“你不关注社会,社会就不会关注你。”我深以为是。我希望我们学生的创作,可以摆脱狭小的美术圈,真真正正地进入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去,进入到更多的当代空间里。

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出圈”。我希望同学们不要总是顾影自怜或是自我得意,总是沉浸在自我的小圈子里,真正好的作品应该为更广大的人群喜爱。

陈锐强《永庆坊AR公共艺术实验》

比如《永庆坊AR公共艺术实验》,陈锐强同学利用电脑三维建模做了三个具有浓郁岭南文化特色的IP形象:端午龙舟、鸡公榄和醒狮,题材是广州最典型的传统民俗文化,但技术语言和呈现的面貌却是最时尚的。

他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让三只萌宠走进永庆坊,穿梭大广州。这样的创作一脚踩在丰厚的岭南工艺文化的传统积淀上,另一只脚果敢地迈向了最当代的虚拟现实技术中。

这位同学常常会听着摇滚电音,做传统文化形象的作品,“新工艺人”的面貌已经和传统手艺人完全不同。

羊城晚报:近年来文艺创作强调现实主义,这在年轻一代的创作中如何体现?

齐喆:首先体现在他们对自我生存环境和周遭社会的真实认知和追求上。今年黄英华同学的毕业创作《想像鸟儿一样》在刚刚完成的“广东青年漆画展”评比中获得优秀奖,作品传递出创作者内心的诗意;姚煜南同学做了关于他童年记忆的一系列漆画作品《儿时的梦》。

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他们在艺术上的真诚。在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青年创作者正在更深入地对自我进行剖析,用艺术表达对家庭、亲情、乡土、童年的回忆。

另外一类作品就是学生开始具有了更广阔的社会视角,陈微同学创作了一个《皮囊之上》系列,以自己的视角关注女性的自身和健康。

当然,在今年的毕业展中也有不少直接表现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作品,或者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题材作品等等。总之,在一种多元并存的创作格局中,我们的学生开始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的社会中去

黄英华《想像鸟儿一样》

工艺美术处在“边缘”但很“锐利”

羊城晚报:工艺美术与其他门类艺术的区别、界限在哪里?

齐喆:工艺美术对材料有一种跨越界限的模糊性,它的包容量非常大,所有材料与技法均能为我所用。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以“锐利的边缘”形容工艺美术。我认为有些时候,边缘未必不是好事,广东在整个中国地理版图上就处于边缘,可是也带来了广东接收外来文化、包容融通的文化特质。

包容也是广美工艺人的传统品质。依托并充分挖掘工艺美术的技术与材料特性,培养具有手工技艺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室内外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人才和具有当代艺术思维与观念的实验性艺术创作人才。

在广美工艺学院的历届毕业生中,既有全国美展金奖的获得者,也曾经涌现出像曹斐这样中国当代艺术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新生代艺术家。这种多元的发展可能,某种程度上也恰恰是我们办学所期待的结果。

羊城晚报:传统工艺美术如何传承和发展?

齐喆:什么样的时代、社会背景和技术条件,就会有相对应的工艺美术。传统的工艺美术形态,或许更多的应该作为标本,封存于博物馆的陈列柜里。今天我们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不能只凭外部输血,而任由其自身无法造血。我认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应该与时代共振,让它进入到我们的现代生活和公共空间中,才有更广阔的天地。

上世纪70年代末,在时任广东省美协主席黄新波的指示下,广美的蔡克振老师结合广东阳江漆艺厂的技师,为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创作了巨幅的漆壁画作品《葵乡》,这是传统手工艺进入现代高端空间的早期重要范例。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在广美工艺人身上,我们一直努力让传统与时代审美结合,走进现代空间中去。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