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戚耀琪
6月19日,首届中国惠来鲍鱼国际网络节告一段落。这次鲍鱼节推进了鲍鱼的规模化产销合作,可谓是又一次破冰之举。可以预期的将来,惠来鲍鱼通过互联网平台强势登陆,覆盖面积将会比以前有更大的突破。
长久以来,一般性农产品和水产品的营销短板常见有两个,第一个是品牌力缺乏,号召力不足,导致客户忠诚度有限,由此也难以形成溢价空间,只能靠生产规模取胜。第二个是品质与口味差异过大,难以标准化和价格对比,龙头的不是都好,草根的也未必就差,比如走地鸡比“车间鸡”就要贵。由此看来,农产品和水产品的自身差异性,是最不容易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和消费期待。并不是说生产成本高、出了名就能卖得贵,而是品牌被认可,才能卖贵。
这次惠来鲍鱼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主动触网,和电商平台对接,这是渠道和认知上的升级,也是必由之路。至于上了互联网平台乃至直播平台,必然就要接受更加苛刻和公开的消费者选择和比价。品质好不好,要通过屏幕体现出来,必然就要形成一整套的传播话语。而屏幕吸引的大部分消费者,是宽容度高、喜欢尝鲜或者是外行的游离群体。至于要将核心的品质传递出去,让内行人也认可,始终是要靠更无形的力量,这就是品牌给人的整体信心。
可惜很多企业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总是一种线性思维。浓缩而言,那就是“好吃+商标+广告”。实际上,打造品牌,要从生产端入手严控质量,严格分类,精准种养和筛选,分出不同的等级,针对企业设想的不同人群。同时,也要形成回路,从消费端的需求出发,围绕他们关注的利益点来进行倒推。比如荔枝传统来说是甜就好,如今在某些人群来说可能是怕糖分的。又比如人人都说荔枝太热气,那能不能开发培育“不热气”的荔枝。有人认为国外荔枝大就是好,那么本地生产者是不是也要培育个大的品种来满足这种小趋势?如果不长期跟踪消费者市场,那么我们的品牌打造依然还是很粗线条的。
目前惠来鲍鱼算是走出了第一步,尽管要在网上搜这个品种还不常见,但是总体而言,聚沙成塔,也有形成地方品牌乃至企业品牌的时候。龙头企业更要全心发力,不要以为上了电商平台就成功一半,因为人家平台的流量,不等于就是自己的销量。长期热不起来的产品,最终会连搜索引擎都找不到。所以企业还要按照互联网的认知模式、运送速度和消费观感来重新设计自己的产品,这都是要长久建设的。(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