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周颖森 陈光海 谭耀广
广西崇左龙州县有一座城南幸福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由对口帮扶的江门鹤山市扶贫工作组负责建设推进的。当地土金乡板坚屯的村民黄纯恺2018年搬进安置点后,生活完全变了样,除了住进高层电梯房,还从小区里的扶贫工作坊谋得一份工作,月入近万元,成功脱贫。他说:“搬进幸福家园后,生活真的变幸福了。”
记者18日了解到,从2017年起,江门对口支援扶贫工作组除了帮助广西崇左当地推进易地安置点的建设外,还引进了扶贫工作坊、残疾人工作间等,让贫困人口“搬得进、留得住、能致富。”
三个月内“压”出崭新安置点
记者了解到,江门对口帮扶的崇左市大新、宁明、龙州、天等四个县属于石漠化片区县,部分村落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没有可供发展的资源,“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实施易地搬迁,是这些村落贫困户脱贫的唯一选择。
其中,龙州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目标为2221户7292人,占总数85.4%的城南、城北、水口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推进任务由鹤山扶贫工作组负责。2017年10月来到龙州挂职的鹤山市副市长杨海泉还记得,2017年12月底,这些安置点就要交房,但是部分楼栋还未封顶,封顶了的楼栋水电、电梯还未开工,“而且当时又是雨季,能不能完成任务,大家心里都没底。”
“没办法,只能给自己加压!”杨海泉带领扶贫工作组与当地部门联合“难题”,以项目统筹兼顾、多头并进、交叉轮换的高效管理经验按时完成城南、城北、水口易地搬迁项目的建设及入住。为保证各支施工队有序进场,杨海泉带领扶贫组天天待在工地监工,“最晚的时候施工到凌晨3时,困得受不了就在车里眯一会。”当年年底,看着崭新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合格交付后,杨海泉才带领扶贫组投身新任务。
据介绍,幸福家园的分配原则是一户人每人分配25平方米,每户封顶120平方米,每户房价封顶1万元,可以分期付款。黄纯恺回忆,之前在板坚屯老家的房子是一座60平方米的老瓦房,由于年久失修,房梁崩塌、到处漏水,一家8口挤在一起苦不堪言。2018年,他仅花了1万元就从幸福家园买到了一间120平方米的电梯洋房。由于兄弟外出打工,目前他和妻女父母住在一起,崭新、牢固、宽敞的屋子让一家人住得特别舒心,“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房间了!”
贫困户楼上居住楼下就业
在崇左市天等县龙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当地创建了扶贫车间一条街。记者了解到,先后有13家带贫效果较好的企业进驻,扶贫车间实现年产值超6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380多个。每天早上,黄巧妹走出家门就来到扶贫车间一条街里的服装工厂打工。“现在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门路!”黄巧妹说,之前生活在天等县把荷乡那样村,一直都是依靠“三分薄地”种玉米维持生计。现在在扶贫车间工作,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番。
紧扣搬迁后续扶持目标,着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这是记者走访崇左四个县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时扶贫工作组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如在龙州县,为解决易地搬迁贫困户就业问题,扶贫工作组将鹤山——龙州的劳务服务平台延伸到居委会,将就业机会送到贫困户家门口;而在大新县和乐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则设立了粤桂协作江海·大新电摩配套产业扶贫车间,吸纳4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实现“楼上住人、楼下就业”。
天等县除了创建扶贫车间一条街外,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和江门市蓬江区残疾人康园中心的支持下建立广西首个残疾人扶贫车间,安置了50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工作。残疾人在车间内加工简单的手工艺品,以计件方式发放工资,每天还有20元的出勤补贴和免费午餐,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工作、生活及康复需求。
记者从江门市扶贫办获悉,围绕“种、养、贸、游、工”五大扶贫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江门市鼓励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四个贫困县共创建就业扶贫车间264家,带动就业12151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980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富一方”的扶贫工作格局。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