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全市田径冠军!华师附小如何从“学霸”炼成“体霸”的?
2020-06-18 12:3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在中考、高考体育改革,日益强调体育的背景下,如何兼顾学习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何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终身运动?

文、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实习生 黄燕霞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你猜,“广州市田径传统项目比赛”冠军小学是哪所学校?而且是蝉联3年的全市冠军,29人次获区田径比赛冠军,19人次获广州市田径比赛冠军。

不是学生多、可精挑细选好苗子的大校,也不是体育设施全、场地宽的强校,而是只有1200名学生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戳链接,看视频▼

的确,华师附小是“学霸”名校,但体育如此之强,超乎许多人意料。

“学霸”是如何炼成“体霸”的?在中考、高考体育改革,日益强调体育的背景下,如何兼顾学习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何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终身运动?

瘦弱女生和12枚短跑金牌

鲁梓越出生时不到6斤、自小体弱多病,五年级了也还是个瘦瘦的女生,皮肤甚至有一些苍白,但却是一匹“黑马”,手握12枚短跑金牌。

天赋:跑起来所有的伤感烟消云散

从校“小飞人“短跑比赛、校运会、天河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到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比赛,从60米到100米、200米、4*100米,三年来她斩获12枚金牌,也是2019年全校唯一一个获得天河区“优秀运动员”称号的学生。

鲁梓越意识到自己可以跑得比别人快,源自于幼儿园被欺负,“我从小体弱多病,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上幼儿园时,是班上年龄和个子最小的一个,别的小朋友老推我一下打我一下,我打不过,只能跑。”

即将受到攻击时,本能地奋力地逃脱,她发现,自己有跑得快的天赋。

鲁梓越享受跑步,跟朋友、同学吵架了,心情不好了,就去跑一跑,“跑起来所有的伤感就会烟消云散。”

她先是在校运会的60米比赛上崭露头角,一年级时进前八,三年级最终夺冠,并被招入校田径队。

努力:肌肉结实、精力充沛

校田径队每周一到周五,早上7点10分训练到8点,风雨不改。

每天早上6点30分,当别的同学还在甜美梦乡,鲁梓越已经起床赶到学校田径场挥汗如雨;每次期末考试结束后或新学期开学前,别的同学正居家放松或游山玩水之时,鲁梓越和队友们回到静悄悄的校园,进行训练。

训练中,“最辛苦的是跑800米、1000米练体能。”两年风雨无阻的训练,使她从弱不禁风的瓷娃娃,变成了肌肉结实、精力充沛的短跑运动员。

领悟:输了太伤心,就违背了体育初衷

12块金牌背后,有荣誉,也有教训,更有对孩子内心的锻造。

2018年天河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鲁梓越一口气拿下了三块金牌,开始有些飘飘然,训练时经常偷懒,结果2019年的区田径运动会上,痛失最看重的100米金牌,“追悔莫及,伤心难过了很久很久……”鲁梓越渐渐明白,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她体会到,竞技体育是残酷的,即使是非常有天赋的运动员,也必须通过持之以恒的科学训练,才可能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

另一方面,“体育比赛则重在参与,胜败乃兵家常事,绝不可胜则骄、败则馁,如果因为输了比赛而过于伤心,就违背了体育比赛的初衷。”

这个11岁的小女生已经俨然对跑步若有所悟:“跑步是一项锻造灵魂的运动,它给我掌控生命、实现自我价值的感觉。我喜欢跑步带给我的健康、活力、身心愉悦。”

学习:各科成绩优异

运动,让鲁梓越有充足的体力应对学习,而且把体育比赛时不服输的劲头也用到了学习上,各科成绩优异。

她的作业基本都能在学校完成,学校之外,每周二有编程课、周四钢琴、周六英语、周日奥数,碎片时间抓紧背书、背单词。学习和训练之余,她看书或弹钢琴放松自己。

培养这样的孩子,父母做了什么?鲁梓越爸爸妈妈做的是支持,带女儿尝试学习多种运动,舞蹈、轮滑、游泳、羽毛球、乒乓球,都学了个遍,最终让孩子找到喜爱并愿意坚持的项目。

“要比赛,爸爸东奔西跑、精挑细选,就为了给我买一双合适的钉鞋;每场比赛之前,爸爸都非常注意我的饮食和情绪,还会专门抽出时间提前到比赛场地踩点,并制订出详细的攻略分享给其他家长。” 鲁梓越说。

胡慎之:全市跨栏冠军+奥数学霸

“砰!”一声枪响,广州市小学生运动会的跨栏比赛现场,几个身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一片欢呼声中,一个身影很快领先了,轻盈的身姿跨过一个又一个跨栏,甩掉所有的对手,第一个冲到终点。

这是六年级3班胡慎之,酷女生、奥数学霸、田径“全能王”。

她身体素质全能,速度快、力量足,二年级就被体育组组长张泽林老师相中,先练跳高和跳远,五年级开始练跨栏。

“高速跑的进程中,越过阻挡,技术难度很大,最大挑战是如何把握节奏。” 胡慎之说,开始她以为“腾空”时冲得越高越好,老师纠正后,有意控制了“飞”的高度,腾空后尽快下压身体,从而减少了在空中的时间,更快落地,还为跑下一个栏需要的二次加速提供动力。

在一遍又一遍的分解中,她终于掌握了整套动作流程,形成理想的“攻栏姿势”。

跨栏训练增强了她的弹跳力,这些技能迁移到其它项目上,使她在多种项目中挥洒自如。她以“五项全能”选手参加广州市青少年锦标赛,还参加了篮球赛、跳高、跳远、接力和短跑等项目。

学习上,胡慎之是名副其实的学霸,获得华师附小“六三学霸”、“英语学霸”等荣誉称号,第十六届小学“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四年级二等奖。初中目标是广东奥林匹克学校。

“只学习不运动,学习没效率;只运动不学习,很无聊。”她享受运动的过程和快乐。学校之外,都有额外的语数英学习,参加学校奥数班、练古筝。

赖静初:去年全市获田径金牌最多小朋友

2019年,六年级女生赖静初在广州市田径赛夺取三枚金牌,成为当年广州获得金牌最多的小朋友,并跑出个人最好成绩,200米28秒05, 400米1分07秒79。

而在上一年,她还陷于比赛就紧张、成绩无突破的沮丧中。

“五年级同学们都接二连三的获得了金牌,但我的最高成绩依旧只是第2名,有时甚至会跌到第3、第5名。一次甚至看错了终点线,非常沮丧,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反思。”

做了足够的反思,经验也更加充足,六年级她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成绩有多大突破,只是一如既往的坚持,但胜利开始发生。

“天意吧,因为不想让我放弃,不想让我沮丧,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小小年纪的赖静初说,从跑步,领会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

“跑步是一种习惯,坚持也是一种习惯。当你习惯了一样东西,它就不会轻易地离你而去,像呼吸一样自然。”这段经验后,她时刻提醒自己,“充满信心,努力向前,总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刻。”

身高输在起跑线 全队灵魂人物

刘天程是小个子,但能量大,是全队的灵魂人物,“训练认真刻苦,品学兼优,所有队员对他很尊敬和认可”,张老师说。

12月出生的他参加2019年的市青少年比赛,这次比赛参赛年龄是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因此他是年龄最小的参赛队员,遭遇的是比自己大一岁、高一头的孩子,但他乐观地调侃自己“身高输在起跑线”。

他参加的是男子100米决赛,站在起跑线上,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对手都是高个子,高了半个甚至一个头,心里不禁有点慌,结果获得第四名。

男子60米决赛,他再次和其余七名高大的选手一起,缓缓地走向了跑道的起点。“砰——”发令枪声响起,一名强壮的选手一马当先,紧跟着的是一位身材高挑的选手。

天程也像小老虎一样,鼓足劲,勇猛向前,将几位高个选手抛在身后,最后以第三名越过了终点线。

“体霸”秘诀

秘诀一:晨练欢迎你,风雨无阻

8点上课,但每天早上7点,华师附小操场就已人声鼎沸,起码就有200学生在锻炼,挥汗如雨。其中田径队50人、篮球队100人,剩下都是自愿加入晨练的孩子。

副校长吴启航说,校体育队的训练,除了正式成员,对所有愿意加入的孩子,都敞开大门。

而且,每天的晨练风雨无阻,自然是磨练意志的好老师。华师附小8位体育老师,无论是住番禺还是白云,全员7点前到齐,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体育组组长张泽林说:“远的老师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赶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自己曾经住白云三年,为了赶晨练,经常睡在体育组办公室。

参加田径队,很多孩子过的第一关就是早起,赖静初回忆:“6点半起床,开始不习惯,咬牙坚持了两个星期,终于能按时早起了。”直到现在,一听到闹钟铃声,她就条件反射,好像一下子被人摇晃了一下,清醒许多。

训练时各式各样的动作,蛙跳、拉力带、高抬腿、慢跑、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每个星期老师都会带来新的动作,练不一样的肌肉群。

秘诀二:眼光准,发掘孩子潜力

华师附小全校只有1200名学生,一个年级就200人,跟几千人的大校相比,数量基数少,优秀体育苗子的数量也小。

加入田径队的门槛不高,并不局限于择优选拔,班主任的荐举、学生自荐、家长申请,都可以。体育老师们也要眼光狠、准,不能只选择测试成绩最好的孩子,还要独具慧眼找出有潜力的孩子。

“眼睛里有不服输的劲头。”张泽林相信这样的孩子有潜力,会挑入训练队,关注培养。队里好几个区、市冠军,都是这样挖掘出来的。

秘诀三:研究孩子心理 细节处入手

体育老师们研究儿童心理,时刻关注孩子思想状况,“胡萝卜加大棒”,红白脸配合搭台,榜样、鼓励、敲打、零食、游戏……一样不能少。

对于成绩普通但上进心强的孩子,张泽林老师采取“皮格马利翁”战略,鼓励为主,设置每阶段小目标,最终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老师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能够训练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其实都很有荣誉感,要善于利用并适当引导。”

遇到性格内向的学生,以哄为主;心气浮躁的学生,老师会唱起黑脸,抚平浮躁。

训练中,设置很多游戏,让孩子们感觉有趣。竞赛跑终点的部分雪糕筒下,放小零食,赛跑前三名的学生可以打开两个雪糕桶,后面的学生只能打开一个雪糕桶。

低年级的学生着重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关注思想,树立正确的三观。张泽林虽然是体育老师,却爱跟学生讲道理,将对身体、健康的理解,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梦想、有目标,这才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位家长说,田径队改变了女儿,“以前女儿完全‘公主病’,叫起床像要命,怕苦怕累怕痛,加入田径队居然能早起了,辛苦的训练、摔跤跌疼,都坚持下来了。”

秘诀四:体育必须优秀才能评“三好学生”

副校长吴启航说:“学校规定,体育成绩必须是优秀再有资格评定‘三好学生’。”常规体育课成绩优秀、校运会单项比三前三名、区级以上比赛前六名、校运会体育达标测试成绩优秀;四项中至少具备一项,才能评定三好学生。

“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家长来找学校,但规则就是规则,现在大家都习惯了。”吴启航说,这一政策已经执行多年,深入每个学生和家长的认识,因此,全校学生都重视体育锻炼,家长支持孩子体育锻炼。

附小全校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达到10%以上、合格率99%以上,都远高于全省水平,“全校基本没有小胖墩。”

他表示,“只有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崔文灿